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不是个例,虽然没有权威统计,目前年轻人和大学生的贷款比例。裸贷,小额贷款,斩首利息...那些你不知道的“套路贷”!有一天,无锡的韩女士银行账户多了一笔钱,后来接到电话说汇错了,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禁止校园贷业务,任何网贷机构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
一般是读取手机自带的系统通讯录。有些网贷app会在你登录的时候提示你进入手机通讯录。如果不允许访问,可能会卡在那个步骤,无法进行后面的操作。大部分网贷app都不会漏。首先,银行渠道会被多方审核。即使信息应用成功,也存在问题。只要你选择报警,银行就会承担责任。其他网贷,因为必须有实名注册6个月以上的手机号,其次是身份证扫描,最后的银行卡也必须是身份证开的卡,否则审核会被拒绝。
其中,校园贷排名第二。校园贷作为大学生贷款服务,始于2014年,2015年迎来爆发式增长。但随后爆发的“裸贷、乱收费、暴力催收”等负面事件受到舆论质疑,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2017年6月,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禁止校园贷业务,任何网贷机构不得向大学生发放贷款。
昨天文章分析了蚂蚁上市。其中分析了借钱花、花钱花占了蚁族收入的39%,还顺便分析了很多年轻人,甚至大学生,早早就进入了透支消费的习惯,在享受消费主义带来的一时快感的同时,陷入了靠负债支撑负债的恶性循环。文章发表后,很多读者也对这样一种消费主义盛行,消费贷款层出不穷的现象感到非常反感。
这其实不是个例,虽然没有权威统计,目前年轻人和大学生的贷款比例。但是从我们的日常接触来看,现在的年轻人和大学生因为透支消费,早早的就进入了举债的状态,所以今天的文章就专门来说说现在流行的消费主义和娱乐至死。消费主义是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后诞生的新现象。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类的整体生产力水平还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消费主义了,大家基本都能吃饱穿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种低欲望的状态,平时也不会有什么娱乐活动。
3、裸贷、零用贷、砍头息……那些你不知道的“套路贷”!某天,无锡的韩女士银行账户多了一笔钱,后来接到电话说汇错了。想到平时听到过类似汇错款的事情,好心的韩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将25200元分三次,分别通过支付宝、微信和银行柜台将钱“退回”了。我以为这件事到此就结束了。没想到一个月后,韩女士收到银行短信,显示自己银行卡被扣了3000多元。一头雾水的韩女士立即报了警,真相浮出水面。
随后,不法分子联系韩女士,谎称打错了款,要求韩女士“退款”。殊不知,一个月后,韩女士就需要偿还这笔贷款的利息,她银行卡里扣的3000多块钱是第一笔利息。最终,韩女士诉至银行,避免财产进一步损失,然而,韩女士本人并不知道她的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并被犯罪分子用来贷款的。不同的招数,结局都一样,如果你不想被骗,请仔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借款协议实际借了100万,但三人都被逼写了120万的借条,最后还了175万才脱手。
文章TAG:裸贷 校园 贷款 大学生 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