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导线点的布设

在两个导线点之间增加一个中转点 如果怕影响精度的话,可以在这两个点之间再布设一个导线
我是测量专业的 根据应用领域,等级,精度的不一样,各种导线的布设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请具体说明哪一类的导线布设?

导线点的布设

2,控制测量导线的布设方法

首先要封闭布设,控制点都做在视野好,方便施工使用的地方吧,还有就是控制点的位置最好不容易被破坏。
控制测量导线布设的基本方法有支导线,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一点坐标及一边方位角或两点坐标为控制网的起始数据)
没有直伸附合水准导线的说法,应该是直伸附合导线,直伸附合导线应该在客观环境允许、满足下步工作需要的情况下尽量直伸,也就是说转折角尽量接近180度,但不能离开客观环境允许和下步工作需要这两个基本条件强制要求转角布设成多少多少度。

控制测量导线的布设方法

3,山区涵洞布设原则有哪些

①山岭地区一般应一沟一涵。在降雨量大或者暴雨集中且山坡植被很稀疏的地区,河沟均不宜合并设涵。当汇水区很小,两河沟相距很近,又具备沟通的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合并设涵,但应注意修建必要的防护工程。 ② 涵洞的设置应尽量符合水流方向,不宜为减短涵长强行正交。当流速或流量较大,或窄深河沟两岸横向坡度较大、河沟水流方向与路线不垂直时,宜将涵洞斜交布设,其斜度不宜大于45°。 ③ 在截水沟排水出口处应布设涵洞,以免水顺边沟流经距离过长而冲刷路面和路基。 ④ 路线的转角大于90°,曲线半径较小,弯道前的纵坡大于4%,且坡长在200米内又无其他涵洞时,在弯道地点附近应布设涵洞。 ⑤ 路线由陡坡(≥5%)段过渡到缓坡(≤3%)段,在此200米内又无其他涵洞时,在变坡点附近应布设涵洞。 ⑥ 沿溪线涵洞的布设,应考虑上游洞口水流方向,下游洞口应不危及农田和村镇。

山区涵洞布设原则有哪些

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布设原则和布设方法是什么

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主要为测绘大比例尺的房产平面图、地籍平面图提供起始数据,为房地产变更测量、面积测算、拨地划界和各种建设工程放线验线等日常工作提供测绘基础。 房地产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随着测绘仪器设备及测绘技术的越来越现代化,已由三角测量、量距导线测量逐步过渡到三边测量,测距导线测量和GPS相对定位测量,计算工具也由过去的对数表、计算尺、手摇计算机逐步过渡到使用计算器、微型计算机。大大地节省了建网费用,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精度和生产效率。
房地产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进行,以达到经济上和技术上的合理性。 http://www.cehui8.com/qita/2008-10-28/979.html
首先依据设计院给定的点位建立导线控制网,最好是三角网。然后根据是实际需要建立自己的加密导线点,用闭合导线测量的方法计算出坐标,进行实地测量放样。.....水准测量也与上述方法雷同。
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进行

5,如何正确布设图根控制网

1.地籍图根控制网的特点  (1)图根控制网布设规格,应满足测量界址点坐标的精度要求,与地籍图的比例尺大小基本无关。  (2)地籍图根控制点长期服务于各项地籍测量,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标志,并有“点之记”描述。  (3)地籍图根控制点密度应根据界址点位置及其密度而变化。通常,几乎所有的道路上都要敷设地籍图根导线;每平方公里应布设100-400个地籍图根控制点。  2.地籍图根控制网布设方式  (1)城镇建成区,通常采用导线布设地籍图根控制网。  (2)在建筑物稀少、通视良好的地区,可以布设地籍图根三角网。  3.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  (1)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  (2)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  (3)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而相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
闭合 附和导线 支导线

6,雨污管网如何布设及其相关的布设原则

计是对户县某镇给排水管网进行设计计算。内容包括给水系统设计计算、污水系统设计计算和雨水  系统设计计算。该镇按生活用水分区划分属一区,10年内达到设计人口。自然人口增长率按2‰考虑,在20年  内随高层建筑发展人口密度按增加1倍考虑。  给水系统  1.给水系统布置为环状管网。管网末端设对置水塔。最高用水时,水塔与二泵联合向管网供水。  2.给水管采用铸铁管。承查连接,接口材料采用膨胀性填料。转弯处设支墩。  3.结合任务书及当地地质条件和管线走向,给水管管中心埋在地面以下2m处。  4.阀门及消火栓的布置以规范为准。  排水系统  1.根据当地排水条件及排水水质,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考虑到地形条件和污水厂位置,排水系统均  布置为截留式。  2.排水管道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管。污水管(不满流 n=0.014)采用管顶平接,不变径时采用水面平接,  接口形式采用混凝土内套环石棉水泥接口。雨水管(满度 n=0.013)采用管顶平接。,接口形式采用石棉水泥  接口。  3.考虑当地地质条件及管线走向,排水干管埋深取为3米。  4.污水系统末端设置终点泵站,将污水管中心提升至地面以下1米处,以减小埋深,降低造价。  4.雨水口、检查井、跌水井等附属构筑物的布设以规范为准。出水口采用八字式。

文章TAG:布设  导线点的布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