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生活中飞轮储能原理的运用有哪些

你常能在电视中见到的:油井。见不到但存在十分普遍的:发动机。

生活中飞轮储能原理的运用有哪些

2,有懂飞轮电池的吗

只要是机械能与电能之间转换,就不可能是100%转换。必然有损耗。所以,你就思想就是永动机思想。
不是化学电池,是利用转动动能储存能量充电时,用电动机原理把电能变成飞轮的转动动能;放电时,用发电机原理将飞轮的转动动能转化成电能

有懂飞轮电池的吗

3,发动机的飞轮有什么功能

原理就是飞轮效应,储存能量。应为飞轮具有惯性
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曲轴后端都装配有飞轮盘。四行程发动机气缸,在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产生动力,其它三个行程要消耗动力。在曲轴的工作过程中,活塞上的动力也是随着燃烧膨胀而先大后小,所以曲轴的旋转是很不均匀的。飞轮的功能是在曲轴向外传递动力时积贮一部分动能,在气缸无动力产生的行程中释放出它所积存的能量。这不但使发动机能够持续运转,还能使动力输出变得均匀,减轻震动。发动机的气缸数越多,动力的输出越均匀。飞轮盘的.直径和重量取决于发动机的气缸数。飞轮的作用重大,它的工作一旦失常就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飞轮盘与曲轴盘安装不妥或不同心,就会使发动机运转时抖动、离合器颤抖以及发出异响。
我也不知道。。。

发动机的飞轮有什么功能

4,飞轮储能系统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詹三一,唐跃进,李敬东,程时杰,潘垣   普通的飞轮储能由于机械轴承的摩擦 ,难以实现高效、长时间储能。利用超导体可以实现低损耗磁悬浮飞轮储能。文中在介绍飞轮储能和超导磁悬浮轴承原理的基础上 ,分析了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的基本特性和发展现状 ,同时阐述了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的主要技术课题。【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武汉430074(詹三一;唐跃进;李敬东;程时杰);华中科技大学超导电力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潘垣)【关键词】:超导磁悬浮轴承;飞轮储能;迈斯纳效应【分类号】:TM917【DOI】:cnki:ISSN:1000-1026.0.2001-16-016【正文快照】:  0 引言超导技术的进步为电能储藏开辟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超导储能装置具有储能密度大、效率高、响应快的优点 ,而且也可以以小型化、分散储能的形式应用 ,正在受到人们越来越大的关注[1,2 ] 。超导储能技术有超导磁储能 [3 ]和磁悬浮飞轮储能 [4 ]两种 ,前者将电能以磁场的形式储藏 ,后者将电能以机械能的形式储藏。与超导磁储能装置相比较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密度更高、泄漏磁场较小。而且 ,超导磁储能的效率、单位容量成本与储存能量大小密切相关 ,储存能量太小则经济效益较差。在这方面 ,超导磁悬浮飞轮储能的效率、单位容量成本与储…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2001-DLXT200116016.htm请付费

5,飞轮UPS的发展趋势

个人认为没有大的发展,局限性太大,飞轮UPS相对传统的UPS主要就是后备电池的不同,传统UPS是要有的备的电池组来供UPS在停电的时候使用的,而飞轮UPS只是靠一个高速旋转的飞轮的惯性来发电给UPS做为后备储能的,所以它只能使UPS后备供电30秒左右,在这30秒内,该UPS所配置的柴油发电机组必须正常启动并稳定支行,否则整个系统将断电。虽然在电池方面大大的减少了资本投入和环境污染,但由于它必须与柴油发电机组配合使用(也可以由另一路市电代替柴油发电机组)所以,资本投入本身也很大,而且在很多大城市里,都已经限制柴油发电机组装机了,因为排放不符合环境要求。但是飞轮UPS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我见到的典型应用都是在应急供电车上,普通的应急供电车上只有一台柴油发电机组,而高级别的供电车上在柴油发电机组旁边就配置了飞轮UPS,这样在市电停电的时候,由飞轮储能装置供电30秒左右,为柴油发电机组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启动,使负载端供电无中断。所以,飞轮UPS的前景,我觉得不是太乐观,而且飞轮UPS也不是新产物,也有好多年的历史了,但我只见过一两次应用,可见它的局限性了。
仔细读一下一楼的回答,基本说清楚了,常见的ups都是靠电池组来贮能的,而飞轮ups是靠一个放在真空环境里的高速旋转的轮子来贮能的,工作原理是有市电的时候那个买轮就飞速旋转,停电后它还会由于惯性继续旋转,这时它的能力通过转换装置为后端供电,并且迅速启动配套的柴油发电机组,因为它的惯性一般只能维持20秒左右,如果柴油发电机组启动不成功的话机房就断电了。我还没见过有为网络机房配置这种ups的呢,因为它离不开柴油发电机组。但它有它的优势,就是非常适合用在移动供电车上面,没有电池不担心电池长期在车上颠簸而损坏,供电局和移动通信方面有应用。

6,飞轮电池集成了哪些技术

电能变机械能,轴承要合适,高速,
使用化学电池的电动汽车目前已试验过几十年,但至今尚未进入实用阶段。太阳能、风能、潮夕能、海浪能,都存在储存问题,目前主要靠化学电池,但受到化学蓄电池寿命及效率的制约,至今尚不能广泛应用。以上诸多问题,促使人们寻求一种效率高、寿命长、储能多、使用方便,而且无污染的绿色储能装置。出乎意料,古老的“飞轮”变成了首选对象。[1]“飞轮”这一储能元件,已被人们利用了数千年,从古老的纺车,到工业革命时的蒸汽机,以往主要是利用它的惯性来均衡转速和闯过“死点”,由于它们的工作周期都很短,每旋转一周时间不足一秒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飞轮的能耗是可以忽略的。现在想利用飞轮来均衡周期长达12~24小时的能量,飞轮本身的能耗就变得非常突出了。能耗主要来自轴承摩擦和空气阻力。人们曾通过改变轴承结构,如变滑动轴承为滚动轴承、液体动压轴承、气体动压轴承等来减小轴承摩擦力,通过抽真空的办法来减小空气阻力,轴承摩擦系数已小到10-3。即使如此微小,飞轮所储的能量在一天之内仍有25%被损失,仍不能满足高效储能的要求。再一个问题是常规的飞轮是由钢(或铸铁)制成的,储能有限。例如,欲使一个发电力为100万千瓦的电厂均衡发电,储能轮需用钢材150万吨!另外要完成电能机械能的转换,还需要一套复杂的电力电子装置,因而飞轮储能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飞轮储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基于下述三项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是高能永磁及高温超导技术的出现;二是高强纤维复合材料的问世;三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进一步减少轴承损耗,人们曾梦想去掉轴承,用磁铁将转子悬浮起来,但试验结果是一次次失败。后来被一位英国学者从理论上阐明物体不可能被永磁全悬浮(earnshaw定理),颇使试验者心灰意冷。出乎意料的是物体全悬浮之梦却在超导技术中得以实现,真像是大自然对探索者的慰藉。超导磁悬浮原理是这样的:当我们将一块永磁体的一个极对准超导体,并接近超导体时,超导体上便产生了感应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刚好与永磁的磁场相反,于是二者便产生了斥力。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感生电流强度将维持不变。若永磁体沿垂直方向接近超导体,永磁体将悬空停在自身重量等于斥力的位置上,而且对上下左右的干扰都产生抗力,干扰力消除后仍能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形成稳定的磁悬浮。若将下面的超导体换成永磁体,则两永磁体之间在水平方向也产生斥力,故永磁悬浮是不稳定的。利用超导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把具有一定质量的飞轮放在永磁体上边,飞轮兼作电机转子。当给电机充电时,飞轮增速储能,变电能为机械能;飞轮降速时放能,变机械能为电能。图1是储能飞轮装置的示意图,图中超导体是由钡钇铜合金制成,并用液氮冷却至77k,飞轮腔抽至10-8托的真空度(托为真空度单位,1torr(托)=133.332pa),这种飞轮能耗极小,每天仅耗掉储能的2%。飞轮储能大小除与飞轮的质量(重量)有关外,还与飞轮上各点的速度有关,而且是平方的关系。因此提高飞轮的速度(转速)比增加质量更有效。但飞轮的转速受飞轮本身材料限制。转速过高,飞轮可能被强大的离心力撕裂。故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高强复合纤维飞轮,能储存更多的能量。目前选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其轮缘线速度可达1000米/秒,比子弹速度还要高。正是由于高强复合材料的问世,飞轮储能才进入实用阶段。

文章TAG:飞轮储能的原理  生活中飞轮储能原理的运用有哪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