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APD在通信里面是什么意思

LAPD是D信道链路接入规程的简称,是ISDN的D信道在数据链路层采用的协议。LAPD是从LAPB发展来的,开发LAPD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ISDN基本访问的信令需求。

LAPD在通信里面是什么意思

2,HDLC与X25LAPB的关系 因为知识很混乱 望指点 望不吝赐教

1. 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一般用于,串行线路封装比如。v.35 v.21线路上都是,也就是你在路由器上看到的S1 ,S0这样的接口上用的,此协议没有认证功能,最早是有cisco公司所定义的私有协议,iso后来也定义了一个HDLC,帧头有1个字字的区别。2. osi作为参考模型,定义的是功能层X.25他是一个工业标准,该协议定义了有关物理层,链路访问层,(所谓分组层)的相关特性。LAPB 是源于 HDLC 的一种面向位的协议因为HDLC一般用于同步串行3.x.25是一个二层半的协议,和HDLC没有一点关系。
你说的这种东西太理论了 估计没有多少人懂。当然也没有人能回答啦!!!建议兄弟多看点教材 o了

HDLC与X25LAPB的关系 因为知识很混乱 望指点 望不吝赐教

3,什么是同异步串口

同步串口 可以工作在DTE和DCE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同步串口作为DTE设备,接受DCE设备提供的时钟。 同步串口可以外接多种类型电缆,如V.24和V.35等。VRP可以自动检测同步串口外接电缆类型,并完成电气特性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无需手工配置。 同步串口支持的链路层协议包括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 支持IP和IPX网络层协议。 可以通过执行show interfaces serial命令查看同步串口的当前外接电缆类型以及工作方式(DTE/DCE)等信息。 异步串口 有两种异步串口,一种是将同/异步串口设置为工作在异步方式,接口名称为Serial;另外一种是专用异步串口,接口名称为Async。 异步串口可以设为专线方式和拨号方式。在应用中更常用的是拨号方式,异步串口外接Modem或ISDN TA(Terminal Adapter,终端适配器)时可以作为拨号接口使用,封装链路层协议SLIP或PPP,支持IP和IPX等网络协议。

什么是同异步串口

4,X25协议的X25数据链路层LAPB

X.25数据链路层协议是在物理层提供的双向的信息传输通道上,控制信息有效、可靠地传送的协议。X.25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采用的时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一个子集——平衡链路访问规程(LAPB:link access procedure balanced)协议。HDLC提供两种链路配置:一种是平衡配置;另一种是非平衡配置。非平衡配置可提供点到点链路和点到多点链路。平衡配置只提供点到点链路。由于X.25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是LAPB协议,所以X.25数据链路层只提供点到点的链路方式。 (1)DTE和DCE之间的数据传输;  (2)发送和接收端信息的同步;(3)传输过程中的检错和纠错;(4)有效的流量控制;(5)协议性错误的识别和告警;(6)链路层状态的通知。 数据链路层完成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数据链路,利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为分组层提供有效可靠的分组信息。X.25数据链路层所完成的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数据链路层所处的三种状态:链路建立、信息传输和链路断开。为了保证数据链路层的正常工作,X.25定义了一些系统参数和变量,常用的有:发送序号;接收序号;发送变量;接收变量;允许未证实的最大帧数(最大窗口数);时钟(定时器)

5,异步串口是什么

同步串口和异步串口都是RS232C方式的体现,主要区别是在它们的传输方式上:异步传输是指一次传输一个字符(5~8位)的数据。每个字符用一个韦始位引导,用一个停止位结束。这样就能使接收方分析出发送方的数据。但容易发生计时漂移。而同步传输是采用面向字符或面向位的插入方式,控制所传送的一帧的起始。这就是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区别,也是你所说的同步串口和异步串口的区别。同步异步报文传输方式也是如此。 它们所有的区别就是为了能让接收方读懂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就像我们读书一样,如果没有标点符号,写书的人明白,读书的人谁也不能读懂的。
同步串口可以外接多种类型电缆,如v.24和v.35等。vrp可以自动检测同步串口外接电缆类型,并完成电气特性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无需手工配置。同步串口支持的链路层协议包括ppp、帧中继、lapb和x.25等。支持ip和ipx网络层协议。可以通过执行show interfaces serial命令查看同步串口的当前外接电缆类型以及工作方式(dte/dce)等信息。异步串口有两种异步串口,一种是将同/异步串口设置为工作在异步方式,接口名称为serial;另外一种是专用异步串口,接口名称为async。异步串口可以设为专线方式和拨号方式。

6,什么是分组交换的中间节点

将数据分割成为一定长度的数据块,并赋于称为标题的标识信息,构成"信息分组",以信息分组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的交换方式称为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机将从发送终端传送来的信息分组存入存储器中,再按标题地址信息发送到接收端,这种交换称为存储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是以"统计式分时多路方式"为基本原理的。分组交换中,在所有终端都不同时互相传送数据的前提下,为了减轻对中继线路容量的抑制,当有可能发生通信量阻塞时,必须在通信节点之间进行流控制,分组交换是是1960年美国提出在1980年大会上承认了X.25建议,并制定了分组交换的标准框架。X.25的物理层使用X.21;数据链路层以LAPB(平衡型链路访问规程)为基础,所有的控制都是以帧的形式进行的。分组交换是一种广域通讯技术,它将数据分成小组后在共享数据网络中传输,而不使用专用线路。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在于它采用虚电路(数据报),即它是由从某一共享线路网络中按需分配的带宽构成的。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的两方之间并无直接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只是一种逻辑上的。在虚拟线路中,为每个呼叫建立一个专门路径,该呼叫的所有分组均沿着这一路径通过网络传送。被传输的数据被分成短组,并通过网络分别传输。在目的地,分组被重新组装成原始格式。抑制对数据的发送。此外,地址信息的正确交接是通信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对每一通信节点进行错误控制。分组交换的一些优点:线路效率高,因为长距离线路可由多个呼叫和用户动态地共享;负载处理:网络提供缓冲能力来处理暂时的负载增加,不会造成阻塞;数据速率转换:数据以不同的速率在用户之间相互交换;成本较低,因为许多用户可以共享网络资源。 CSMA/CD(载波侦听多重接入/碰撞检测)在这一协议中,各站听从总线并且仅在总线空余时才进行传输。如果出现碰撞,则信息分组将在一随机时间过后重发。 CRC(循环冗余检查) 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和数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 TM(流量管理)由网络运行的一组动作和操作,以保证网络的可运行性。TM是以通信流量控制形式进行。ATM注量管理包括:CAC,FRM,NRM,优先级控制(PC)流量整形(TS)和UPC,其目的是维持要求的QoS。 TDM(时分复用)将复合线路上的可用时间在它的各个通道上进行分配的设备,通常是来自数据终端的交错位或字符。 WDM(波分复用)将一系列载有信息的光载波,在光频域内以1至几百纳米的波长间隔在一起沿单根光纤传输;在接收端再用一定的方法,将各个不同波长的光载波分开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复用技术。在接入网中可用于在单根光纤上实现双向传输。 SDM(空分复用)利用空间分割构成不同信道的一种复用方法。例如在光纤接入网中使用不同的光纤分别传输不同种类或上下行业务。

文章TAG:lapb  通信  里面  是什么  LAPB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