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是配合业务发展还是引领业务发展

搜一下:科技是配合业务发展还是引领业务发展
哲学问题?应该是相互的,两方面都做得到,一方面是用新科技做出产品,然后引领业务和市场,例如苹果、微软、谷歌。另外一种是业务引领技术。例如阿里巴巴用业务引领技术开发,支付宝和支付宝POS无线终端;滴滴打车和快嘀打车引领了汽车用汽车宝、行车记录仪、智能汽车等等。

科技是配合业务发展还是引领业务发展

2,由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促使企业在主营业务新型业态拓

信息化的介入有助于更有力地协调工业化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与资源始终是一个不能两全的矛盾关系。只有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或者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多样化和清洁化,才能真正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寻找出一条长远的出路。 2.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更合理地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矛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性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3.“适度信息化”有助于更科学地解决工业化与就业问题之间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人力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既注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优势。在有针对性地提高技术劳动者的素质,提供高端职业岗位的同时,要更加有的放矢地将基础性的信息技术普及到大面积的职业教育中去,提高专业化素质,提升劳动生产率,填补人们对不同的职业类型在认识上的鸿沟,更好地发挥我国特有的人力资源优势。 4.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助于更全面地协调新形势下各种不同的关系。诸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地域性不平衡,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的调整,协调不同时期、不同产业间的比重和关系,实现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问题,都需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只有走“两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够解决好这些长远性的问题。
没看懂什么意思?

由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两化融合促使企业在主营业务新型业态拓

3,银行信息科技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监管思路和工作筹划  银行监管将把握监管和指导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重点是加强机制建设,加强统筹和引导。  发布《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办法》对很多准入条件进行了删减,但对信息科技的准入标准反而有所加强,对机构设立、业务准入等都提出了明确的信息科技核准的条件。首次将首席信息官(CIO)纳入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对其任职资格制定了标准。这显示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重视,强调了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前移至准入关口的机制安排。  推动成立信息科技外包风险联合监督平台和外包合作自律组织。银监会出台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监管指引》,开展外包风险的专项治理工作,以提高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防范能力。同时,在目前外包行业整体不成熟、竞争不充分的现实情况下,要充分发挥银行和社会化的力量,一方面成立银行业外包风险联合监督平台,对外包风险进行持续性监控和现场核查,形成对外包服务业的风险管理压力,促进规范化运作,防范系统性风险发生;另一方面,推动自律承诺,接受平台监督,通过自律组织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推动银行业信息科技外包服务的规范化和行业自律,共同防范风险。  建立银行业自主可控信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银行机构、企业和大学把资源联合起来,围绕国产信息技术应用落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实施技术转移,加快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以应用和市场需求倒逼技术创新,培育国产信息技术在银行业发展应用的良性生态环境。  信息科技完善路径  守住信息安全底线。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以信息科技为基础和核心,信息安全是构建互联网金融信任体系的基石。2013年以来,银行业信息科技突发事件数量有所下降。虽然突发事件不可预知,但某些事件源起于管理疏漏,说明银行在增强内控、提高责任心方面要投入更多精力。在把握创新发展的同时,要牢牢守住信息安全底线。要着眼全局,系统性解决信息的安全问题,不能再用支离破碎的眼光对待安全问题,要系统规划,形成适合自己的管理框架,通过技术和流程,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维护全生命周期落实防范措施,推广一体化运维经验。注重时效,及时了解安全短板,弥补缺陷,加强脆弱性评估和渗透性测试,至少每年一次。计划出台《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评估规范》,用技术手段开展专业化的测试和评估。深挖风险的根源,防止其传播,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银行反复发生,甚至在同一家银行反复发生。各银行机构要提升科技风险的意识,特别是对内外部事件提高敏感度和关注度,注重日常的风险分析和评估,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协作,互通有无,互帮互助。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电信、公安等其他部门之间,要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并且要落到实处,不能空转。  开展信息科技顶层设计。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信息科技工作很多矛盾的根源在于缺乏顶层设计,无论是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运维的矛盾,还是业务和科技脱节,创新不足的问题,都源于此。面对内外部的严峻形势,我们要切实拿出银行信息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的改革措施,首当其冲的是要完成顶层设计工作,要完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落实CIO(首席信息官)制度,建立科技绩效考评机制和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同时要发挥市场的作用,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善决策机制,让科技充分参与决策,加强业务战略和科技战略的协调性,还要以整体效益最优为导向,畅通业务和科技之间的协作机制,提高决策科学性,形成业务和科技协调发展的合力。科学规划三道防线。从目前情况看,科技风险的第二道、第三道防线相对薄弱,各行要寻找差距,加强机制建设和人才培养,落实每一道防线的制度和流程,并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激发自主创新的活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从全球来看,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创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化和信息化交叉发展,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银行业信息科技人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把握机遇,通过创新驱动战略提升银行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快速发展。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理顺科技创新机制,建立科技创新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创新基金,尊重科技人员的主体创新地位,调动他们创新的积极性。要完善人才发展机制,培育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组建专业创新团队。深化科技和业务的融合,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公众需求开展创新,加快金融理念的创新、结构创新、服务产品创新,利用科技创新带动管理水平提升,推动传统业务流程优化,全面提升银行精细化的管理能力。立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的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的经验,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寻找一条切实可行的自主可控之路,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成果的管理,积极开展专利、软件著作权的申请、登记工作。  改革发展没有止境,科技创新没有尽头。银行业在牢牢守住信息安全底线、切实开展科技顶层设计、全面激发自主创新活力的总体要求下,加强科技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银行业整体竞争实力,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切实推动“自主可控、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三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使信息科技工作引领银行业走向下一个辉煌。

银行信息科技如何发挥引领作用


文章TAG:科技  业务  融合  思路  科技与业务的融合思路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