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目前中国经济状况如何

总体经济位于世界前列,总体很强大,但人口基数大,人均生活水平很低,而贫富差距在逐步扩大,前景不容乐观,我们仍需努力
总体发展较好。但是行业结构还是不太合理。呵呵,热钱太多,不过现在好像少了。

目前中国经济状况如何

2,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的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太高B

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故选:D.

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大的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太高B

3,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状况100字描述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地下水储量约为2039.67亿m3/年。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地下水储量约为2039.67亿m3/年。

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状况100字描述

4,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国面临着哪些严峻的挑战不要太长

扩张,能源、水、土地和其他重要资源的需求也在急剧增长。现在资源的约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烈,能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所面临的挑战。第二、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如果做纵向的比较,全国各个地方都有很大的发展,城市经济和乡村经济都有明显的增长;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在明显扩大。能不能实现协调发展是中国所面临的挑战。第三、社会发展滞后。一方面,就业在扩大,贫困人口在减少,人均寿命在延长,各项社会事业在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教育事业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失业率甚至在上升。能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中国所面临的挑战。第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中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过程中保持了社会稳定,这也是中国继续推进发展,推进改革的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社会阶层在发生分化,收入差距在持续扩大,有许多深刻而复杂的矛盾。能不能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在社会稳定的环境当中,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也是中国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5,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范围较大,我不能做完整的回答,在此仅从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回答几点: 1、解决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要提升消费,重点在增加中西部以及农村的收入水平,我国中西部和农村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低的拥有率,使同样的收入增长能够撬动更大的消费量。 2、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重点在于鼓励产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进而带动城镇化加速发展。东南亚20世纪70年代经济奇迹的主要助推力在于国际产业转移,同样,我国也需要通过产业转移来加速城镇化。一些制造业厂商正向重庆、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布局扩张。纺织服装、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沿海地区的雇佣人数正在下降,而在内陆地区增长显著。这些均说明微观产业转移和城镇化互动已经初显端倪。 3、解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由于我国出口产品大量是贴牌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很低,导致利润大量流失。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总体上也缺乏核心技术和领军人才。与此同时,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而淘汰落后产能和兼并重组又面临就业压力大、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制约。不仅一些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而且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 4、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不稳固。一来,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很大;二来,农业科技推广等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体系尚不健全,其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不足;三来,粮食连续6年实现增产,粮食生产基数不断提高,农业种养的比较效益又偏低,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亦较大,粮食持续增收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都在加大;四来,农村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还很滞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保护耕地问题、保障农民权益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等。 5、要不断完善国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科技与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的战略新兴产业与带动大量劳动就业的服务业。要加强研发投入,通过增加对智能电网、高铁、新能源网等的投资,加快推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要推动民间资本进入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6,谈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过程中,部分体制性、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经济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产能过剩的局面尚未改变。我国制造业过剩产能呈现行业面广、绝对过剩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这也导致了我国制造业投资减慢和工业品价格连续三年下跌,尚无价格止跌和市场出清迹象。同时,大量资源固化于一些僵尸企业中,引发融资成本上涨,抑制了新兴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  二是地方性债务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对于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切实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严格控制,地方政府的还本付息压力会加大,地方政府的投资会缩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进入偿债高峰期后又需要大量举债偿还债务,同时还要通过举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稳定经济。在多难选择下,可能会出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增大,大量得到批准的基础设施项目不能开工的局面。  三是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预算软约束部门的巨大资金需求拉高了资金成本;房地产市场回调和部分理财产品违约风险上升,金融机构和企业流动性偏好提高,导致资本“避实就虚”,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难以进入实体部门,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企业经营较为困难。  四是财政金融风险加大。与房地产调整、产能过剩、政府性债务相关的金融产品违约风险开始暴露,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增大,实体经济问题开始向财政金融领域传导。融资难融资贵也导致部分地区非法融资现象抬头。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传导,加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也导致财政金融风险上升。  五是企业进入去库存阶段。我国工业企业自2013年9月份以来进入补库存阶段,2014年3月份我国推出的“微刺激”政策增强了企业信心,产成品库存持续较快增加,到2014年8月产成品库存累计增长15.6%,产成品存货增量是上年同期的2.9倍。2014年9月以后,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和国内经济下行,产成品库存增速连续四个月放缓,企业开始进入去库存阶段,这将对2015年上半年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完备但不强,过剩且浪费,富不安穷害怕,都累

文章TAG:目前  我国  中国  中国经济  目前我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