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硬盘的读写速度

优化大师不准 你下个HDTUNE看一下速度 是多少 硬盘的技术也是在进步的 现在买的硬盘读取速度在100M那样 我07年买的硬盘都是在50M那样 你硬盘的速度如果用HDTUNE看也是十几M的话就不正常
你是不是安装的东西太多,使读写速度变慢了? 标准评测硬盘读写速度是在干净的操作系统下进行的(就是只安装系统,什么无关软件也不安装)。你可以卸载非必须软件在测试一下

硬盘的读写速度

2,普通硬盘多少读写速度正常

移动硬盘速度在60-140MB/S(视硬盘本身的性能而有差异),移动硬盘速度不容易达到接口理论速度的最大值。而内置硬盘如果是机械硬盘,速度在100-160MB/S,固态硬盘可以达到400MB/S甚至更高。至于系统开机时间,处理加载数据,还有运算调度,检测什么的。win8之后的系统,类似于休眠处理了,可快速启动
100左右吧正常
图上看,磁盘上有不稳定的磁道,读取比较吃力,所以声音很大。不正常。如果是新硬盘,应该送回检测。另外你用磁盘检测的软件测一下使用时间 即可知道是否是新硬盘。

普通硬盘多少读写速度正常

3,大家的硬盘读写速度分别是多少

如果是5400转的硬盘,平均读写速度应该是在50MB/S左右如果是7200转的硬盘,平均读写速度应该是80MB/S.硬盘的好坏对电脑打开一个文件或者解压缩文件的速度影响很大,因为硬盘的读写速度远低于内存读写速度和CPU的运算速度,是个瓶颈,这个瓶颈越小,速度也就越慢.
分固态硬盘和传统的机械硬盘,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很是快,但是价格搞得离谱,最好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能达到1.1gb/s但是价格得好几万,一般家用的固态硬盘读写速度在400——500mb/s左右,价格由容量而定,128g 500元,256gb 1100元。机械硬盘最高速度为200多mb而且随持续读写时间的加长而越来越慢

大家的硬盘读写速度分别是多少

4,硬盘读写速度

没你想象的那么夸张,你所说的16M和8M指的是硬盘的缓存.容量的缓存虽然可以在硬盘进行读写工作状态下,让更多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以提高硬盘的访问速度,但并不意味着缓存越大就越出众。缓存的应用存在一个算法的问题,即便缓存容量很大,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算法,那将导致应用中缓存数据的命中率偏低,无法有效发挥出大容量缓存的优势。算法是和缓存容量相辅相成,大容量的缓存需要更为有效率的算法,否则性能会大大折扣,从技术角度上说,高容量缓存的算法是直接影响到硬盘性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更大容量缓存是未来硬盘发展的必然趋势。 所以,你所说的两个硬盘不具有太多的可比性,再加上一个是单碟和,另一个是双碟的,比较起来就更难.一般来说,同等条件下,单碟的比双碟的性能要好一些.
你是不是安装的东西太多,使读写速度变慢了? 标准评测硬盘读写速度是在干净的操作系统下进行的(就是只安装系统,什么无关软件也不安装)。你可以卸载非必须软件在测试一下

5,电脑硬盘的读取速度有多大

四、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盘的数据传输率是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称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目前Fast ATA接口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为16.6MB/s,而Ultra ATA接口的硬盘则达到33.3MB/s。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6,硬盘读取速率是多少

硬盘的传输速率:作为电脑中最重要的数据存储设备和数据交换媒介,硬盘传输速率的快慢直接影响了系统的运行速度。不同类型的硬盘,其传输速率往往差别很大。现在主流硬盘主要有三种:按照不同的接口可以分为并口ATA硬盘(即IDE硬盘)、SCSI硬盘和Serial ATA硬盘。 IDE接口硬盘在当前电脑中应用最为广泛,主流的规格包括ATA/66、ATA/100、ATA/133,这种命名方式也表明了它们在理论上的外部最大传输速率分别达到了66MB/s、100MB/s和133MB/s。这里需要说明:100MB/s、133MB/s是峰值速度,并不能表示硬盘能持续这个速度,也就是说这是理论上的最高峰值速度。 硬盘真正的传输速度由于受硬盘内部传输速率的影响,其稳定传输速率一般在30MB/s到45MB/s之间。这样随着CPU、内存等硬件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ATA硬盘的低速率渐渐成为影响整机运行速度的瓶颈。于是,一种新的硬盘接口方式,Serial ATA应运而生。 Serial ATA 硬盘就是我们常说的串口硬盘,它采用点对点的方式实现了数据的分组传输从而带来更高的传输效率。Serial ATA 1.0版本硬盘的起始传输速率就达到150MB/s,而Serial ATA 3.0版本将实现硬盘峰值数据传输率为600MB/s,从而最终解决硬盘的系统瓶颈问题。 SCSI接口不是专为硬盘设计的,实际上它是一种总线型的接口,独立于系统总线工作。SCSI接口的硬盘以高稳定性、低CPU占有率而被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和专业工作站中,它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320MB/s。当然,对于硬盘的整体性能而言,除了硬盘的传输速率,硬盘的转速、缓存及平均寻道时间等也是重要的因素。 小知识:1.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数据传输率是磁头到硬盘的高速缓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这可以说是影响硬盘整体性能的关键,一般取决于硬盘的盘片转速和盘片数据线密度。在这项指标中常常使用MB/s或Mbps为单位,这是兆位/秒的意思,如果需要转换成MB/s(兆字节/秒),就必须将Mbps数据除以8。例如有的硬盘给出最大内部数据传输率为240Mbps,但如果按MB/s计算就只有30MB/s。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硬盘作为电脑的瓶颈,其病根还在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上。 2.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 指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它与硬盘的接口类型是直接挂钩的,因此在广告或硬盘特性表中常以数据接口速率代替,单位为MB/s如我们平常所说的ATA100/133硬盘。 光驱的传输速率:通常光驱传输速率的高低取决于光驱的倍速,如16X DVD、52X的CD-ROM,一般情况下光驱的倍速越高,数据传输也就越快。那么“倍速”是个什么概念呢?原来很早以前CD-ROM的传输速率很低,每秒只能传送150KB字节,即最初光驱的速率为150KB/s,这就是1X(单倍速)的CD-ROM光驱。后来随着CD-ROM光驱技术的日新月异,其速率越来越快,为了区分不同速率的光驱,于是把最初的150KB/s作为基准进行衡量得到相应的倍速值。如50X的CD-ROM就是指其传输的速度是1X光驱的50倍即其速率为50×150KB/s=7500KB/s。而现在流行的DVD-ROM的速率算法也基本相同,只不过DVD-ROM的单倍速率要比CD-ROM高得多,一倍速的DVD-ROM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1358KB/s,由此我们可以算出现在流行的16倍速DVD-ROM的速度应该是1358KB/s×16=21728KB/s。
如果你指的是150mb/s和300mb/s这两种读取速率的话,差别是非常大的。速度差异很明显。

文章TAG:硬盘  读写  速度  硬盘读写速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