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联网的感想

物联网 ——指的是将无处不在的末端设备和设施,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如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统计报表、决策支持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更多物联网方面信息欢迎访问飞瑞敖网查看了解 http://www.frotech.com//
竞争激烈
多半吧。

物联网的感想

2,学习net之后的感想

关于学习.Net的一些感想 现在想一想从去年7月开始学习.Net,大概已经快一年了吧;虽然不算长,但是从.Net的第一个程序开始,还是有一些感受的; 首先,我无意评论一个平台的优略,也评论不起;毕竟我对哪一个平台都没有深入的了解到了可以评论的地步;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应该有些了解吧; 自己先后写过一些千把行的程序,感觉对一些基本框架有了了解,然后才意识到了有架构这样的东西存在,从函数实现功能独立,然后到类封装一些功能,再到类间的协作及通信接口。。可以说确实学到一些东西;加上从上个学期的OOAD到这个学期的.Net程序设计,感觉金老师确实教会了我不少东西;虽然现在Java如火如荼,但是我却并不担心,因为相信在任何一个平台作前20%都是有前途的,不必偏听偏信;这是老师您给我的信心!如果说我有所忧虑,也只是对我自己能够达到的高度的担心,而非我的选择; 如果非要谈在这个项目中的感受的话,那我可以谈谈以下几点:1. 一个软件,就是说一个产品,其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不会是技术,而是对市场需求分析的准确性;再好的产品,不合时宜,也只会是实验室里的产品,就好像,如果你在5年前谈WebService是绝对不现实的东西,你只能多去研究Socket,才有前途;2. 一个软件的开发不是随便就能提起笔写代码的,我要强调的是设计书,是配套详细文档,否则就算多好的程序设计也不能使之成为一个软件;3. 在项目开发初期程序设计时,必须完成所有程序模块间的通信接口及相关数据结构设计,并且考虑到各种可能扩展的情况;设计一经确定,就要保证在今后的编码中不能随意修改;4. 还是老生重弹,注释;是的,完美的代码是自注释的;但是哪怕我再自信,也要写详尽的注释;因为我经常发现,没有注释的代码,过几个礼拜以后,读起来好困难啊;程序员的个人盲目自信常常是导致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5. 有什么不懂的就去google,基本上没有你找不到答案,不过搜索可能也是一门技巧,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人类仅存的那么点技巧可能就是我们会想着法的变幻各种方式去索取答案6. 交流;项目开发是在不断的和人交流,而不是机器;应该尽量锻炼自己清楚地表达问题的能力以上的这些感受虽然很空泛,没有涉及什么技术性的东西,但是我认为或许可以不懂C#怎样操作注册表,但是不能不懂这些东西;毕竟现在IT已经逐步转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其他工业化大生产一样,我们需要效率;而不是独树一帜的个人英雄主义;我不能成为什么大师级的人物,但是我会努力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一个规范的IT界战斗在第一线的工人;毕竟没有舞台耀眼的光芒,但是我不会失去作为一个劳动者的光荣!我知道,赶超印度,赶超欧美,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一个朋友告诉我应该从其他角度学习,能得到更大的提高,探索中!
方便,快速,高效。同样的代码量能完成更多的事情。
好几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学习net之后的感想

3,参观联通物联网的感想或心得

通过这次论坛,我感觉到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这次要发力,因为赶上了物联网的过程,这里面就对我们电信行业、IT界都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第二,面对这样重大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为什么挑战大于机遇?可以通过我们联通正在已经完成的两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可以做一些思考。一个典型的成功的案例,是我们的海尔,给海尔人做的,我们青岛分公司张总也做了一个介绍,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在内蒙,就是内蒙所有的污染源企业都进行了监控,监控什么?污染水的酸碱度等等,这两个案例非常成功,我们做完两个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面给我们的挑战很大,第一是知识、人才方面的挑战,我们进入到这两个行业的时候,我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这个企业的管理,这个行业的管理,学习这个企业、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这里面我们要从开始进入到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再到能够提出用户认可的解决方案,这个是很关键的。我们在之前我们储备不足,实际上真正的解决方案出来了,速度不是很快,这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我们的组织准备工作上的挑战,现在我们是在全国做了两个大的案例,贡献也是很大,每个用户的贡献都是千万元的人民币,如果这样的用户不是两个,而是2万个,我们的企业还能应付吗?现在的组织机构还能应付吗?不行。现在我们从昨天论坛开始,反思我们电信行业,我们电信行业里面不管是联通还是电信,我们现在正面迎接挑战的专业化队伍不足我们总人数的1%,大概是在1%左右,我们这个行业当中,百万人都在迎接这个挑战,实际上我们有很多人还是在守着我?サ囊恍┐车男幸担热绱罅康娜肆Σ渴鹪谀模课颐谴罅康娜肆Σ渴鹪谖颐堑耐ㄐ诺谋拘猩希颐遣⒚挥邪汛罅康娜肆蛘呤亲愎坏娜肆Γ渴鸬饺ビ印傲交诤稀钡奶粽缴希嬲淖ㄒ挡渴鸬角岸说?%,这是没有的。所以这个里面给我们的挑战是组织当中的挑战,任何一场机遇如果我们组织上的准备不足,很有可能这种机遇就擦肩而过了,这是第二点的体会,挑战大于机遇。第三个体会,就是我们运营商必须要做人力资源配备的结构性调整,以迎接这一场挑战,以迎接这次重大的机遇。另外运营商必须在举起产业联盟的大旗,这个里面给运营商带来了一个新的蓝海,运营商就像昨天武总讲的,我们的运营商保4都很困难,我们GDP保8已成定局,我们要把握好“两化融合”的机遇,把握好物联网所带来的机遇,是我们运营商重新在走向辉煌的一个关键,迎接这场大的机遇里面,运营商必须举起产业联盟的大旗,大家共同联合起来,共同把这场机遇能够迎接好,这是我的几点体会,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指正
参观移动物联网撒!
通过这次论坛,我感觉到工业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这次要发力,因为赶上了物联网的过程,这里面就对我们电信行业、IT界都带来了一个重大的机遇,这是我的第一点体会。第二,面对这样重大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大于机遇。为什么挑战大于机遇?可以通过我们联通正在已经完成的两个成功的典型案例,可以做一些思考。一个典型的成功的案例,是我们的海尔,给海尔人做的,我们青岛分公司张总也做了一个介绍,实际上我们还有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在内蒙,就是内蒙所有的污染源企业都进行了监控,监控什么?污染水的酸碱度等等,这两个案例非常成功,我们做完两个案例的时候,我们发现这里面给我们的挑战很大,第一是知识、人才方面的挑战,我们进入到这两个行业的时候,我们都是从零开始学习这个企业的管理,这个行业的管理,学习这个企业、这个行业的生产过程,这里面我们要从开始进入到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再到能够提出用户认可的解决方案,这个是很关键的。我们在之前我们储备不足,实际上真正的解决方案出来了,速度不是很快,这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我们的组织准备工作上的挑战,现在我们是在全国做了两个大的案例,贡献也是很大,每个用户的贡献都是千万元的人民币,如果这样的用户不是两个,而是2万个,我们的企业还能应付吗

参观联通物联网的感想或心得


文章TAG:物联网  联网  网络  网络培训  物联网网络培训心得体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