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如何发展

未来是一个数字时代,如果没有区块链技术商务支撑,数字经济目标无法实现。区块链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重要保障和信任基石,让一切有形资产都能数字化处理。DESE构建区块链 4.0时代,在不可信的竞争环境中低成本建立多方信任的协作模式,构建新型交易秩序和价值体系。
区块链与数字货币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区块链货币这个名词是不存在的。目前主流的数字货币有比特币、以太坊、比特币现金,柚子等分别对应的字幕缩写代号是:btc/eth/bch/eos等。至于排行不知道您想了解哪个方向的排行,是市值?还是价值?还是可投资性?不过无论是从哪个方面来讲这几款数字货币都是比较靠前的主流币,仅供您参考,最主要的一点千万不要投资空气币,一定要先做好充分的调查和了解之后再做投资打算!

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如何发展

2,数字经济如何与传统产业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的过程中,更多本身就轻运营模式的产业得以优先完成数字化,更多的重模式实体产业并没能实现有效转型。线下业务的线上管理复杂低效,线下信息实时异动不能及时反馈给线上,线上线下信息对接不上、业务融合不完全……这些问题都在阻碍着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相互之间的深度渗透,而如何让二者结合实现价值最大化,就成为现阶段帮助传统产业全面转型的首要任务。第一,要想让线上管理更有效,就要深度打磨数字化技术,让线下产品、业务实现充分数字化,以便线上管理调配。只有实体产业的数字化进程足够深入,线下才有可能实现透明化管理。线上信息的透明化一方面能让消费者通过数据直观了解产品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让线上平台根据消费者数据反馈有效调配线下业务。未来的数字化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操作流程可视化、产品可追踪化管理。第二,受制于传统实体产业能动性较差的弊端,目前实体产业数字化的线上线下联动效果并不好。而从多数传统行业发展进程来看,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高效、快速、智能化线上调配与线下重业务模式的低效、人工作业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而要解决这种矛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来是人工智能进行智慧调配,在现有模式上最大化提升多业务同时运行的效率;二来通过技术赋能线下,提高线下业务运作效率。这样一来,在线下产品信息统一量化管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让线下运作也变得高效智能,实现实体产业的充分数字化。第三,加强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更好地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实时交互。在目前的“互联网+”传统行业中,因商家无法及时联动反馈消费者的各种消费信号所引发的问题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是线下与线上信息衔接度不高,数据处理不及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用户在购买商品后的售后服务环节,大多数企业的售后服务似乎完全与生产链脱节,对用户的问题反馈效率极低。面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实体产业链中各环节信息打通,充分挖掘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数据分析处理潜力,实现商家与用户的高效数字化信息交互。当然,数字技术不只是在给传统行业赋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碰撞产物现在已经退居二线,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已经成了数字经济所衍生出的众多新业态的发展。一如前面所提到的移动支付、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是数字经济大展拳脚的舞台。

数字经济如何与传统产业结合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3,农业发展的趋势怎么样未来十年

数字经济赋予农业新机遇 农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把握好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好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农业的新机遇,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开展电商业务,实现传统农业的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在提高效率中提高产能和品质,使农业产业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在新一轮信息技术浪潮中,我们国家赶上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脚步。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正在深度改变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互联网和数字化推动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转型升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总体量达到2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20.3%,显著高于当年GDP增速,占GDP比重达到32.9%,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成为近年来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2017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为55%,接近甚至超越了某些发达国家水平,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中细分领域中国有四个全球第一:计算机、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网络零售全球第一,网民数量全球第一。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市值最高的15家互联网公司中占有6席;在全球十大独角兽企业中占据一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就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时经济环境下,充分利用数字经济优势,推动乡村社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普及率提高迅速缩小了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我国地域广阔,传统社会中城市与乡村之间信息流动缓慢,乡村社会发展受制于信息闭塞、教育滞后等因素影响较大。进入信息社会以后互联网的普及逐渐缩小了城乡间数字鸿沟,为乡村社会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撑和条件。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达 98.3%。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26.3%,规模为2.11亿,城镇网民占比 73.7%,规模为5.91亿;不同地区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在应用类型和区域特点上,比如农村地区网民在商务金融类应用与城镇地区差异较大,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等应用差距在20%—25%之间,而对于即时通信、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等基础类应用,城乡网民使用差异率较小,均在10%左右。特别是国家积极推动的“数字乡村”建设成效显著,随着智能手机迭代普及,理论上讲乡村居民上网服务已经不是问题,传统社会因为空间阻隔带来的信息封闭、教育滞后等发展困境,今天都相对较好地依托互联网解决,边远乡村教育信息化设施可以通过“智慧课堂”获得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乡村居民可以很便捷地多途径获得外面世界的信息变革和发展经验,这给乡村振兴实施中社会培育,提高乡村社会信息服务和发展水平,为“人的现代化”实现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信息化服务普及、公共信息服务水平通达、网络扶贫开展,让广大乡村居民实实在在共享了互联网发展成果。数字经济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新型的电子商务平台数字经济已经深刻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提升的驱动力。长期以来,对乡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收入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网络建设很不完善,以往更多依靠实体性农产品市场来解决销售渠道建设问题,但互联网为农产品市场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24小时市场”。如今从早期政府资助扶持的农商网到各种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各大电商集中发力农村市场,带动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电商销售产品的结构类型也以耐储存产品为主导,向冷冻链逐步完善下的生鲜产品转变,近几年中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量增长达到50%以上,增速非常快。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是10万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达到8000亿元,农产品电子商务无疑成为了农产品销售的最重要交易平台之一,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等不同地区都获得了快速增长。此外,江苏、山东、福建等省份都出现了专业性“淘宝村”,依托互联网平台和当地传统资源优势,发展出具有一定集聚化效应的新产业。数字经济提高了农业产业的能级和效率数字经济带给涉农产业更大的影响推动体现在重组产业组织系统,升级产业链条,提高农业产业的能级和效率。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数字技术具有天然的渗透性、融合性和赋能性。作为一种融合性经济,主体虽属于实体经济,但又必须依托数字技术和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借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通过新的生产力要素嵌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促进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测算结果,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占比不断提升,2016年达到76%,日益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现如今数字经济给予了老手艺以新生命,借助于互联网平台,老艺人甚至实现了成功地创业,在虚拟空间里建立了自己的众创空间,老手艺与新创意结合获得了新生。美国Etsy网站已经成为今天全球最大的一个工艺品聚合电商网站,结合了线上与线下不同社区,实现了老手艺乃至于各种工艺品生产、展示、传播、销售一体化,社区活动又成了大家交流心得的场所,促进了手艺文化的传承发展。2017年Etsy有494123家新卖家加入这个市场,每月新增7万多家新店,成为Etsy史上新增卖家数量增长最快的一年,手工艺电商的发展繁荣可窥见一斑。这个案例有力地证明数字经济赋予传统行业以新的生命,完全可以给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历史机遇。总体而言,这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紧紧把握数字经济的历史性机遇,利用好数字经济赋能传统农业的新机遇,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开展电商业务,实现传统农业的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在提高效率中提高产能和品质,使农业产业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农业下降,人心叵恻

农业发展的趋势怎么样未来十年


文章TAG:数字  数字经济  经济  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