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几种类型

无线干扰一般分为同频干扰、邻频道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等。 (1)同频干扰凡是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道有用的信号的接收机造成干扰的都称为同频干扰。 (2)邻频道干扰干扰台邻频道功率落入接收邻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频道干扰。 (3)带外干扰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的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带外干扰。 (4)互调干扰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 发射机互调干扰是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部发射机,并在此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称为发射机互调干扰。 接收机互调干扰是当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下产生互调频率,互调频率落入接收机中频频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接收机互调干扰。 (5)阻塞干扰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强干扰信号的干扰,称为阻塞干扰。轻则降低接收灵敏,重则信号中断。(源自《无线电管理与使用必读》)

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几种类型

2,电机干扰如何处理

接地,加屏蔽。
阻塞干扰是指当强的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时加入接收机时,强干扰会使接收机链路的非线性器件饱和,产生非线性失真。只有有用信号,在信号过强时,也会产生振幅压缩现象,严重时会阻塞。产生阻塞的主要原因是器件的非线性,特别是引起互调、交调的多阶产物,同时接收机的动态范围受限也会引起阻塞干扰。 阻塞干扰是指接收机在接收弱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一个强干扰信号的干扰,其害处是将被干扰系统的接收机推向饱和而阻碍通信。 阻塞会导致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长时间的阻塞还可能造成接收机的永久性性能下降。 阻塞特性体现了接收机在非相邻频带和非带内频率上存在一个干扰信号时,在指定频率上接收需要信号的能力,亦即接收机抑制非邻带和非带内干扰信号的能力。 谐波干扰,是指在电网、或电路中产生的谐波对电网的干扰。 在整流回路中,输入电流的波形为不规则的矩形波,波形按傅立叶级数分解为 基波和各次 谐波,其中的 高次谐波将干扰输入 供电系统。在逆变输出回路中,输出电流信号是受pwm载波信号调制的脉冲波形,对于gtr大功率逆变元件,其pwm的载波频率为2~3khz,而igbt大功率逆变元件的pwm最高载频可达15khz。同样,输出回路电流信号也可分解为只含 正弦波的基波和其他各次谐波,而高次谐波电流对负载直接干扰。另外,高次谐波电流还通过电缆向空间 辐射, 干扰邻近电气设备。

电机干扰如何处理

3,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怎么理解形象一点

无线通信系统间的干扰主要有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杂散干扰主要是由于接收机的灵敏度不高造成的。发射机输出信号通常为大功率信号,在产生大功率信号的过程中会在发射信号的频带之外产生较高的杂散。如果杂散落入某个系统接收频段内的幅度较高,则会导致接收系统的输入信噪比降低,通信质量恶化。互调干扰是两个或多个信号作用在通信设备的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同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频率,从而对通信系统构成干扰的现象。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的互调干扰主要有发射机互调、接收机互调及外部效应引起的互调。阻塞干扰当一个较大干扰信号进入接收机前端的低噪放大器时,由于低噪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根据放大微弱信号所需要的整机增益来设定的,强干扰信号电平在超出放大器的输入动态范围后,可能将放大器推入到非线性区,导致放大器对有用的微弱信号的放大倍数降低,甚至完全抑制,从而严重影响接收机对微弱信号的放大能力,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在多系统设计时,只要保证到达接收机输入端的强干扰信号功率不超过系统指标要求的阻塞电平,系统就可以正常工作。
通信设备中某些电路的非线性,使本不该进行调制的若干信号,进行了交叉即相互调制,而产生新的频率,造成对某个有用信号的干扰.因为在移动通信中,信道的间隔是很窄的,一般为25khz(或12.5khz);同时,采用多信道共用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同一地区,同一频段的系统不止一个.这样,同一地区使用众多的信道,而移动台无处不有.因此,移动通信系统中产生互调干扰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常规通信系统.

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干扰怎么理解形象一点

4,无线电的分类

无线电按波长和频率分 长波:波长>1000M, 频率3000KHz-30 KHz 中波: 波长100M-1000M, 频率300 KHz- 3000 KHz 短波: 波长100M-10M, 频率3MHz~30MHz 超短波:波长1M-10M, 频率30MHz -300MHz, 亦称甚高频(VHF)波、米波 微波: 波长1M-1MM, 频率300MHz-300KMHz, 无线电按用途分:民用、商用、军用。 民用:一般指我们听得无线广播,一般没有这样高的波段; 商用:机场、通讯运营商使用的无线电; 军用:军事用途。
无线电干扰是指在无线电波传输过程中,一些电磁能量通过直接耦合或间接耦合方式进入接收系统或信道,导致有用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信息产生误差或丢失,甚至阻断通信的现象。 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信道干扰、邻信道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等。(1)同信道干扰:凡是无用信号的频率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并对接收同信道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称为同信道干扰;(2)邻信道干扰:干扰台(站)邻信道功率落入接收邻信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信道干扰;(3)带外干扰: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的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带外干扰;(4)互调干扰: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发射机互调干扰是指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部发射机,并在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是指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互调频率落入接收机中频频带内造成的干扰;(5)阻塞干扰:无线电设备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强干扰信号的干扰,称为阻塞干扰。阻塞干扰轻则降低接收灵敏度,重则导致通信中断。

5,谁知道无线电干扰是怎样分类的

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信道干扰、邻信道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等。(1)同信道干扰:凡是无用信号的频率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并对接收同信道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称为同信道干扰;(2)邻信道干扰:干扰台(站)邻信道功率落入接收邻信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信道干扰; (3)带外干扰: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的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带外干扰; (4)互调干扰: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发射机互调干扰是指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部发射机,并在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是指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互调频率落入接收机中频频带内造成的干扰;(5)阻塞干扰:无线电设备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强干扰信号的干扰,称为阻塞干扰。阻塞干扰轻则降低接收灵敏度,重则导致通信中断。
无线电干扰是指在无线电波传输过程中,一些电磁能量通过直接耦合或间接耦合方式进入接收系统或信道,导致有用接收信号质量下降、信息产生误差或丢失,甚至阻断通信的现象。 无线电干扰一般分为同信道干扰、邻信道干扰、带外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等。(1)同信道干扰:凡是无用信号的频率与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并对接收同信道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称为同信道干扰;(2)邻信道干扰:干扰台(站)邻信道功率落入接收邻信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邻信道干扰;(3)带外干扰:发射机的谐波或杂散辐射在接收有用信号的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称为带外干扰;(4)互调干扰:互调干扰又分为发射机互调干扰和接收机互调干扰。发射机互调干扰是指多部发射机信号落入另一部发射机,并在末级功放的非线性作用下相互调制,产生不需要的组合频率,对接收信号频率与这些组合频率相同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接收机互调干扰是指多个强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时,在接收机前端非线性电路作用下产生互调频率,互调频率落入接收机中频频带内造成的干扰;(5)阻塞干扰:无线电设备接收微弱的有用信号时,受到接收频率两旁、高频回路带内强干扰信号的干扰,称为阻塞干扰。阻塞干扰轻则降低接收灵敏度,重则导致通信中断。

6,LTE干扰有哪些如何处理

你好,TD-LTE组网干扰分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包括同频组网干扰和异频干扰,外部干扰又包括系统间干扰及其它随机干扰。 1. 系统内干扰 TD-LTE的组网包括同频和异频两种方式,对于同频组网,整个系统覆盖范围内的所有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内的用户提供服务,因此频谱效率 高。但是对各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否则会导致干扰。对于异频组网,由于频率的不同产生了一定的隔离度,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 网络干扰最小,同时由于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 1.1.同频组网 1.1.1. 小区内干扰 由于OFDM的各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小区内干扰可以通过正交性加以克服。如果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的偏移等因素造成子信道间的干扰,可以在物理层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信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到最低。因此,一般认为OFDMA系统中的小区内干扰很小。 1.1.2. 小区间干扰 对于小区间的同频干扰,可以采用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干扰随机化、干扰消除和干扰协调。干扰随机化和干扰消除是一种被动的干扰抑制技术,对网络的载干比并无影响。 干扰随机化通过比如加扰、交织,跳频、扩频、动态调度等方式,使系统在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的干扰平均化。 干扰消除利用干扰的有色特性,对干扰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即:通过UE的多个天线对空间有色干扰进行抑制。波束成形在空间维度,通过估计干扰的空间谱特性,进行多天线抗干扰合并;在频率维度,通过估计干扰的频谱特性,优化均衡参数,进行单天线抑制,如IRC。 干扰协调对小区边缘可用的时频资源作一定的限制,正交化或半正交化,是一种主动的控制干扰技术,理想的协调是分配正交的资源,但这种资源通常有限;非理想的协调可以通过控制干扰的功率,降低干扰。干扰协调主要分为静态ICIC、半静态ICIC以及动态ICIC。 静态ICIC的核心是各小区的无线资源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后固化使用。小区边缘用户使用整个可用频段的一部分,并且邻小区相互正交,用户全功率发送;小区中心用户可以使用整个可用频段,但降功率发送; 动态ICIC是在静态ICIC的基础上通过eNodeB进行实时调度,在相邻小区间协调频率资源的使用,以达到抑制干扰目的,适应小区间负载不均匀的场景;小区边缘频带扩展时需要综合考虑邻区边缘频带的情况,防止发生冲突; 1.2.异频组网 TD-LTE系统在本小区内不存在同频干扰,干扰主要来自于使用相同频率的邻小区。如果在服务小区与最相邻的小区之间保持异频,通过空间传播距离隔离同频小区,这样就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同频干扰。 异频组网中相邻小区为了降低干扰,使用不同的频率,频谱效率相对于同频要差一些,但RRM算法简单,边缘速率相对于同频组网会高一些。因此,如果采用异 频组网,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确保网络干扰最小。同时,由于受限于频带资源,所以存在着干扰控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 2. 系统间干扰 目前,TD-LTE可以使用的频段包括1880~1920MHz(F频段)、2320~2370MHz(E频段)以及2570~2620MHz(D频 段)。根据中国移动的规划,考虑到与TD-SCDMA网络共用的情况,F和D频段将用在室外,E频段将用在室内。因此在F/E频段存在与TD-SCDMA 的干扰至于在F频段与DCS1800、CDMA2000的干扰则只需要保证一定的空间隔离度可以加以抑制。 在展开分析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系统间干扰分析的几个概念: 1. 邻频干扰:如果不同的系统工作在相邻的频率,由于发射机的邻道泄漏和接收机邻道选择性的性能的限制,就会发生邻道干扰。 2. 杂散辐射:由于发射机中的功放、混频器和滤波器等器件的非线性,会在工作频带以外很宽的范围内产生辐射信号分量, 包括热噪声、谐波、寄生辐射、频率转换产物和互调产物等。当这些发射机产生的干扰信号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机的工作带内时,抬高了接收机的噪底,从而减低了 收灵敏度。 3. 互调干扰:主要是由接收机的非线性引起的,后果也是抬高底噪,降低接收灵敏度。种类包括多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发射分量与干扰源形成的互调和交调干扰。 4. 阻塞干扰:阻塞干扰并不是落在被干扰系统接收带内的,但由于干扰信号过强,超出了接收机的线性范围,导致接收机饱和而无法工作。为了防止接收机过载,收信号的功率一定要低于它的1dB压缩点。

文章TAG:阻塞  阻塞干扰  干扰  无线  阻塞干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