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电桥法测电阻比伏安法测电阻准确

伏安法测电阻所带来的误差主要来源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而且无法消除.而惠司登电桥却不会出现上述电阻的影响.电桥法的误差主要来自于不等臂电阻.而这个误差要远远小于电表的内阻.

为什么电桥法测电阻比伏安法测电阻准确

2,谁能提供一份详细的电桥法测量电阻的数据啊

电桥公式:R1*R3=R2*R4 其中R1R3并联为A R2R4并联为B A再与B串联 若R1=3 R3=4 R2=2 则R4=6 over

谁能提供一份详细的电桥法测量电阻的数据啊

3,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优点

平衡时,检流计所在支路电流为零,则有,(1)流过R1和R3的电流相同(记作I1),流过R2和R4的电流相同(记作I2)。(2)B,D两点电位相等,即UB=UD。因而有 I1R1=I2R2;三个阻值已知,便可求得第四个电阻。测量时,选择适当的电阻作为R1和R2,用一个可变电阻作为R3,令被测电阻充当R4,调节R3使电桥平衡,而且可利用高灵敏度的检流计来测零,故用电桥测电阻比用欧姆表精确。电桥不平衡时,G的电流IG与R1,R2,R3,R4有关。利用这一关系也可根据IG及三个臂的电阻值求得第四个臂的阻值,因此不平衡电桥原则上也可测量电阻。在不平衡电桥中,G应从“检流计改称为“电流计”,其作用而不是检查有无电流而是测量电流的大小。可见,不平衡电桥和平衡电桥的测量原理有原则上的区别。利用电桥还可测量一些非电学量。

惠斯通电桥法测电阻优点

4,电桥法测量电阻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判断电桥平衡

当结点间的 电势相同时 这时电桥处于平衡 四个电阻时R1XR4 = R2XR3 电流平衡即通过调节比例臂与测量臂,似的电桥的桥臂平衡,此时桥两端电位相等,通常使用桥之间接一个灵敏检流计来判断。当检流计无电流时候,桥臂间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从而计算出待检臂的电阻。当然利用此比例平很原理,也可以测量电感,电容,复合阻抗等。 以电阻比电桥为例,四个桥臂都由电阻构成。其中桥的一侧相连的两个电阻为比例臂,另一侧相连的分别为可调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当桥平衡时候,显然可调标准电阻与待测电阻的比例,与比例臂两只电阻的比例相等。 再以电流比电桥为例。利用不同电阻间当电阻两端电压相等时,电阻的比例关系与流过的电流成反比这一特性,调节被测电阻与标准电阻(其中一段相连,两只电阻的另一端之间接检流计)上流过的电流,使得电阻两端的电位一致,即两电阻的两端电压相等。测量两只电阻上的电流比例关系

5,简述电桥测量电阻的步骤

这年头,电桥都自动化了。一般直接将电阻接在测量端上电桥就会自动测量并显示数值。
通常我们所用测电阻的方法主要是伏安法和惠斯通电桥法。这些方法的测量对象是中等电阻,不适宜于低电阻(0.1ω以下)和甚高电阻(1mω以上)的测定。即使是测量中等电阻,由于所给的条件不同,也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下面将对你提出一些典型测量的设计要求。 1.需要测量一个5-10ω的未知电阻的阻值,提供的器材有:直流电源(3v左右),滑动变阻器(0-200ω),电阻箱(9999.9ω),微安表(50μa,内阻大于数千欧姆)等。 2.提供电池组(电动势约为3v),电阻箱(9999.9ω),开关等,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测量3v量程电压表的内电阻。 3.请用惠斯通电桥法测出一只微安表的内电阻,提供的器材有:干电池,开关(2只),电阻箱,滑动变阻器和单臂滑线式电桥。也许你认为,怎么少了一样重要的仪器,检验电桥平衡的检流计缺少了。这可不是疏忽。请你动动脑筋吧! 4.现有蓄电池、电流表各一个,电阻为r0的已知电阻,两个开关、导线若干,要求只用给出的器材,设计一个测定未知电阻rx的电路,并测出rx的阻值。 5.假设你屋内电路里有一只电能表(电度表),还有一只用交流220伏供电的收录机,请你设法测出一只用320伏电压供电的电炉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浮萍精灵 回答采纳率:22.7% 2008-09-18 20:44 检举 1.分压法测电阻 2.用伏安法测电阻 3.半偏法测电阻 4.替代法测电阻 5.平衡电桥法 6.电压补偿法测电阻 7.欧姆表测电阻 8.特殊方法测电阻

6,电桥法测电阻

楼主的思维还是局限在“电流从正极流出然后分流”等等情况上。对于这种复杂的电路我们就要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来列方程求解。具体过程你可以参照一下任何一本大学教材。我这里就这题解答一下。设ABC为回路L1,BCD为L2,之所以不再设ABCD回路是因为如果针对ABCD列出了方程,那么这个方程实际上就是前两个的相加。我取电流都是顺时针为正,那么如果结出负值代表电流是逆时针。BC中电流我设为B-C那么根据基尔霍夫第二方程对L1.L2有,IAB*R+IBC*RG+IAC*RX=0,IBC*R1+IDC*R2+IBC*RG=0根据基尔霍夫第一方程,IAB=IG+IBC, IBC+IDC=ICA, IAB-ICA=IDC-IBD根据这些方程,我们就可以完整的研究电路了。这些方程看似很麻烦,但是解起来很简单。我们发现,当IBC=0的时候我们是可以推出BC电视差为零的。并且IAB=IBD,IAC=ICD,这就是惠斯通电桥的原理。楼主的思路要改变,学会用基尔霍夫方程解决复杂的电路。像是一些循环的,对称的都是可以解的。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就是要,比如说你那个图r1右端是正极,电流在r1前边的那个节点分两个支路流进r1和r2,电流流经r1和r2之后,要求电压降相等,在那里连电流表就是要认定电流表g上电流为0,那条路上电流为0也就说明了r1和r2的压降相等,即u1=u3,假设rx【你左下角那个电阻是写的rx吧?看不大清楚。】是滑动变阻器,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电流表g电流为0,左上角是未知电阻r,则有r=(r1/r2)rx,若r1=r2,则r=rx。 ig=0,电流表上没有电流流过,想想看,没有电流是什么情况?一段导线上电流为0,也就是说导线两端没有电流差,即在电桥电路中电流分别经过r1和r2后,电压降压是相等的,也就是说u1=u3。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u,因此可推出ur=ux【ur是未知电阻r上的电压降,ux是滑动变阻器rx上的电压降】。 电桥电路中,只要调节到电流表g电流为0,则相当于就是并联电路,因为电流表上没电流,那条路其实就相当于没有接入电路。若电流表读数不是0,比如电流表读数i≠0,且u1>u2,即b点电势低于c点电势,电流流过r2后分路流进r与rx,而流过r1的电流也要流进r,也就是说ir=i1+i2-ix。当然,这时要算r的话就很复杂了。
电桥平衡之后,检流计中没有电流流过,B、C两点等电势,也就是说B、C两点接通和断开效果一样。另外,A、D两点电势可不会相等啊。
并不是什么电流抵消,你不要从那个角度想,还是从等势点想。你先把bc间断路,这样就是r和r1串联,rx和r2串联,然后这两部分并联。按照你的假设,u=12伏,r=8欧 r1=4欧 rx=4欧 r2等于2欧。这样,r和r1支路电流=12/(8+4)=1安;rx和r2支路电流=12/(4+2)=2A. 假设a端为电源正极,那么b点电势=bc电流*r1电阻=1*4=4V;c点电势=cd电流*r2电阻=2*2=4V。所以B、C两点电势相等,那么,即使加上BC间的灵敏电流表,也不会对电路有改变。电势差产生电流,所以应该从电势的角度考虑,所所谓电流抵消根本是无稽之谈。

文章TAG:电桥  电阻  为什么  什么  电桥法测电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