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GI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gis是一门科学和专技术不应该理解为机器。你的问题应该描述为gis技术原理和方法应用。gis的核心原理是空间性,其在软件上包括空间位置和空间属性,技术上表现为坐标(如xyz或地理坐标)和空间拓扑描述属性。具备二个属性,使用一定的算法(gis里有特定的算法,如进行压缩的道格拉斯算法,求最优目标路径的戴克斯韦算法等)就可以完成空间分析操作,常用的有三维视域分析(就像你再电视上常看的某条道路或建筑的动态模拟过程)、立体剖面分析、dem地形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等。就说这些吧,不明白的多问问老师去图书馆看看。
物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被牢牢地打上了时空的烙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信息和地理空间位置有关。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 gis )作为获取、整理、分析和管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工具、技术和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迅猛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的来临,理论上来说,gis可以运用于现阶段任何行业。 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 gis 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从学科的角度, gis 是在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立的学科体系; 从功能上, gis 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从系统学的角度, gis 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简而言之, gis 是一个基于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 )的分析和管理空间对象的信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操作对象是地理信息系统与其它信息系统的根本区别。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经过了40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技术,并且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径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简单的说,地理信息系统就是综合处理和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

GIS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通信原理中的erfc是什么意思

1、erfc是互补误差函数。2、自变量为x的误差函数定义为:且有erf(∞)=1和erf(-x)=-erf(x)。互补误差函数erfc(x)定义为:拓展资料:误差函数的应用:高斯函数的不定积分是误差函数。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以及工程学等领域都有高斯函数的身影,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在统计学与机率论中,高斯函数是常态分布的密度函数,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它是复杂总和的有限机率分布;高斯函数是量子谐振子基态的波函数;计算化学中所用的分子轨道是名为高斯轨道的高斯函数的线性组合(参见量子化学中的基组);在数学领域,高斯函数在厄尔米特多项式的定义中起著重要作用;高斯函数与量子场论中的真空态相关;在光学以及微波系统中有高斯波束的应用;高斯函数在图像处理中用作预平滑核。
参考资料:通信原理(第6版) 樊昌信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7页
说erfc之前有必要说一下erf(误差函数)函数:erf(α)=(2/根号下派)*(exp(-z方)对z积分,积分下限是0,上限是α),误差函数从形式上很像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Φ(x),是对一个形如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做变上限积分的结果;erfc(互补误差函数):erfc(α)=(2/根号下π)*(exp(-z方)对z积分,从α积到正无穷大);可以看出erf(α)+erfc(α)=1,这也是“互补”二字的由来.
误差互补函数,对e^(-t^2)在0到x积分。数学上的表达方式而已。
说erfc之前有必要说一下erf(误差函数)函数:erf(α)=(2/根号下派)*(exp(-z方)对z积分,积分下限是0,上限是α),误差函数从形式上很像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Φ(x),是对一个形如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做变上限积分的结果; erfc(互补误差函数):erfc(α)=(2/根号下π)*(exp(-z方)对z积分,从α积到正无穷大); 可以看出erf(α)+erfc(α)=1,这也是“互补”二字的由来.
两个公式是等价的呀 一般先写出erfc然后写个=号 在转化成q函数外面差2倍 里面也差2倍 erfc(x)=2q(2x)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里面外面都有差倍数是肯定的你空间里的图我也看不见

通信原理中的erfc是什么意思

3,铵盐用奈斯勒试剂检验的原理要详细一点的

铵盐用奈斯勒试剂检验,主要是检验铵根离子,铵盐用奈斯勒试剂检验的具体原理如下:在试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钾,煮沸后将沾有奈斯勒试剂的滤纸放在试管口检测逸出气体中是否有氨气。如果没有干扰离子可以直接往试液中加入奈斯勒试剂检验。奈氏试剂检验铵离子的主要反应式为:作用后产生黄色或棕色(高浓度时)沉淀,即代表有铵根离子的存在,也就是铵盐的存在。扩展资料:奈斯勒试剂的化学性质:碘化汞钾可以和氯磺酸反应,生成四氯磺酸根合汞(II)酸钾(K2[Hg(SO3Cl)4])。铵盐的用途:1、具有强烈的杀菌和抑霉防蛀性能。2、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可用作腈纶的匀染剂。3、季铵盐分子中的两个烷基是长链烷基的产品,对各种纤维具有良好的柔软作用,能使纤维膨胀柔软,外观美观而平滑,富有良好手感,是一种常用的纤维柔软剂。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奈斯勒试剂
奈氏试剂检验铵离子的主要反应式为:2HgI4 2- + NH4+ + 4OH- = [Hg2NH2O] I (红) + 7 I- + 3H2O产生红色沉淀。  制备方法  向热浓氯化汞溶液中加入浓碘化钾溶液,直至产生的碘化汞沉淀全部溶解为止,生成碘化汞钾。过滤,再加入氢氧化钾和少量的氯化汞,冷却、稀释,便得到奈斯勒试剂。
奈氏试剂检验铵离子的主要反应式为:2HgI4 2- + NH4+ + 4OH- = [Hg2NH2O] I (红) + 7 I- + 3H2O产生红色沉淀。奈斯勒试剂是 HgI4 2- 。由KCl,HgCl2反应制得。即:HgCl2 + 2 KI = HgI2(红 棕 色) + 2KClHgI2 + 2 KI = K2[HgI4]
一、原理:1、碘化钾(KI)与氯化汞(HgCl?)反应生成红棕色沉淀。HgCl? + 2KI =HgI? (红棕色)+ 2KCl2、HgI?溶于过量的KI HgI? + 2 KI =K?[HgI4]3、加入NaOH后若有铵根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可发生如下反应NH??+[HgI?]2ˉ+4OHˉ=[Hg?ONH?]I (红棕色)+7Iˉ+3H?O二、检测方法:称取原料样品5克于100ml 烧杯中,加80ml蒸馏水,然后搅拌放置2~3分钟,过滤备用。吸取上述滤液3~5滴,放入点滴盘(或试管)中,加2~3滴的混合指示剂A液。若样品中含有铵盐,溶液会出现红棕色沉淀,可观察沉淀的量,来判断铵盐的含量。三、结论:用奈斯勒试剂可检测原料是否掺有铵盐,但还应注意其生产工艺中是否有残留铵根离子,如大米蛋白粉中有残留氨,故大米蛋白粉也呈红棕色沉淀。扩展资料:向热浓氯化汞溶液中加入浓碘化钾溶液,直至产生的碘化汞沉淀全部溶解为止,生成碘化汞钾。过滤,再加入氢氧化钾和少量的氯化汞,冷却、稀释,便得到奈斯勒试剂。制备四碘合汞(II)酸银(I):Ag?[HgI?],在45~50℃由黄色可逆地变为红色。2 AgNO? + K2[HgI?] → Ag?[HgI?]↓ + 2 KI制备四碘合汞(II)酸铜(I):Cu?[HgI?],在71℃由红色变为黑紫色。2 CuSO?+ K?[HgI?] + SO?+ 2 H?O → Cu?[HgI?] + K?SO?+ 2 H?SO?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奈斯勒试剂
奈氏试剂检验铵离子的主要反应式为:2HgI4 2- + NH4+ + 4OH- = [Hg2NH2O] I (红) + 7 I- + 3H2O产生红色沉淀。奈斯勒试剂是 HgI4 2- 。由KCl,HgCl2反应制得。即:HgCl2 + 2 KI = HgI2(红 棕 色) + 2KClHgI2 + 2 KI = K2[HgI4]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铵盐用奈斯勒试剂检验的原理要详细一点的


文章TAG:LCIA的八大原理八大  原理  工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