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众筹到底是不是骗钱的

来钱越容易的,要投资的,网络的,基本不靠谱

众筹到底是不是骗钱的

2,常见的股权众筹骗局有哪些

骗局一:保本保收益?股权债权分不清楚股权投资风险太高,如果有平台承诺“保本”、“无风险”,甚至“保证最低收益”就会让人感觉放心不少,但事实上,现在很多宣传“保本保收益”的股权众筹平台,本质就是个网贷P2P平台。骗局二:私募拆分不是福利是陷阱有些股权众筹平台上会出现类似蚂蚁金服、京东金融、乐视体育之类的明星项目,并告知是通过内部渠道认购的私募股权:“现在给平台用户发福利了只要998,你也能做阿里、京东、乐视的股东,数量有限,欲购从速……”骗局三:众筹为新三板定增, 背后风险谁知道?火热的新三板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但囿于500万的准入门槛,很多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不过,在股权众筹市场出现了变通之策……不少众筹平台推出了新三板定增的股权项目,起投额只有10万,门槛大大降低,让更多吃瓜群众也有了入场的机会。但投资人必须牢记——新三板是高风险项目,限制新三板投资者的准入门槛,是国家防范风险的措施。以众筹的方式去拆分投资金额方法,是规避风险的一种行为。但目前尚且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米小粒众筹平台
报警并且曝光,起码把违法资金给冻结,别让其他的人上当受骗,然后慢慢想办法挽回损失

常见的股权众筹骗局有哪些

3,众筹在我国发生的诈骗案例有哪些

案例一为骗取高额保险金自己剁掉手指  2008年3月至6月间,舒某为骗取保险金,先后在十余家保险公司,以本人作为被保险人,投保了保险金额达1000余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2008年10月16日,舒某买来排骨,在剁排骨时故意将自己左手食指近节指端剁断,经鉴定属七级伤残。其后,舒某到保险公司索赔保险金,因案发而未得逞。连云港灌南县人民法院以保险诈骗罪(未遂),判处舒某有期徒刑6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案例二团伙撞车骗保147万最高获刑19年2004年7月至2006年12月间,某汽车修理厂投资人李某某单独或与他人共同利用自有车辆、借用的车辆或其他车主送修、保养的车辆,虚构未发生的车辆保险事故或故意制造车辆相撞的交通事故作案94次,利用被保险人的身份或指使他人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累计骗取保险金147万余元。原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保险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4000元。案例三8名“白大褂”内外勾结作假骗保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4月,戚某某先后分别伙同扬州某卫生院4名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交通事故或夸大交通事故被害人伤情,伪造病案、虚假医疗费收据等索赔资料骗取保险赔偿金,共计作案6起,诈骗104000余元。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以保险诈骗罪判处主犯戚某某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案例四酒驾车祸顶包哥俩义气双领刑2008年2月某日晚9时许,许某某酒后驾车导致车祸。在保险公司不予赔付的情况下,为骗取保险金,许某某让表弟李某冒充事故发生时的驾驶员向保险公司报案。许某某、李某到保险公司索赔保险金,因保险公司及时发现而未得逞。徐州市云龙区人民法院以保险诈骗罪判处许某某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7万元;判处李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众筹在我国发生的诈骗案例有哪些


文章TAG:众筹  公司  骗局  揭秘  众筹公司骗局揭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