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动车发展史100字

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在中国,时速高达250km或以上的列车称为“动车”

中国动车发展史100字

2,中国高铁发展概况

2010年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正文目录 据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介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552营业公里。其中,新建时速250~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3676营业公里;既有线提速达到时速200~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有2876营业公里。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位。正在建设之中的高速铁路有1万多公里。 王志国表示,我国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客站建设技术、系统集成技术、运营维护技术不仅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且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成套技术体系。

中国高铁发展概况

3,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铁的

1.中国的高速铁路研究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了。广深铁路作为准高速铁路的试点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试验田。2.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是1999年开建,2003年建成的秦沈高速铁路。3.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代表着中国350Kph级别高速铁路的开始,它于2005年开工,2008年建成。4.至少在十二五期间,新建设高速铁路项目还是相当多。首先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兰高速铁路、郑徐高速铁路、京沈高速铁路还没有开工建设。四纵四横一定要早日完成的。另外200Kph以及以上级别的高速铁路覆盖范围依然还有很大的空白地带,在十二五期间也需要通过这些铁路完善整个快速客运路网。同时也有许多普通铁路的建设以增强路网的运输能力。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建设高铁的

4,中国高铁什么时候开始上马的

不明白啊 = =!
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而2010年—2012年,中国将建成以北京为中心的8小时高速铁路交通圈。按照新调整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12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将由目前的8万公里增加到1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成1.8万公里。乘高速列车从北京出发,1小时内到达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等城市;2小时到达沈阳、济南、郑州,太原等城市;3小时能到达长春、大连、南京、合肥,呼和浩特等城市;4小时能到达哈尔滨、西安、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除乌鲁木齐、拉萨等个别城市外,广州、南昌、福州、台北,由于处在中国东南地区,时间上稍有间隔。其他北京到全国各省会城市都将在8小时以内。

5,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与前景论文5000字以上

第一步:分析全球高铁与航空运输现在大的现状;第二步:分析中国高铁与航空运输现在大的现状;第三步:高铁的优势劣势分析及发展趋势;第四步:康空的优势劣势分析及发展趋势;第五步:通过对比总结得出你自己更倾向于哪一个,为什么?第六步:针对对比的结果结合中国的国情及发展阶段与状况作出能够促进高铁及航空的方法措施。可以这样去写大纲,然后去寻找和提取每一步所需要的素材进行填充就可以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请看 网页链接摘要: 简要介绍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状况,重点总结我国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工程建设、高速列车研制、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客运服务等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掌握了高速铁路设计、施工、运维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运动车组、施工装备的国产化,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技术步入国际先进水平,对于实施我国"走出去"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6,中国高铁技术是怎么起来的

国产动车组,确切的说是: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铁路窄轨的实际加以改进和创新,集成了国外多种技术的一个综合体。不过100%是Made in China。中国的铁路市场很大,但是铁路行业老大就只有一个:中国铁道部当年中国进行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时候,要引进外国的机车,当时参与投标的外国企业有:德国西门子集团、法国阿尔斯通集团、加拿大庞巴迪集团、日本日立、川崎重机集团铁道部的要求是:中标者价格合理,而且必须转让80%技术,并对核心技术进行说明,同时采购的机车20%在国外制造,剩下80%必须在国内制造,完成组装。当时西门子很拽呀,以为自己技术一流,而且价格高,又不同意转让技术,在开标第一轮把德国西门子淘汰了。一下子让外国铁路企业看到了铁道部是玩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第一次招标中最后中标的是加拿大庞巴迪集团,并和长春机车轨道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接下来几年,中国铁道部还是保持一贯的强势,靠市场换技术的思路,国外巨头虽然有非常先进的技术,但是限于集团业绩压力,而且对中国市场都是非常垂涎的,所以后来的招标中,铁道部采购联合体,都是把采购订单分成若干个系统,如引进日本的牵引系统,法国的电控系统,德国的行车控制系统,加拿大的轨道技术等等这样一来,把国外各个模块最先进的东西转让进来后,分别给中国的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分别去消化吸收,并进行本地化创新。第一批国产动CRH1车组属于万国牌的,10%左右的核心元件还是在国外供应商控制的。至于目前的CRH2、CRH3基本上是实现国产了。目前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两大铁路央企一共有5万多人从事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研发创新工作,这个绝对是世界上铁路系统最大的研发团队。说到CRH3动车组,确实蛮有意思的,当时立项研发后,因为一个技术一直无法突破,而这个技术在日本川崎重机集团拥有的,当时铁道部出面去找川崎谈,希望转让技术,迫于日本日立集团等国内行业大佬的强烈反对,就搁置了一段时间,后来川崎也是需要提升业绩,盯着国内巨大的压力,同意卖给中国5套元件。拿到相关元件后,两大铁路央企攻关一个月,通过逆向研究便轻松把技术搞定了,同时还进行了升级。这个元件的完成,也保证了武广高铁CRH3型动车组的顺利下线。目前中国除了在国内建设大量的高铁线路,还在参与沙特、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缅甸等国的高铁投标其中。美国、俄罗斯已经与中国铁道部签署了建设高铁的合作备忘录,正在进行前期立项工作。以上这些信息是一个电视访谈节目采访铁道部总工程师的时候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阿根廷已经确认要花16亿美金左右,引进中国高铁技术。据说7月16号,阿根廷总统访华时候,估计会宣布此项合作协议。中国高铁用市场换技术,换来了自主创新,形成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并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值得表扬。而同样以市场换技术的中国产业还很多,到现在还在艰难前行中。请采纳
手工

文章TAG:中国  中国高铁  高铁  发展  中国高铁发展历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