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的作用是什么

二极管、 三极管都可以叫做晶体管,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特性,可以作为单向的开关使用,主要用途有:整流、检波、电位偏移,稳压二极管还可以稳压,在数字电路中还可用作与门。 而三极管则可以用过电流的放大,主要用与信号放大。

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的作用是什么

2,晶闸管像二极管一样具有可控的什么

晶闸管就是以前说的可控硅,分可关断与不可关断两种。早期只有不可关断型的,导通后控制极失效,必须等待阳极电压降为零时自行关断;以后发展出可关断型,当控制极加负向触发信号时能强制晶闸管由导通转为关断。
从用途上讲:晶闸管又叫可控硅,常用在脉冲电路;三极管常用在放大电路和开关控制;二极管常用做整流、稳压、逻辑控制、发光显示等场合;可控管就是可控硅管。都是常用的半导体元件。

晶闸管像二极管一样具有可控的什么

3,晶闸管的控制极什么用

是的导通要一定得电压,当控制级的电压消失时晶闸管还是处于开路状态,要想关断则需要一定的反向电压或直接关掉电源。
如果只是控制电机的运转和停止,采用固态继电器就可以了,固态继电器是用3~30v直流电压通过光电耦合器来控制双向晶闸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电机的运转和停止(固态继电器到机电商店就可以买到)。 如果要控制电机的转速就比较困难了。
是的!是较小的电流信号。在有维持电流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情况下,既是断开控制极,晶闸管仍导通。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流变化(过零或反向)会使晶闸管截止。还可控制晶闸管的触发时刻(即触发角),实现可控整流。 (另,参看我的回答“晶闸管怎样实现控制α角.....”)

晶闸管的控制极什么用

4,晶闸管的用途是什么

1、可控硅(晶闸管)原理 101.可控硅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特性 102.可控硅元件的结构 103.可控硅知识的问与答 104.可控硅整流电路 105.如何鉴别可控硅的三个极 106.晶闸管工作原理 107.可关断晶闸管(GTO) 108.硅控制开关SCS(四端小功率晶闸管) 109.逆导晶闸管RCT(反向导通晶闸管) 110.硅双向开关SBS(双向触发晶体管) 111.硅单向开关SUS(单向触发晶体管) 112.双向触发二极管(DIAC) 113.固态继电器简介 114.固态继电器原理与应用 115.向强电冲击的先锋 116.双向触发二极管 117.固体继电器SSR 118.双向触发二极管(2) 119.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原理 120.单结晶体管原理 121.电动机、变压器的控制 122.电力电子技术向高频发展的新认识 123.认识变压器、电抗器 124.光控晶闸管 125、可控硅整流电路中的波形系数
晶闸管构成的交流调压器只能降压,降压后的波形是非正弦波,这种非正弦波对电网和周围的电器设备干扰很大,用途较为局限。 晶闸管调压器调压时的自身的管压降也消耗一些能量
双向可控硅G极上触发脉冲的极性改变时,其导通方向就随着极性的变化而改变,从 而能够控制交流电负载。而单向晶闸管经触发后只能从阳极向阴极单方向导通,所以晶闸管有单双向之分。
晶闸管是整流用的。
普通晶闸管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可控整流。

5,单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三极管是一种控制元件,主要用来控制电流的大小,以共发射极接法为例(信号从基极输入,从集电极输出,发射极接地),当基极电压UB有一个微小的变化时,基极电流IB也会随之有一小的变化,受基极电流IB的控制,集电极电流IC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基极电流IB越大,集电极电流IC也越大,反之,基极电流越小,集电极电流也越小,即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但是集电极电流的变化比基极电流的变化大得多,这就是三极管的放大作用。IC 的变化量与IB变化量之比叫做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β=ΔIC/ΔIB, Δ表示变化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β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倍。 三极管在放大信号时,首先要进入导通状态,即要先建立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也叫 建立偏置 ,否则会放大失真。 在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接一个电阻,可将电流放大转换成电压放大:当基极电压UB升高时,IB变大,IC也变大,IC 在集电极电阻RC的压降也越大,所以三极管集电极电压UC会降低,且UB越高,UC就越低,ΔUC=ΔUB。仅供参考,请参考有关书籍。 可控硅也称作晶闸管,它是由PNPN四层半导体构成的元件,有三个电极,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G 。 可控硅在电路中能够实现交流电的无触点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并且不像继电器那样控制时有火花产生。可控硅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好。在调速、调光、调压、调温以及其他各种控制电路中都有它的身影。 可控硅分为单向的和双向的,符号也不同。单向可控硅有三个PN结,由最外层的P极和N极引出两个电极,分别称为阳极和阴极,由中间的P极引出一个控制极。 单向可控硅有其独特的特性:当阳极接反向电压,或者阳极接正向电压但控制极不加电压时,它都不导通,而阳极和控制极同时接正向电压时,它就会变成导通状态。一旦导通,控制电压便失去了对它的控制作用,不论有没有控制电压,也不论控制电压的极性如何,将一直处于导通状态。要想关断,只有把阳极电压降低到某一临界值或者反向。 双向可控硅的引脚多数是按T1、T2、G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电极引脚向下,面对有字符的一面时)。加在控制极G上的触发脉冲的大小或时间改变时,就能改变其导通电流的大小。 与单向可控硅的区别是,双向可控硅G极上触发脉冲的极性改变时,其导通方向就随着极性的变化而改变,从 而能够控制交流电负载。而单向可控硅经触发后只能从阳极向阴极单方向导通,所以可控硅有单双向之分。 电子制作中常用可控硅,单向的有MCR-100等,双向的有TLC336.

6,晶闸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作用:可控的导电开关,与二极管相比,不同之处是正向导通首控制极电流控制。晶闸管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可控整流。当在晶闸管的阴极和阳极间加上正向电压而控制极不加任何信号时,晶闸管处于关断状态。如果在控制极和阴极之间加上一个正向的小电压,则晶闸管将导通,此时即使撤走控制信号,晶闸管仍能保持导通,除非断开阳极电源回路或将阳极电流降低到小于晶闸管的维持电流。通常情况下,触发晶闸管所需的电流等于流过晶闸管电流的1/100~1/1000。这意味着,当将晶闸管串联在弧焊变压器的次级绕组及焊接电缆上后,它不但能将交流变成直流,在相应的电子装置的配合下还能控制焊接电流的大小。晶闸管只有两种工作状态,即导通和截止,只能通过调节晶闸管的导通点(触发角)来调节电流的大小,图2给出了电阻性负载的单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中在不同时刻触发晶闸管的输出波形。晶闸管的导通时刻越早,向负载输出的功率越大。扩展资料: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晶闸管为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它的工作条件如下:1. 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2. 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这时晶闸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这就是晶闸管的闸流特性,即可控特性。3.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门极只起触发作用。4.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晶闸管
晶闸管也就可控硅。它是一种大功率的变流新器件,主要用于大功率的交、直流电之间的互相转换。将交流变为直流,其输出的直流电压具有可控性。将直流变为交流则是电压的逆变,例如车载的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交流供手机充电。
晶闸管(thyristor)是晶体闸流管的简称,又可称做可控硅整流器,以前被简称为可控硅;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将其商业化;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它有三个极:阳极,阴极和门极; 晶闸管具有硅整流器件的特性,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晶闸管导通条件为:加正向电压且门极有触发电流;其派生器件有:快速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光控晶闸管等。它是一种大功率开关型半导体器件,在电路中用文字符号为“v”、“vt”表示(旧标准中用字母“scr”表示)。晶闸管(thyristor)是一种开关元件,能在高电压、大电流条件下工作,并且其工作过程可以控制、被广泛应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等电子电路中,是典型的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设备。1957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晶闸管产品,并于1958年使其商业化。晶闸管在工作过程中,它的阳极(a)和阴极(k)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晶闸管的主电路,晶闸管的门极g和阴极k与控制晶闸管的装置连接,组成晶闸管的控制电路。晶闸管为半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它的工作条件如下:1. 晶闸管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不管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反向阻断状态。2. 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这时晶闸管处于正向导通状态,这就是晶闸管的闸流特性,即可控特性。3.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不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门极只起触发作用。4. 晶闸管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文章TAG:晶闸管的作用  在数字电路中晶体管的作用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