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腾讯市值多少亿2023

2023年,腾讯市值约为7800亿元人民币。腾讯有限公司是一家业务涵盖网络游戏、在线广告、社交媒体等多个领域的中国大型互联网科技公司。该公司于1999年7月8日正式注册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成功上市的互联网企业。目前腾讯市值高达7800亿元,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腾讯不断深化技术创新,拓展新兴市场,探索发展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更高的营收和更高的科技市值。未来,腾讯将继续拓展新的业务,并专注于建设一流的平台,打造更多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为所有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使腾讯在2023年的市值更加可观。

腾讯市值多少亿2023

2,腾讯市值蒸发超千亿美方拟禁止微信交易为何影响巨大

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当地时间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TikTok以及WeChat(微信)进行任何交易。在消息发布后,北京时间8月7日,腾讯控股(00700.HK)的股价盘中暴跌10%,市值一度蒸发超过5000亿港元。截至收盘,腾讯控股的跌幅已经收窄至5.04%,收盘价报527.5港元/股。据环球时报援引外媒报道,当地时间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两项行政命令,宣布将在45天后禁止任何美国个人或实体与TikTok以及WeChat(微信)进行任何交易,并规定将在45天后禁止两者在美国运营。在消息发布后,腾讯控股(00700.HK)的股价盘中暴跌10%,市值一度蒸发超过5000亿港元。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腾讯从2010年开始频频投资海外的游戏公司/工作室。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腾讯在过去10年至少发起了47起投资并购案,被投资的游戏公司/工作室遍布全球。今年以来,腾讯先后投资了日本的一家游戏工作室Platinum Games(白金工作室)、一家日本游戏公司Marvelous、挪威电脑游戏开发商Funcom以及美国在线游戏创作公司Roblox等。值得一提的是,腾讯在投资时几乎不插手被投资方的经营。白金工作室总裁兼CEO佐藤贤一曾表示,腾讯投资对公司独立性没有影响,将在目前的公司架构下继续运营,并将探索游戏自主发行。根据腾讯控股2019年的年报,截至2019年底,在全球前十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游戏(按日活跃用户数计算)中,有一半都是由腾讯开发的。其中,在2019年第四季度,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为302.86亿元,其中,海外游戏的收入占比约23%,约为70亿元。在2020年一季度,腾讯的网络游戏收入为372.98亿元,但并未披露海外游戏收入所占的比例。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答:“有关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在美开展商业活动,遵守美国的法律法规。美方借口国家安全,频繁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有关企业,这是赤裸裸的霸权行径,中方坚决反对。

腾讯市值蒸发超千亿美方拟禁止微信交易为何影响巨大

3,抖音市值和腾讯市值那个高

腾讯市值比抖音市值高。根据2021年最具价值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来看,腾讯占排名第一,腾讯市值达到279618亿美元,抖音排行第四,抖音市值达到38920亿美元,可看出腾讯市值比抖音市值高出七倍多。抖音和腾讯可以相互合作,互惠共赢,腾讯是出版方,应允许接入抖音开发平台,影视短视频剪辑创作是一个优质的营销场景、宣发载体,而抖音本是一个短视频创作平台,二者相互合作,一方可更好的得到影视宣传,另一方则通过剪辑短视频吸引更多的用户。腾讯为什么不是中国首富2010年1月初,腾讯市值折合约400亿美元。这一数字高于同日纳斯达克收盘时,雅虎市值的20335亿美元、ebay市值的2817亿美元,继google的市值145186亿美元之后,跃居全球网络股的亚军。腾讯市值比阿里巴巴高14万亿,阿里“差”在哪里?腾讯为什么不是中国首富腾讯不是中国首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腾讯的市值与中国首富的市值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首富的市值达到2万亿元,而腾讯的市值仅为1万亿元。二是腾讯的业务范围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领域,而中国首富的业务范围更为广泛,涉及到金融、房地产、制造业等多个领域。三是腾讯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广告收入,而中国首富的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涉及到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制造业等多个领域。当前阿里巴巴的市值为549万亿港元,腾讯的市值为688万亿港元,阿里市值不仅被腾讯反超, 而且还落后腾讯14万亿港元 ,市值仅相当于腾讯的80%。但是有意思的是,最近的四个季度业绩来看,阿里巴巴比腾讯要强不少,最近四个季度阿里的营收为5846亿人民币,腾讯同期营收为4542亿人民币;同期阿里和腾讯的净利润分别为1318亿人民币和1221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在营收上阿里比腾讯要高出1304亿人民币,净利润也高出近100亿,为何阿里的市值却比腾讯低14万亿港元? 腾讯拥有QQ和微信两大终极武器,QQ是PC互联网社交龙头,而微信是移动互联网社交龙头,微信的独立设备数量是115亿台,稳居第一位,QQ为69亿台,位居第四位;手机淘宝和支付宝分别为706亿台和705亿台。微信的设备数量是要远远高于手机淘宝和支付宝的。 微信不仅在绝对数量上高于阿里的淘宝和支付宝, 更关键的是微信的市场地位更为稳固,微信说到底是熟人社交,用户之间是强关联关系,我不可能用一个别人不用的社交软件来进行沟通,用户迁移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因为你的同事、朋友、家人、同学、合作伙伴等 社会 关系都在微信上 ,微信不是单纯的一款沟通软件,而是我们个人的整张 社会 关系网络。 所以,一旦成型后必然是绝对的垄断地位 ,不会存在所谓的还有老二、老三的生存空间,陌陌曾经要挑战微信,但是最后还是不能撼动微信,只能在陌生社交关系里面寻找生存空间,哪怕后面的探探等社交软件也同样是在陌生社交关系里面做差异化竞争,最后都会被陌陌收购。 而反过来淘宝却强敌环伺,中高端有京东在和天猫正面竞争 ,而且京东在物流上有独特的竞争力,因为是自营为主,在供应链上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虽然多样性不如阿里,但是用户体验一般是要强于天猫和淘宝的。在2015年才成立的拼多多更是后来居上,目前月度活跃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京东直追淘宝了。拼多多代表中低端,京东代表中高端,两者从两个层面分别和阿里的天猫和淘宝进行竞争。 单纯从市值上来看,目前拼多多市值达到了2200亿美元 , 京东市值达到了1500亿美元 ,两者相加为3700亿美元,而阿里巴巴目前的市值为7000亿美元,也就是说拼多多和京东的市值总和已经超过阿里巴巴集团的一般以上了。而微信的状态是“独孤求败”,陌陌的市值也不过是34亿美元。一边是独孤求败,一边是被老二和老三追赶,市场地位完全不同。 市场地位的稳固程度不同,那么就注定了未来的预期也不同 ,电商用户之间是不需要有链接的,他们仅仅需要和商户有链接就可以了,谁的体验和性价比更高,那么用户就会去哪里。用户忠诚度低是因为迁移成本低,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忠诚度高是因为迁移成本高,只要微信自己不作死将用户体验做得天怒人怨,那么是很难有社交工具能够挑战它的。 笔者一两年前就写过一篇文章分析电商和社交领域的市场空间 ,单纯从行业来看,电商能够产生更大的营收,所以阿里巴巴的营收规模超过腾讯是很正常的,如果再加上京东和拼多多那么规模还要大得多,现在光阿里一家的营收就超过了腾讯一千多亿。 阿里巴巴市值的巅峰是在2020年10月28日 ,当时阿里巴巴市值最高达到了669万亿港元,基本相当于现在腾讯的市值,而那个时候腾讯的市值才579万亿港元,和今天的阿里巴巴市值相当,三个月时间过去了,两者的市值互换了一下。阿里巴巴有京东和拼多多的竞争不是现在才有了 ,之前就有,为何市场对其估值在最近两三个月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其实这不得不说是因为支付宝, 因为支付宝是阿里的另一个“金矿”,支付宝拥有众多的 社会 服务功能,比如各种生活缴费和支付功能等等,这些服务虽然是免费的,但是对用户产生了极强的黏性,有了用户的黏性之后就可以做金融业务,比如“信用卡”业务和“贷款”业务,还有基金、保险等理财通道业务,在这些综合领域,支付宝几乎没有对手,微信也只能在支付这一单个领域和支付宝竞争。 但是随着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以及后面的整改方 向是要回归支付业务,那么蚂蚁集团未来在金融领域的作为就小多了,竞争力一下子就下来了,蚂蚁集团的估值或许要降低一大半,而阿里是持有蚂蚁集团三分之一的股份的,如果没有最近两个月的限制,蚂蚁集团已经被看成是可以和阿里和腾讯媲美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阿里在蚂蚁集团上的想象力已经穷尽了 ,剩下的就是其他业务领域,比如云计算、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比如智能电动车领域,这些领域也极具想象力,但是目前的规模小、发展阶段并不高,而且目前并未获得行业龙头的地位,短时间内也难以达到龙头的地位,只能说是行业具有想象力,但是阿里有机会。 从长期来看,阿里的淘宝和天猫,会和京东以及拼多多长期共存,谁也无法吃掉谁,因为都是差异化竞争,各自有胜点,而电商本身的属性就决定了难以形成绝对垄断的,只能是寡头并存的格局。

抖音市值和腾讯市值那个高

4,嚯腾讯再次做电商对标得物nice这次能成吗

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的宝座,在阿里巴巴与腾讯之间兜兜转转之后,最终落到了腾讯身上,按当前股价来算,腾讯市值比阿里巴巴高出近2000亿美元。按理说,风头正盛的腾讯并无近忧,但电商就是腾讯的“巨人之痛”,从拍拍网、QQ商城、QQ网购到易迅网,腾讯电商历经多次失败。 创业公司如果失败就只能彻底倒闭,但是巨头公司失败后还可以东山再起,不行再投钱、投人进行尝试。 最近,腾讯公司再次试水电商,上架潮流社区“嚯”,对标得物、nice。用户可以在App内查看潮流圈热门内容和资讯,同时还可以在潮流社区发布图文和视频,分享自己的潮品和穿搭,用户可以在“嚯”App上购物,也可以出售,嚯平台提供严格的鉴定和质检服务。 电商在中国空间巨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占整体网民的79.1%。 不过,电商的头部效应也非常明显,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平台牢牢占据电商行业头部地位,其他中小型电商的生存空间很小,头部电商所拥有的除了用户规模优势外,在供应链、支付、物流、售后、信用体系等方面也远超中小型电商平台。在几大巨头之外,腾讯这次试水电商,究竟能不能成功呢? “嚯”,是什么? 提到“潮流社区”,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若提到“潮鞋”,大部分年轻人都会秒懂。最近几年,潮鞋就像盲盒、二次元、汉服等一样,成为年轻人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文化符号,与80后、70后相比,95后、00后们面对的经济压力更小,而可支配收入相比上一代年轻的时候要多得多,因此,他们更愿意用一些具象化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潮鞋、盲盒、二次元、汉服就是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 潮鞋文化在国内流行的时间并不长,它的“出圈”是因为,从“潮鞋”到“炒鞋”,一双一两千元的潮鞋,几经转手之后,可能受到会达到四五千元,有的潮鞋甚至被炒到上万元。对于普通人来说,不就是一双运动鞋吗?就算是阿迪达斯、耐克,可能正常买下来也就一千元左右,怎么突然做了个与XXX联名之后,价格怎么就突然倍增呢? 外界对潮鞋的好奇心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潮鞋市场,原来,“万物皆可炒”是真的,鞋照样可以炒。 与潮鞋文化一同流行的还有国内发达的应用软件市场。 2015年,被称为“直男聚集地”的虎扑率先感受到了潮鞋的爆红,推出了App“毒”。2018年4月30日,图片社交应用nice进行了号称是“nice自创立以来最重要的更新”改版,产品slogan由短视频交友平台变成了“潮流看我”。 毒和nice之后,越来越多的潮鞋软件纷纷开始涌现,比如斗牛、切克、潮蛇SNAKE、UFO、get等。 艾媒公布的《2019全球及中国球鞋二级市场现状剖析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二手球鞋市场规模已达60亿美元,其中中国二手球鞋转售市场规模已超10亿美元。2019上半年,“毒APP”、“nice”、“识货”三家潮鞋交易平台融资就超过10亿元。 用户市场和资本市场都证明了潮鞋的商业价值。2020年初,“毒”App将名称变成了“得物”,在潮鞋之外,得物又拓展出了服饰、手表、美妆、家居等多个品类。 潮鞋只是这群年轻人的爱好之一,在爱好之外又凸显了他们对其他品类的兴趣爱好,得物在品类上扩张之后,并未引发用户的反感,相反,通过品类扩张而将这群用户牢牢地留在App上 。 “嚯”的推出时间稍微显晚,七麦数据显示,“嚯”iOS版上线于2012年1月15日,应用宝的信息显示,“嚯”Android版1.0.02版上线于2012年1月29日。“嚯”初级版本的slogan是“腾讯旗下潮流文化社区”,最新版中,“嚯”去掉了“腾讯”二字,变更为“年轻人的潮流文化社区”。 “嚯”的商品品类中,包括球鞋、跑鞋、休闲鞋、潮装以及潮玩,用户可以在社区内发布图片/视频类型的潮流动态。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发现,一款Nike LeBron 15XV EP“Equality”黑色款鞋售价为12999元,不过,大多数都处于“可求购”状态,仅有43码处于销售状态;一款MIKKI 下田光米奇(大号)售价达27000元。“嚯”App同样售卖腾讯QQ family旗下的商品,一款 BE@RBRICK联名积木熊公仔手办400%+100%售价为1989元。当然,“嚯”APP上也有几百元、一千元左右的鞋。 仅就商品价格而言,“嚯”的价格比得物要便宜不少,得物上一款Kobe6的鞋售价为99999元,Vlone Nike Air Force 1的鞋售价达89999元。 从产品形态来看,“嚯”与nice、得物非常相似,都是以社区聚焦潮鞋、潮玩用户群体,并有完备的产品交易闭环,用户既可以在官方平台上购物,也可以求购其他人发布的潮鞋。 腾讯这次能成吗? 尽管外界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去买一款“运动鞋”不理解,但整个中国市场的潮鞋、潮流市场已经成长起来。拓展到整个运动鞋市场来看,2018年中国运动鞋总市场规模增长了23个百分点,完成销售额423亿元。潮鞋在运动鞋中的占比并不算高。另外,潮鞋代表的是一种个性追求,在服装搭配上也被年轻人给玩了起来,因此,潮鞋市场并不会因为外界的偏见而受限。 而从潮鞋扩张到服饰、手表、美妆等品类来看,整个潮流市场的商业空间更大。不过,行业空间大,并不代表“嚯”一定能成。“嚯”的未来取决于几点: 第一,它是代表腾讯做电商的决心还是仅代表一款创新业务线的App。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嚯”App在后来版本中,将“腾讯”二字取消,某种程度上就是希望“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万一做不成的话,外界也不会与腾讯挂钩。 而如果仅仅靠“嚯”自己来做成一款电商产品,难度不小。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嚯”App目前在应用宝内的下载量仅为411次,用户只能在“腾讯”频道中的生活 娱乐 版块中找到它,在应用宝内搜索“嚯”App暂无结果。 第二,产品对上游商家的吸引力和平台对规则的控制能力。nice、得物对潮鞋市场的运营都有两三年时间,潮鞋市场看起来很容易且前景巨大,但要真想做出一套完备的商业规则,难度就非常大。 2019年5月,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转转就上线了一款潮品鉴定交易平台“切克App”,切克上线第一天GMV就超过百万,但是切克App从2020年底就开始在全网下线,App Store、华为应用市场、应用宝内均无法搜到“切克”。 光靠流量和营销没办法做成一个潮流社区App。nice、得物的背后靠的是对上游商家吸引力和平台对规则的控制能力。 潮鞋火爆背后与它的稀缺性有关,要是一款鞋子成为“烂大街”的商品,很难有更高的商品溢价,所以,大部分潮鞋都会在有意识/无意识地宣传产品限量,让这款商品成为稀缺性商品,产品越是稀缺,日后溢价的空间就会越大。 那么,对于用户来说,哪个平台能为用户提供她想要买的商品,比如Air Jodran、椰子等爆款,能买到正品的平台自然就会受到用户的追捧,而这非常考验“嚯”对上游商家的吸引力,商家是否愿意与它合作呢? 有货是一方面,对货品的控制能力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nice、得物上除了官方销售潮鞋外,用户也可以向其他人求购,平台则会提供鉴定功能,这个过程中,就很有可能出现BUG,“嚯”能否保证每个用户在平台上买到的商品都是正品呢?这背后非常需要实力。 目前几乎所有的潮鞋类App都会遇到假货泛滥、鉴定不准确、退货收取高额服务费、售后困难、虚假发货等问题,要想做到超级完备的品控,难度很大。“嚯”将来势必也会遇到类似问题,就看它怎么解决了。 回到腾讯做电商来看,“嚯”更像是来自创新业务线的产品,而并非腾讯要在电商领域大干一场的节奏。 就中国电商市场来看,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等头部电商的位置很难被撬动,nice、得物本身走的就是细分垂直市场,即使品类扩张后,也不会对前者有很强的冲击力。 另一方面,就潮鞋、潮玩等品类来看,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们显然也在加大对这块市场的重视,nice、得物的优势是在更垂直的领域内有更多的创新,比如与社区结合再形成沉淀,而电商巨头的优势在于用户规模,他们的年度活跃用户超过4亿,对于上游商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用户虽然有可能在nice、得物上购物,但也有可能在头部电商平台上购物。 潮鞋、潮玩的另一片“新天地”而二手物品交易,即潮鞋的相互流转。大部分人如果听说鞋子是别人可能穿过的,基本上会掉头就走,但潮鞋的优势在于,很多用户可能只穿过一两次,再加上商品的稀缺性,会让其他人忽略掉别人穿过这个要点,他们关注的是潮流本身,有些人就算自己买过来可能也只是收藏,此时鞋就成了一种文化符合,而不是走路用的物品。 垂直电商在中国还有未来吗?从以往母婴、数码等行业来看,垂直电商未来势必会遇到巨头的冲击,要么被收购,要么被对方用综合势能打败。目前nice、得物能量很足,但未来是否能更进一步还很难说。 人人都想做平台,但平台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考验 科技 的巨头的,还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线,“巨人之痛”其实没那么重要。

文章TAG:腾讯公司市值  腾讯市值多少亿2023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