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计数器设置为每隔45小时记一次数笫9次计数时时间为11

4.5×9=40.5 40.5-24=16.5 11往前 16.5个小时 开始时间是7:30

一种计数器设置为每隔45小时记一次数笫9次计数时时间为11

2,求一个时间计算器

要什么计算器啊,你有EXCEL的话,直接就行,在A1中输入起始日期,在B1中输入加减天数,在C1中输入公式:=A1+B1,或=A1-B1,立马能看到效果

求一个时间计算器

3,定时计数器设置为计数方式计数脉冲由单片机的T0外接按钮实现

#include#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time; void t0isr() interrupt 1 { time++; P0=time; } main() { TMOD=0x06; TH0=0xff; TL0=0xff; TR0=1; ET0=1; EA=1; while(1); }
是哪种单片机你也不说,不同单片机指令周期不同的。按标准8051的来说。12hz为一指令周期。也就是需要50000个指令循环产生一次中断。具体代码你自己写。

定时计数器设置为计数方式计数脉冲由单片机的T0外接按钮实现

4,定时计数器的8254和8253有什么区别

8254 是Intel 公司生产的可编程间隔定时器。 是8253 的改进型, 比8253 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8254 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 有3 个独立的16 位计数器。2. 每个计数器可按二进制或十进制(BCD) 计数。 3. 每个计数器可编程工作于6 种不同工作方式。4. 8254 每个计数器允许的最高计数频率为10MHz(8253 为2MHz) 。5. 8254 有读回命令(8253 没有) , 除了可以读出当前计数单元的内容外, 还可以读出状态寄存器的内容。 6. 计数脉冲可以是有规律的时钟信号, 也可以是随机信号。

5,在古代有一种来计时装置叫日晷它是根据什么的原理制成的

你好,准确来说是根据不同时刻太阳位置不同的原理计时(物理来说是光沿直线传播)。
原理:在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地改变着:第一是影子的长短在改变。早晨的影子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中午它又重新变长;第二是影子的方向在改变。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中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从原理上来说,根据影子的长度或方向都可以计时,但根据影子的方向来计时更方便一些。故通常都是以影子的方位计时。[1] 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上的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早晨,影子投向盘面西端的卯时附近;当太阳达正南最高位置(上中天)时,针影位于正北(下)方,指示着当地的午时正时刻。午后,太阳西移,日影东斜,依次指向未、申、酉各个时辰。
日晷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根据时间变化的原理制成的

6,80C51单片机内部有几个定时计数器它们由哪些功能寄存器组成

两个16位定时计数器,分别是Timer0 Timer1.应用定时/计数器使用以下寄存器:1.中断启用寄存器IE2.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3.定时器/计数器模式寄存器TMOD4.定时器/计数器控制寄存器TCON5.计数寄存器THx TLx:先进行定时/计数中断相关寄存器的设定即1-4的赋值,再对计数寄存器即5进行赋值,接着开启中断TRx=1; 具体赋值见相关资料寄存器结构,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探讨一下。
找PDF看看就知道了,共有2个,设置都很简单的,开启中断、赋值给定时器、启动定时器
其实你应当看看你要的片子的数据手册,你把型号发我,我给你PDF你自己一看就知道了。
80C51单片机有两个定时计数器
有两个定时计数器由加法计数器TH0.TL0.TH1.TL1方式寄存器TMOD控制寄存器TCON组成当定时计数器用于定时时,加法计时器对内部机器周期TCY进行计数。当定时计数器用于计数时,加法计数器对单片机芯片引脚T0或引脚T1上输入脉冲进行计数。

文章TAG:时间  时间计数器  计数器  一种  时间计数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