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原电池负极发生什么反应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金属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原电池负极发生什么反应

2,铁铜和氯化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铁的活动性大于铜,为负极 负极:Fe-2e=Fe2+ 正极:Fe3+ + e=Fe2+ 总反应:Fe+2Fe3+=3Fe2+
一个铜失去两个电子生成一个铜离子 两个铁离子得到两个电子生成两个亚铁离子。
一个铜失去两个电子生成一个铜离子 两个铁离子得到两个电子生成两个亚铁离子。 求采纳

铁铜和氯化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3,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以及总方程式写离子方程式

负极(Zn):Zn-2e=Zn2+ (氧化) 正极(Cu):2H++2e=H2↑(还原)总反应是:Zn+2H+=Zn2++H2↑
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被氧化。
正极:2H++2e-=H2负极:Zn-2e-=Zn2+总方程式:Zn+2H+=Zn2++H2只能打成这样子了。
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被氧化。

铜锌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以及总方程式写离子方程式

4,原电池反应从哪个极开始的正极还是负极还是同时发生

是的。不同种类的原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还原性越强,其价电子就越易挣脱束缚,而电子脱离电极表面的电阻要远大于电子在导线中的,又物理学中定义负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
同时发生的
原电池是完整的直流电路。其中两极、电解质构成内电路,为化学电源,连接在两极板上的导线和电流表等负载构成外电路。电流在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在内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据此可以由电流方向判断正负极(金属导体上的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相反,也可以用来判断)。事实上,这正是正负极的一个定义。 若不知道电流方向,则可以观察哪一极失电子,哪一极得电子,然后标出电子流向(一般是在外电路上,内电路上得载流子是自由离子而不是自由电子),同样可以判断。 原电池得两极中,失电子被氧化的一极是阳极,得电子被还原的一极是阴极。一般原电池内的阳极也是负极,阴极是正极。但要注意阴阳极和正负极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在原电池中用得比较少,主要描述电解池。如果不知道哪极氧化,哪极还原,则可以试写电极反应式,看是否没有矛盾。但此方法一般比较复杂。所以一般可以如下判断:若电极参与反应(被氧化),则此电极是负极;惰性电极(石墨、铂等)不参与反应,是正极;燃料电池以及其它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电极均不参与反应,则氧化剂(o2等)一端在反应中得电子,是正极。

5,铁和碳和电解质NaCl如何组成原电池

铁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Fe-2e-===Fe2+碳棒作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2H2O+4e-+O2===4OH-总反应式:2Fe+2H2O+O2===2Fe(OH)2可能还会发生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等一系列副反应
铁---负级碳---正级NaCl作电解质
铁作负极,失去电子,变亚铁离子;碳棒作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2H2O+4e-+O2===4OH-;总反应式:2Fe+2H2O+O2===2Fe(OH)2可能还会发生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等一系列副反应 氯化钠作为电解质是中性的,是铁的吸氧腐蚀。铁的析氢腐蚀是在强酸性条件下。可以参考 苏教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铁作负极,失电子被氧化:Fe-2e-===Fe2+碳棒作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2H2O+4e-+O2===4OH-总反应式:2Fe+2H2O+O2===2Fe(OH)2可能还会发生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等一系列副反应
铁作负极,失去电子,变亚铁离子;碳棒作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2H2O+4e-+O2===4OH-;总反应式:2Fe+2H2O+O2===2Fe(OH)2可能还会发生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等一系列副反应 氯化钠作为电解质是中性的,是铁的吸氧腐蚀。铁的析氢腐蚀是在强酸性条件下。可以参考 苏教版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
原电池反应就是一般情况下能发生的反应 只不过是发生了电化学反应而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加了而已 所以此原电池反应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4fe+o2+2h2o==4fe(oh)2 我们知道 原电池反应的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失电子 又是fe做负极 所以发生的是 fe - 2e- == fe2+ 正极发生的反应即为吸氧腐蚀 o2 + 4e- + 2h2o == 4oh- (或在已知负极反应和总反应后想减得到)

6,原电池的原理是什么

从能量转变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1)构成原电池有三条件:一是电极材料,这可以是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和其他能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二是两电极必须浸在电解质溶液中;三是两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 (2)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的金属是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是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流向的极为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原电池两极上的反应总是氧化还原反应,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阳离子必须发生化学反应。这是原电池工作的前提。 以最简单的铜锌原电池为例: 正极:铜棒插在硫酸铜溶液中(形成了Cu2+/Cu氧化还原电对), 负极:锌棒插在硫酸锌溶液中,(形成了Zn2+/Zn氧化还原电对) 两个溶液之间用盐桥(氯化钾饱和溶液)连接,铜棒和锌棒之间用导线连接,这样就构成了原电池. 那么电子就会从负极流向正极,你要问的就是为什么电子要定向流动.不知道你学过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没有,这个值是可以通过实验测到的,由于单质锌和锌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比单质铜和铜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小是个负值(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0),而铜电极是个正值,所以当用导线将两个电极连接起来时,由于两个电极之间电势差的存在,电子会从负极流向负极,而电流的方向是正极流向负极,与电子流动的方向相反,就像我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就是由于高地势与低地势之间存在高度差(地势差),是个自发的过程. 利用标准电极电势还可以知道金属的活泼性,电极电势越小那么金属单质的活泼性越强,我们在化学课上学过,金属有个活动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这个表就是根据标准电极电势的值来排列出来的,我们从这个表中可知在氢前的金属单质可以将氢从溶液当中置换出来,刚才说过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是0,所以在氢之前的金属与其阳离子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是小于0的,而在氢之后的金属其标准电极电势是大于0的. 不知道你明白没有?

文章TAG:原电池  电池  反应  负极  原电池反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