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控核聚变17分钟,网上说中国可控核聚变已领先世界 首次点火持续1000秒 已领先世界是
来源:整理 编辑:智能门户 2023-04-29 03:27:59
1,网上说中国可控核聚变已领先世界 首次点火持续1000秒 已领先世界是
这个东西就像真正的点火,持续时间够长输出能量才能大于输入能量,你可以把他想象成柴火,只不过烧的是原子核
2,为什么氕核无法被用作可控热核聚变的燃料呢它的含量远远大于
这和是否可控无关,人类至今仍不能可控核聚变,即便用氘、氚。至于H1核为何不用于氢弹,这是由于H1动力学非常稳定要聚变成更重的核,必须越过巨大的能垒,即必须有足够高的温度才能引发反应(这样的高温是上千万K,不是原子弹可以提供的),一旦反应发生后面就无需再输入能量,反应放热就可以维持反应的进行。而氘、氚热力学和动力学都不及氕稳定,要越过聚变的能垒(这二者能垒较低)相对容易,原子弹产生的百万K高温即可引发聚变。至于用激光能否在局部提供足够高的温度引发H1的聚变,我不太清楚,理论上是可以的。但一旦发生对于足够大的(宏观)实用系统(不是仅有少量原子构成的系统),试图控制反应速率恐怕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有不明欢迎探讨。人工核聚变有三种反应,氘氘,氘氚,氘氦3,前两种反应温度基本相同,10kev,后一种是100kev,反应截面是依次增大。其中氕用于串级磁镜两头封头,氚用于托克装置反应温度低截面大,而氘是主要反应物而且超量做为中性粒子加热,起到主要作用,氦3主流基本不用。所以了,氘是最有用了。
3,关于可控核聚变
核能包括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主要形式。裂变能是重金属元素的质子通过裂变而释放的巨大能量,目前已经实现商用化。因为裂变需要的铀等重金属元素在地球上含量稀少,而且常规裂变反应堆会产生长寿命放射性较强的核废料,这些因素限制了裂变能的发展。另一种核能形式是目前尚未实现商用化的聚变能。核聚变是两个较轻的原子核聚合为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自然界中最容易实现的聚变反应是氢的同位素——氘与氚的聚变,这种反应在太阳上已经持续了50亿年。氘在地球的海水中藏量丰富,多达40万亿吨,如果全部用于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几百亿年,而且反应产物是无放射性污染的氦。另外,由于核聚变需要极高温度,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燃料温度下降,聚变反应就会自动中止。也就是说,聚变堆是次临界堆,绝对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裂变)电站的事故,它是安全的。因此,聚变能是一种无限的、清洁的、安全的新能源。其实,人类已经实现了氘氚核聚变——氢弹爆炸,但那种不可控制的瞬间能量释放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类需要的是实现受控核聚变,以解决能源危机。聚变的第一步是要使燃料处于等离子体态,即进入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充分电离的、整体呈电中性的气体。在等离子体中,由于高温,电子已获得足够的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原子核完全裸露,为核子的碰撞准备了条件。当等离子体的温度达到几千万摄氏度甚至几亿度时,原子核就可以克服斥力聚合在一起,如果同时还有足够的密度和足够长的热能约束时间,这种聚变反应就可以稳定地持续进行。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和热能约束时间三者乘积称为“聚变三重积”,当它达到1022时,聚变反应输出的功率等于为驱动聚变反应而输入的功率,必须超过这一基本值,聚变反应才能自持进行。由于三重积的苛刻要求,受控核聚变的实现极其艰难,真正建造商用聚变堆要等到21世纪中叶。作为21世纪理想的换代新能源,核聚变的研究和发展对中国和亚洲等能源需求巨大、化石燃料资源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受控热核聚变能的研究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两种途径。惯性约束是利用超高强度的激光在极短的时间内辐照靶板来产生聚变。磁约束是利用强磁场可以很好地约束带电粒子这个特性,构造一个特殊的磁容器,建成聚变反应堆,在其中将聚变材料加热至数亿摄氏度高温,实现聚变反应。20世纪下半叶,聚变能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托卡马克类型的磁约束研究领先于其它途径。 托卡马克是前苏联科学家于上世纪60年代发明的一种环形磁约束装置。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大型常规托卡马克在短脉冲(数秒量级)运行条件下,做出了许多重要成果。等离子体温度已达4.4亿度;脉冲聚变输出功率超过16兆瓦; Q值(表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已超过1.25。所有这些成就都表明:在托卡马克上产生聚变能的科学可行性已被证实。但这些结果都是在数秒时间内以脉冲形式产生的,与实际反应堆的连续运行仍有较大的距离,其主要原因在于磁容器的产生是脉冲形式的。 受控热核聚变能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就是将超导技术成功地应用于产生托卡马克强磁场的线圈上,建成了超导托卡马克,使得磁约束位形的连续稳态运行成为现实。超导托卡马克是公认的探索、解决未来具有超导堆芯的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全世界仅有俄、日、法、中四国拥有超导托卡马克。法国的超导托卡马克 Tore-supra体积是 HT-7的17.5倍,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实现高参数准稳态运行的装置,在放电时间长达120秒条件下,等离子体温度为两千万度,中心密度每立方米1.5×1019,放电时间是热能约束时间的数百倍。
-----------------------------------------
也许我的思路能行,聚变条件1高温2高压,显然要达到些条间需要很多能量,不用托卡马可加热,用裂变点火,就比较容易实现,在裂变站容器安装磁电圈通过电磁导管,把铀235少量带入托克马可聚变炉中,在线圈真空炉中慢慢连续加入氘气,让氘和氘聚变,在慢慢控制加入量,达到持续可控反应,通过磁约束将氘始终控制在容器中心反应,再屏蔽中子,通过蒸汽循环,进入容器内,达到屏蔽中子的目的,就能达到可控核聚变具体可控核聚变最新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这可不是我们一般人可知道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一旦实现 现阶段能源危机可以得到缓解
文章TAG:
中国 可控 核聚变 分钟 中国可控核聚变17分钟 首次点火持续1000秒 已领先世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