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氧化碳 排放的影响

沿海陆地被淹没,沿海大城市消失,威胁人类的文明和生存。冰河世纪,那是气温降低,和二氧化碳排放相反。二氧化碳排放会延迟冰河世纪的到来。

二氧化碳 排放的影响

2,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啊很急呢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现在用的燃料大多是天然气,以及煤石油的终产物,比如汽油之类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缓冲液在空气中二氧化碳过少时能够释放二氧化碳提供给光合作用。水是应该用来测定气体产生的,氢氧化钠是用来去掉产生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从而鉴定是否有氧气产生。

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啊很急呢

3,哪些行为会排放二氧化碳麻烦快一点

你好!排放二氧化碳的行为太多,无法一一列举,简单说吧! 工业尤其是石油化工的采油以及在生产化工产品如各种燃油、燃气、石腊、煤炭、天然气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一切工业生产(农林牧副渔)以及城市运转、人们生活、交通(各种飞机、火车、汽车等机动车)等都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在食品、卫生、工业、餐饮中、人工增雨等中的广泛应用,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 所有的燃烧过程(人为的、自然的)都会产生二氧化碳; 有机物(包括动植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粪便、腐植酸在发酵,熟化的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 所有动物(当然包括人类)在呼吸过程中,都要吸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随季节变化,春夏季来临时,植物由于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当秋冬季来临时,植物不但不进行光合作用,反而制造二氧化碳。 总之,二氧化碳的产生行为不能说是最多的,起码也是最多之一。供您参考,谢谢!

哪些行为会排放二氧化碳麻烦快一点

4,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问题是,火力发电站使用的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天然气等,燃烧后排放出混杂着氮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各种粉尘杂质的烟气,如何从这庞杂的气流中把二氧化碳揪出来绳之以法呢? 先来看看这些尾气里都有什么,它们个别的并不是污染物,比如氮气,完全是随着燃烧充氧的过程混进工厂的,处理尾气的设备奈何它不得,也不需要奈何它;大部分虽然没有温室效应,但是污染物,比如二氧化硫,危害植物叶片和人类呼吸系统,还造成酸雨,一定要用脱硫装置处理掉,当然,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很成熟了;再比如一氧化碳,是燃烧过程中氧供应不充足产生的副产品,但对生物体的毒害作用很大,还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参与者,想解决它,就需要在燃烧阶段下点功夫,多赶点氧气进去工作;另外还有一些不是气体的东西也随着气流逃了出来,比如像煤里的硫化亚铁这样不能燃烧的东西,是需要用后面的除尘装置拦截下来的;除此之外,才是温室效应的主角,二氧化碳。 要想在这一群一哄而散的乌合之众里面二氧化碳提溜出来,绳之以法,就是科学家施展拳脚的机会了。

5,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有什么措施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根据这两个指标,如中国GDP年均增长一成,五年内就需要节能六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硫六百二十多万吨、化学需氧量五百七十多万吨。这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和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到201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化学需氧量(COD)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国能源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期,能源供应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能源节约取得明显成效,能源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取得实质进步,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宏观调控、市场监管、法律法规、预警应急体系和机制得到逐步完善,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6,二氧化碳排放

是电力行业对于常规煤粉锅炉来说,产生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CO2的人为排放源多种多样,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的生产、转化和消费。电力生产是CO2的一个集中排放源,超过CO2排放总量的3O%。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01b6c0100crh5.html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人类燃烧煤、油、天然气和树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进入大气层后使地球升温,使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远远超过科学家可能勘测出来的过去16万年的全部历史纪录,而且目前尚无减缓的迹象。大气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气候变暖的根源。国际能源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几乎占全球总量的一半。调查表明,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量的23.7%。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51吨,约占全球总量的13.6%。

文章TAG:二氧化碳  氧化  碳排放  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的影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