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叫过采样

一般模数转换时会采用的,采样频率有要求,一般频率越大恢复的越好,反之亦然,我就知道这点

什么叫过采样

2,过采样的目的

改变噪声的分布,减少噪声在有用信号的带宽内,然后在通过低通滤波器滤除掉噪声,达到较好的信噪比,一般用在sigma-deltaDAC 或者ADC里面。

过采样的目的

3,单片机如何对直流实现过采样和抽取

1.ADC的输入电压范围一般很小,如0~3V,需对200V的直流输入进行分压(使用电阻分压即可)后进行采样;2. 假设你需要每500ms对电压进行一次采集,你完全可以每500ms以极快的的采样频率(如10K)对其进行多次采样(如128次),即过采样,然后对128次采集值进行滤波(如求平均数)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电压值(因为滤去了一些干扰)。

单片机如何对直流实现过采样和抽取

4,过取样和区域取样的异同

第一个是用于小型动物,比如蚯蚓一类的,第二个一般是草本植物,的面积采样。  样方法一般用来统计活动样差且物体较大的,而取样器则用来统计活动性差的小虫子。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  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土壤小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  跳蝻种群密度调查可以采取取样器取样法  它们都属于抽样调查的方法。
样方法:在若干样方中计算全部个体,以其平均值推广来估计种群整体。样方需要有代表性并随机取样。样线法:指在某个植物群落内或者穿过几个群落取一直线(用测绳、卷尺等),沿线记录此线所遇到的植物并分析群落结构的方法。与样带法相同,适于分析逐渐过渡的群落结构。一个是在一定面积上的,一个是线性的。

5,什么是过采样

过采样是使用远大于奈奎斯特采样频率的频率对输入信号进行采样。设数字音频系统原来的采样频率为fs,通常为44.1kHz或48kHz。若将采样频率提高到R×fs,R称为过采样比率,并且R>1。在这种采样的数字信号中,由于量化比特数没有改变,故总的量化噪声功率也不变,但这时量化噪声的频谱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将原来均匀分布在0 ~ fs/2频带内的量化噪声分散到了0 ~ Rfs/2的频带上。右图表示的是过采样时的量化噪声功率谱。 若R>>1,则Rfs/2就远大于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fm,这使得量化噪声大部分分布在音频频带之外的高频区域,而分布在音频频带之内的量化噪声就会相应的减少,于是,通过低通滤波器滤掉fm以上的噪声分量,就可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这时,过采样系统的最大量化信噪比为公式如右图.式中fm为音频信号的最高频率,R fs为过采样频率,n为量化比特数。从上式可以看出,在过采样时,采样频率每提高一倍,则系统的信噪比提高3dB,换言之,相当于量化比特数增加了0.5个比特。由此可看出提高过采样比率可提高A/D转换器的精度。但是单靠这种过采样方式来提高信噪比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还得结合噪声整形技术。

6,什么叫过采样率技术它的原理跟作用是什么市面上有没有运用此

采样率和比特率是音频文件质量优劣衡量的两大指标。★采样率:采样就是将模拟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的过程,采样率就是单位时间内对音频信号进行采集的次数,它以赫兹(Hz)或千赫兹(kHz)为单位。通常来说,采样率越高,单位时间内对声音采样的次数就越多,音质就越好。 MP3采样率一般是44.1kHz,即每秒要对声音进行44100次分析,记录下每次分析之间的差别。采样越高获得的声音信息也就越完整。对于CD来说,同样也是每秒44100次的采样频率,在这点上,MP3和CD是没有区别的。★比特率:另一种数字音乐压缩效率的参考指标,表示记录音频数据每秒所需要的平均比特值(比特是电脑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指一个0或者1的数),一般使用kbps为单位(全称为Kilobits per second,也就是千位/秒)。 CD音乐是以每秒1411Kb的速率记录和传输的,这样一分钟的数据就要大约10MB空间,MP3音乐一般为96~320kbps,用128kbps速率制作的MP3文件,一分钟的数据只需不到1MB的存储空间。速率越快,每秒记录的数据就越多,当然记录的音乐信息就越丰富。
仪器带宽仅仅反映了仪器的硬件特性。采样频率限制了输入信号的带宽要求。仪器带宽1mhz,采样频率200khz,如果信号带宽低于100khz,仍然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如果高于100khz,必须开启内置的防混叠滤波器,开启防混叠滤波器之后,仪器的带宽受防混叠滤波器约束,实际还是小于100khz。

文章TAG:过采样  什么  过采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