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F和I- TEQ表示二恶英毒性有什么区别?首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为PCDD、PCDF和共面多氯联苯制定的哺乳动物毒性当量因子(ITEF),以毒性当量(I TEQ)表示毒性含量。二恶英是如何产生的?目前我国处理生活垃圾一般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和医疗垃圾焚烧,但焚烧产生了二恶英这种对人类敏感的物质。

二恶英是怎么生成的

1、二恶英是怎么生成的

目前我国一般采用生活垃圾焚烧和医疗垃圾焚烧处理生活垃圾,但焚烧也会产生二恶英这种对人类敏感的物质。因此,有必要尽量减少二恶英的产生。二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剧毒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一个缩写。它是指两种结构和性质相似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许多同源物或异构体。全称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在我国环境标准中统称为二恶英。

表示二恶英毒性的ITEF和I TEQ的区别

每个苯环可以取代1 ~ 4个氯原子,从而形成多种异构体,包括PCDDs的75种异构体和PCDFs的135种异构体。所以二恶英包括210种化合物,非常稳定,熔点高,极不溶于水,能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是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所以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2、表示二恶英毒性的I-TEF和I- TEQ的区别?

首先采用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为PCDD、PCDF和共面多氯联苯制定的哺乳动物毒性当量因子(ITEF),以毒性当量表示毒性含量(I TEQ)。即样品中二恶英类物质的总毒性,是将样品中各种二恶英同系物的含量乘以其对应的毒性当量因子,然后相加得到的。


文章TAG:TEQTEQ  TEQ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