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坐标方位角怎么计算

回去好好翻翻测量学,了解一下方位角的定义是什么。知道了什么是方位角以后就应该知道怎么算了。计算方位角可以使用卡西欧4800以上的POL(函数。
设原点坐标为(x,y),那么计算坐标(x1,y1)为 x1=x+s·cosθ y1=y+s·sinθ 其中θ为方位角,s为距离

坐标方位角怎么计算

2,已知两点平面坐标如何计算两点间的方位角

两点间的方位角的正切值即为两点连线的斜率。A(x1,y1),B(x2,y2), OA方位角a,则tan(a)=y1/x1,OB方位角b,则tan(b)=y2/x2;==>AB方位角=b-a.或者 tan(AB方位角)=AB斜率值=(y2-y1)/(x2-x1),==>AB方位角=arctan[(y2-y1)/(x2-x1)].

已知两点平面坐标如何计算两点间的方位角

3,急需一份关于工程测量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公式

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换算(见图8—1):(直角坐标用两点间的坐标增量表示;极坐标用两点间的方位角a和边长S表示)①坐标正算:(极坐标划为直角坐标P→R);即:已知一个点的坐标及该点至未知点的距离和方位角,计算未知点坐标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SAB、αAB,求B(XB、YB)。解: ΔXAB=SAB·COSαAB 则有: XB=XA+ΔXAB ; ΔYAB= SAB·SinαAB YB=YA+ΔYAB总结说明:上式中αAB必须是方位角,这样计算的ΔXAB、ΔYAB才有正、负之分。②坐标反算:(直角坐标划为极坐标R→P);即:已知两个点的坐标,求两点间的距离(称反算边长)和方位角(称反算方位角)的方法。已知A(XA、YA)、B(XB、YB),求αAB、SAB 解:∵tgαAB=ΔYAB/ΔXAB; ∴αAB=tg-1ΔYAB/ΔXAB;则有: SAB=ΔYAB/SinαAB=ΔXAB/CosαAB; sab=√ΔX2AB+ΔY2AB 总结说明:上式中ΔYAB、ΔXAB按绝对值带入计算,αAB的计算结果为象限角,依据ΔYAB、ΔXAB 的正负号即所在象限换算为方位角,(换算按表7—1)。在利用计算器中的坐标反算(R→P)计算时ΔYAB、ΔXAB可带正负号,计算结果为:SAB均为直接显示的数值;αAB在Ⅰ、Ⅱ直接显示的数值为方位角,在Ⅲ、Ⅳ 为显示数值加360
原计算公式为: s12=sqr( (x2-x1)2+(y2-y1)2)= sqr(△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x1,y1为测站点坐标; x2,y2为放样点坐标。 按公式a12=arcsin((y2-y1)/s12)计算出的方位角都要进行象限判断后加常数才是真正的方位角。 新计算公式为: a12=arccos(△x21/s12)*sgn(△y21)+360° 式中sgn()为取符号函数,改公式只需加上条件(a12>360°, a12= a12-360°)就可以计算出坐标方位角,不需要进行象限判断。
原计算公式为: s12=sqr( (x2-x1)2+(y2-y1)2)= sqr(△x221+△y221) a12=arcsin((y2-y1)/s12) s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距离; a12为测站点1至放样点2的坐标方位角。 x1,y1为测站点坐标; x2,y2为放样点坐标。 按公式a12=arcsin((y2-y1)/s12)计算出的方位角都要进行象限判断后加常数才是真正的方位角。 新计算公式为: a12=arccos(△x21/s12)*sgn(△y21)+360° 式中sgn()为取符号函数,改公式只需加上条件(a12>360°, a12= a12-360°)就可以计算出坐标方位角,不需要进行象限判断。

急需一份关于工程测量坐标和方位角计算公式


文章TAG:坐标  坐标方位角  方位  方位角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