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在航天领域有什么宏伟计划

现在主要有两个工程,一是天宫系列的空间站计划,二是嫦娥系列的月球探测计划。

中国在航天领域有什么宏伟计划

2,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有什么宏伟计划

预计在2011-2012期间发射神舟8,9号与天宫1号对接组建空间站,神舟10号会搭载航天员;还会发射火星探测器 荧火1号

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有什么宏伟计划

3,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三步骤指什么

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随着我国第一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6日安全返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性突破、即第一步的任务已经完成。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在突破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发射神舟六号,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完成后,航天员和科学家在太空的实验活动将会实现经常化,为中国和平利用太空和开发太空资源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三步骤指什么

4,近阶段中国航天的计划是什么

国2011年的卫星发射初步计划(不断更新)资源三号卫星 2011年上半年 长征四号乙火箭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中巴资源卫星○三星 2011年 长征四号火箭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鑫诺四号 2011年 长征三号乙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鑫诺五号 2011年上半年 长征三号乙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巴基斯坦paksat-1r通信卫星2011年8月 长征三号乙增强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尼星通信卫星1R 2011年第四季度 长征三号乙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风云二号07星 2011年 长征三号甲火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八号飞船 2011年 长征二号F火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九号飞船 2011年 长征二号F火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十号飞船 2011年 长征二号F火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萤火一号” 2011年12月 俄罗斯 发射实践10号返回式卫星 2011年 长征二号C火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遥感卫星XX号北斗二 若干颗 长征三系列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创新一号03星 试验卫星X号(哈工大研制)空间机械臂卫星 2011年中法“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SMESE) 2011年 估计在俄罗斯 发射

5,中国航天规划具体是什么

2008年计划发射15枚火箭,17颗卫星和一艘飞船的航天计划。  中国航天下一个时期是重点跨越时期,将重点实施以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新一代大运载火箭研制为代表的“二二一”工程。  “二二一”工程首个“二”即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次“二”包括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二代导航定位系统,“一”即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将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重大技术突破,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载人太空活动奠定基础。  月球探测工程领域,“十一五”期间实现绕月探测任务,对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进一步实施“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使中国具备开发利用月球资源能力,掌握开展深空探测关键技术,为进一步探索深空奠定基础。  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要在现有对地观测系统稳定服务基础上,针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需求,利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平流层飞艇的先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立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全面提升国家对地观测系统整体能力。  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要在二○一○年前,建成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具有报文通信能力和一定抗干扰能力,并能向全球扩展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二○二○年建成由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及相应的地面站和用户终端。  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方面,计划用六到八年时间完成五米直径运载火箭的研制,具有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任务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覆盖十到二十五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覆盖六至十四吨,满足中国航天事业后续发展需要。
目标是实现载人登月!

6,中国这几年有哪些航天计划

载人航天计划:继续发射神八,神九..... 嫦娥工程:发射嫦娥二号,发射月球无人探测器,载人登月 与欧洲合作的伽利略计划 “天宫”空间站建设 “夸父”探日工程 火星探测计划 北斗导航工程的完善
2008年计划发射15枚火箭,17颗卫星和一艘飞船的航天计划。 中国航天下一个时期是重点跨越时期,将重点实施以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新一代大运载火箭研制为代表的“二二一”工程。 “二二一”工程首个“二”即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次“二”包括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和二代导航定位系统,“一”即研制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 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将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重大技术突破,建立具有一定应用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长期在轨自主飞行的空间实验室,为中国载人太空活动奠定基础。 月球探测工程领域,“十一五”期间实现绕月探测任务,对地月空间环境进行探测,进一步实施“绕、落、回”三步走战略,使中国具备开发利用月球资源能力,掌握开展深空探测关键技术,为进一步探索深空奠定基础。 建设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要在现有对地观测系统稳定服务基础上,针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发展需求,利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发展基于卫星、飞机、平流层飞艇的先进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建立覆盖全球天空地一体化高空间、高时间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系统,全面提升国家对地观测系统整体能力。 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工程要在二○一○年前,建成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具有报文通信能力和一定抗干扰能力,并能向全球扩展的区域卫星导航系统。二○二○年建成由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及相应的地面站和用户终端。 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方面,计划用六到八年时间完成五米直径运载火箭的研制,具有无毒无污染、低成本、高可靠、任务适应性强等特点,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覆盖十到二十五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覆盖六至十四吨,满足中国航天事业后续发展需要。 参考资料: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6-08/23/content_4995582.htm

文章TAG:中国  中国航天  航天  航天计划  中国航天计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