本文目录一览

1,上拉电阻的定义是什么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钳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

上拉电阻的定义是什么

2,上拉电阻是什么电阻有什么作用

在很多单片机电路中,其I/O管脚检测信号是以高、低电平来判断是否有信号变化的,比如5V为高电平;0V为低电平。那么这些管脚如果不接上拉电阻的话,其电平信号就可能是随机的了,0V~5V之间不一定是什么状态,这样的话单片机就不能正确地判断是不是有信号电平变化了。因此给I/O管脚上接一个上拉电阻使它的检测信号由不确定电平状态拉到5V电平,单片机就能准确地判断是不是有信号变化了。同理,还有下拉电阻,把不确定电平状态拉到0V,使系统更加稳定。

上拉电阻是什么电阻有什么作用

3,上拉电阻是什么能通俗一点解释吗最好是举个例子

上拉电阻,通俗点说,就是把电位拉高的电阻,一般情况下就是电源正极接电阻,电阻的另一端接在某一根需要把电位拉高的导线上。例如,在数字电路中,为了增大某些器件管脚的驱动能力(可以输出更高的功率),就在管脚(一般是漏极开路的管脚)后面接上拉电阻,之后再连接其他的器件。如有疑问还可加QQ咨询:1334435449
举一个例子吧,比如你有一条水渠,原来只有一个水源头,后来你又开了一条水源流入这条水渠,那么你的水渠的水流量是不是大了,水量大了就可以灌溉更多农田,同样道理,电流也是这样。这就叫上拉。
一般NpN管集电极的负载电阻称为上拉电阻。

上拉电阻是什么能通俗一点解释吗最好是举个例子

4,上拉电阻是做什么用的有没一定的解说

上拉电阻 定义: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上拉: 1TTL驱动CMOS时,如果TTL输出最低高电平低于CMOS最低高电平时,提高输出高电平值 2 OC门必须加上拉,提高电平值 3 加大输出的驱动能力(单片机较常用) 4 CMOS芯片中(特别是门的芯片),为防静电干扰,不用的引脚也不悬空,一般上拉,降低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 提高输出电平,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 6 提高总线抗电磁能力,空脚易受电磁干扰 7 长线传输中加上拉,是阻抗匹配抑制反射干扰 原则: 1 从节约功耗和芯片的电流、能力应是电阻尽量大,R大,I小啊 2 从确保驱动能力,应当电阻足够小,R小,I大啊 3 对高速电路,加上拉可能边沿平缓(上升时间延长) 建议可以在1K---10K之间选(可根据实际情况)

5,上拉电阻什么意思啊

· 上拉电阻一般是在数字电路中从电源高电平引出一个电阻到集成电路器件输出端,将不确定的信号钳位在高电平,同时还能提高带负载能力。 对于OC(集电极开路)或OD(漏极开路)的器件,没有上拉电阻就不能工作。 上拉电阻的作用: 1、提高输出电平,例如TTL驱动COM电路就通过上拉电阻来提高TTL的输出电平与COM匹配 2、加大输出驱动能力,但对于非OC或OD输出型电路其作用是有限的 3、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噪声容限 4、保护悬空的CMOS引脚 5、长线传输阻抗匹配,抑制反射波
一、上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与电源vcc相连,固定在高电平。作用: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灌电流;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io端口设置为输入状态时,它的常态为高电平。二、下拉电阻:将一个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与地gnd相连,固定在低电平。作用:下拉是从器件输出电流;拉电流。当一个接有下拉电阻的io端口设置为输入状态时,它的常态为低电平。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2者共同的作用是:避免电压的“悬浮”,造成电路的不稳定。

6,什么是上拉电阻

上下拉电阻的解释: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上下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 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MO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 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   就是从电源高电平引出的电阻接到输出   1,如果电平用OC(集电极开路,TTL)或OD(漏极开路,COMS)输出,那么不用上拉电阻是不能工作的, 这个很容易理解,管子没有电源就不能输出高电平了。   2,如果输出电流比较大,输出的电平就会降低(电路中已经有了一个上拉电阻,但是电阻太大,压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电阻提供电流分量, 把电平“拉高”。(就是并一个电阻在IC内部的上拉电阻上, 让它的压降小一点)。当然管子按需要该工作在线性范围的上拉电阻不能太小。当然也会用这个方式来实现门电路电平的匹配。   需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太大会引起输出电平的延迟。(RC延时)   一般CMOS门电路输出不能给它悬空,都是接上拉电阻设定成高电平。   下拉电阻:和上拉电阻的原理差不多, 只是拉到GND去而已。 那样电平就会被拉低。 下拉电阻一般用于设定低电平或者是阻抗匹配(抗回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综合考虑   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文章TAG:上拉电阻  电阻  定义  是什么  上拉电阻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