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总悬浮颗粒物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大小由0.05至100微米不等的颗粒物组成,小于10微米以下的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漂尘)总悬浮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决定于粒子吸入而积聚于呼吸系统的数量。直径10微米或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肺部组织。因此,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漂尘)更引起人们的重视。最易受总悬浮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部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进入体内有可能引起过敏,过多浮尘可被吸入肺部引发肺部疾病。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危害,有些工作环境容易造成职业危害,如矿山、粉尘作业的地方。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PM20是什么塑料

那不是塑料,指空气中微粒的直径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指直径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

PM20是什么塑料

3,颗粒物是什么

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颗粒物的直径越小,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径的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细支气管和肺泡。 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颗粒物是什么

4,什么是雾霾颗粒物

颗粒物(particle)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或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等。雾(mist/fog)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霾(haze),也称阴霾、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近些年来,随着“霾”天气现象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导致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霾中含有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它们在人们毫无防范的时候侵入人体呼吸道和肺叶中,从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诸如咽喉炎、肺气肿、哮喘、鼻炎、支气管炎等炎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心肌缺血及损伤。而霾也常常引发交通事故。所以在高粉尘地区,雾霾频发区,处于这些环境中,一定要佩戴呼吸防护用品,口罩是首选。但并不是所有的口罩就可以防护的,由于很多颗粒物比较细密,而且是高浓度环境,所以普通的纱布口罩等常规口罩是起不到多大的作用的,一定要认准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 呼吸防护用品 自主呼吸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KN90,KN95,KN100等级的口罩,才能确保有效的过滤,保证我们自身的健康。
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霾是颗粒物

5,颗粒物是什么

游离面细胞内有许多分泌颗粒,根据其形状、大小、内含物电子密度高低等超微结构特征和在细胞内的位置可分为四种:一是高电子密度颗粒,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 $&!",位于细胞的基底部核的上方,颗粒围膜,其电子密度很高,边缘染色特深,颗粒内容物呈均质状,有的颗粒相融合;二是巨大颗粒,长圆形,周边有极薄的膜包围,粒径可达 "&(",内含低电子密度细小颗粒物,这种颗粒的位置在细胞的中部;三 是 中 等 颗 粒,形 状 不 规 则,粒 径 约+&!", -&.",位于细胞中部或近游离端,内有粗颗粒物散布,电子密度较高;四是小颗粒,呈圆形或不规则圆形,直径约 $&(",其内容物多为均质或絮状,电子密度中等,也有的含高电子密度颗粒物。这种颗粒的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细胞游离端的胞质中。四种分泌颗粒都有一单层膜包裹。分泌颗粒可连同部分胞质和细胞器成团块状排放至腺腔,腺腔内可见中等电子密度物质,作弥漫分布,其间有少量高电子密度的颗粒。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密集排列,长约 %&! / $&(",粗约 %&%!"。也 有 纤 毛,长 约 $&#" 粗 约%&$"",数量较少,夹在微绒毛丛中,横切面上可见其有典型的 # 1 。肝间质细胞呈不规则三角形,核清楚,胞质中散在分布粗面内质网和电子致密颗粒。间质中有大的毛细血管腔(或称血窦),腔面不规则,腔的最大径为 $-",腔内有大小不一,电子密度不等的颗粒物,构成腔壁的内皮细胞的质突伸向整个腔的边缘,胞质疏松,可见大小不一的胞质小孔,无隔膜,胞核偏长,核仁清楚。

6,pm10是什么

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 微米。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
指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
pm10是什么--------------------------------------------------------------------------------总悬浮颗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其粒径范围约为0.1-100微米。有些颗粒物因粒径大或颜色黑可以为肉眼所见,比如烟尘。有些则小到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观察到。通常把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可吸入颗粒物(pm10)在环境空气中持续的时间很长,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影响都很大。一些颗粒物来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烟囱与车辆。另一些则是由环境空气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细小颗粒物,它们的化学和物理组成依地点、气候、一年中的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来自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对粗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病。细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脏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对于老人、儿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风险是较大的。另外,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还是降低能见度的主要原因,并会损坏建筑物表面。

文章TAG:颗粒物  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