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脑机接口的研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估计想要控制的更精细。。不动刀不出血,单靠外部数据采集来分辨人的思维,是没办法深入的,这个技术只能先供给残疾人或非常热热衷于此控制方式的GEEK用

脑机接口的研究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2,脑机接口的接口研究

一些实验室已实现从猴和大鼠的大脑皮层上记录信号以便操作脑机接口来实现运动控制。实验让猴只是通过回想给定的任务(而没有任何动作发生)来操纵屏幕上的计算机光标并且控制机械臂完成简单的任务。另外在猫上进行的研究对视觉信号进行了解码。

脑机接口的接口研究

3,如何理解脑机接口的概念

将活体动物或人类的大脑与设备直接连接,比如电子的、机械的甚至是虚拟的人造设备。它们无需放在连接对象的近旁,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另一个房间,另一个国家 ,甚至地球另一端。 实时采集实验对象准备移动身体时大脑发出的电信号,记录相应的大脑活动,然后在不到1/3秒的时间里,将其转化为能够发送至人造执行装置的数字指令。该装置可能就在连接对象旁边 ,也可能离他很远。连接对象直接通过大脑控制装置 ,无需身体参与。(这个装置)将包含运动想象的脑电信号转化为能够控制人工装置的电子指令,整个过程必须在300毫秒以内完成,因为这正是从运动想象产生到身体执行的时间。 ——摘自2020年腾讯科学WE大会演讲 附:演讲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n-bGhgZvquxgLUVc_ve1OQ

如何理解脑机接口的概念

4,脑机脑接口技术有什么用

我们或许可以把这一发现,转化成新的治疗手段,来帮助全世界2500万因为严重的脊柱损伤而在痛苦中挣扎的人们。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样的损伤一旦发生,病人就会丧失感觉和活动能力。受伤部位以下的身体无法动弹,因为大脑发出的包含着运动指令的电信号,无法再通过脊柱中的神经传输至身体的边缘部位。那要如何处理这些无法在体内传输的脑电信号呢?通过使用脑机接口,从大脑中采集这种不断产生的信号,但并不指望脊柱来发挥其原本的传输作用,而是绕过这一环节。我们制造出一种计算机电子旁路,将采集到的脑电信号绕过损伤部位,以数字形式传输至一个可穿戴式的全新机械身体中,病人可以通过大脑控制该机械身体使其移动到某一位置。——摘自2020年腾讯科学WE大会演讲附:演讲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n-bGhgZvquxgLUVc_ve1OQ

5,电脑主机所有接口的技术名称

电脑主机的后面板 一般从上到下为: 1:PS/2:紫色为键盘接口,作用是接键盘.绿色为鼠标接口,作用是接鼠标等定点设备. 2:网卡接口:网卡接口为RJ45接口,集成网卡在PS/2接口下方,独立网卡在PCI插槽上。作用是连接网络设备上网。 3:RS232串口:RS232串口为D型9针公头,有的电脑是两个,有的带集成显卡的只有一个.作用是连232通讯设备.比如手机,串口鼠标等. 4:并口:并口为D型25针母头,也叫打印机接口,在RS232串口旁边.作用为连接并口设备,如打印机等. 5:VGA接口:一般集成显卡在RS232串口下方,独立显卡在AGP插槽或PCI插槽上.作用为连接显示器. 6:声卡插孔:一般为三个,规格为3.5mm.作用:一个输出,插耳塞或音箱等,一个为线路输入,一个为麦克风输入. 7:MIDI接口,MIDI接口为D型15针,在声卡插孔旁边。作用是连接各种MIDI设备,如电子键盘、游戏杆等。 8:USB接口,也是现在用的最多的接口。一般主机后面板有两个。作用是连接USB设备,如数码相机、手机、读卡器等。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26083.html?wtp=tt 一般的PC主机后板就这些接口,排列也不尽相同,最好参考主板说明书。
USB-U盘.VGA-显示器.Audio-耳机.Mac-麦克风.WLan-网线
电脑主机所有接口的技术名称。

6,脑机接口的大事记

Phillip Kennedy及其同事用锥形营养性(neurotrophic-cone)电极植入术在猴上建造了第一个皮层内脑机接口。1999年,哈佛大学的Garrett Stanley试图解码猫的丘脑外侧膝状体内的神经元放电信息来重建视觉图像。他们记录了177个神经元的脉冲列,使用滤波的方法重建了向猫播放的八段视频,从重建的结果中可以看到可辨认的物体和场景。杜克大学的Miguel Nicolelis是支持用覆盖广大皮层区域的电极来提取神经信号、驱动脑机接口的代表。他认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降低单个电极或少量电极采集到的神经信号的不稳定性和随机性。Nicolelis在1990年代完成在大鼠的初步研究后,在夜猴内实现了能够提取皮层运动神经元的信号来控制机器人手臂的实验。到2000年为止,Nicolelis的研究组成功实现了一个能够在夜猴操纵一个游戏杆来获取食物时重现其手臂运动的脑机接口。这个脑机接口可以实时工作。它也可以通过因特网远程操控机械手臂。不过由于猴子本身不接受来自机械手臂的感觉反馈,这类脑机接口是开环的。Nicolelis小组后来的工作使用了恒河猴。其它设计脑机接口算法和系统来解码神经元信号的实验室包括布朗大学的John Donoghue、匹兹堡大学的Andrew Schwartz、加州理工的Richard Anderson。这些研究者的脑机接在某一时刻使用的神经元数为15-30,比Nicolelis的50-200个显著要少。Donoghue小组的主要工作是实现恒河猴对计算机屏幕上的光标的运动控制来追踪视觉目标。其中猴子不需要运动肢体。 Schwartz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虚拟现实的三维空间中的视觉目标追踪,以及脑际接口对机械臂的控制。这个小组宣称,他们的猴子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控制的机械臂来喂自己吃西葫芦。Anderson的小组正在研究从后顶叶的神经元提取前运动信号的脑机接口。此类信号包括实验动物在期待奖励时所产生信号。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这些用于计算肢体的运动参数的脑机接口以外,还有用于计算肌肉的电信号(肌电图)的脑机接口。此类脑机接口的一个应用前景是通过刺激瘫痪病人的肌肉来重建其自主运动的功能。

文章TAG:脑机接口  接口  研究  进展  脑机接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