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建设一个落地的农业大数据体系

从最初的出发点,农业大数据是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气象和土地等数据集成天气、病虫害、成长监测等到种植管理计划中,并能够进行作物产量和生长趋势预测;从标准化农场的规模化和自动化产业运营的角度,农业大数据是可以结合自动化农机、IoT的智慧农业等进行辅助决策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进行农产业的产品创新和垂直市场的深入开发;通过大数据来支撑农产品的品质控制和种植生产等数据与农产品零售和食品零售的数据交换和追溯;基于大数据来进行农业的一二三产的价值链整合,谁先掌握更多的大数据谁更容易建立产业链的首发优势;通过丰富和全面的大数据来支撑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IP化;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农业的大数据而大数据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结合农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来采集、利用和算法分析,也就是要让“量”大的大数据变成“厚实”应用场景的大数据。现在的农业大数据大多是从数据源入手,比如天上的卫星遥感、地下的土地设备等,但缺少实际的农业应用场景,导致数据很难直接进行价值转化落地,农业的大数据不只是天上的、地下的能够解决,更关键是地面部队,地面推进。农机,也没有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农场或者基地,而农场和农产品的交易平台也没有完全实现,这就意味着农业大数据的道路还很漫长。
你好!据我所知有家公司专门做农业 农信通如有疑问,请追问。

如何建设一个落地的农业大数据体系

2,大数据系统体系建设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技术模型控制、适应传统管理工作需求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在得出了业务资源及关系模型和业务资源权限控制模型后,再结合机关单位办公实际,梳理传统管理工作需求,把机关单位的传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通过技术模型的形式固定了。 还有像传统的规章制度中对文件传阅控制、处理规定等,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就通过查询授权功能在技术上实现。 提炼标准模型 在创新的业务核心模型基础上,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为了保障业务核心模型的有效实现和规划,再提炼了业务标准模型。 统一数据库结构设计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通过数据标准规范,统一了各子系统的数据结构标准,从数据底层实现了标准统一,为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数据整合提供了统一结构基础。 统一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分类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通过统一各业务及应用子系统之间的系统和基础信息资源分类,实现了信息资源支撑的统一,从而为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关联相互交换提供了统一数据基础。 业务数据标准化保障了业务模型在数据层次的统一,确保了业务模型数据标准。 统一主界面布局与统一应用层次 在业务数据标准统一基础上,为了确保业务核心模型在电子技术实现后的规范和方便应用,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又创新实现了系统布局和展示层的标准,还可以为应用层次划分标准,从而方便用户对系统的规范使用。 制定设计模型 创新了业务核心模型,提炼了业务标准后,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针对各种办公业务资源,从业务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又创新制定了基于业务核心模型基础上的业务设计模型,业务设计模型的创新又在于归纳可复用各业务功能模块上面。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中,业务设计模型的创新在于提炼可复用各业务功能模块。以往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块不清晰,系统建设杂乱无章,很多建设工作重复,这不仅仅耗费了大量资金,而且不利于系统的长远发展和推广应用。 新一代电子政务系统从建设的实践中,从功能模块层提炼出了可复用的各业务功能模块,以方便系统的继续发展和建设,局部见图2
.大数据系统体系建设规划包括以下哪些内容?(多选题3分)a.采数据b.编代码c.搭平台d.建模型 正确答案是:a.采数据b.编代码c.搭平台d.建模型

大数据系统体系建设规划包括哪些内容

3,互联网农业究竟怎么做

最简单的就是在京东、淘宝上卖农产品;更进一步就是自己做移动商城、APP;再进一步则是土地租赁模式;
生产方面要深入推进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按照全系统、全要素全过程理念深入实施国家物联网试验示范工程,推广适宜农业、方便农民的傻瓜技术装备,经营方面加快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利益驱动机制,投入研发农村电子商务创新、统筹。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电子商务的协调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休闲观光农业电子商务这是农业部具体的有实施计划的重要方面。管理方面要抓紧农业大数据工程,建立数据互通共享机制,消除信息孤岛,做到数据公开开放,挖掘大数据的价值。服务方面大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入户,扩大12316覆盖范围和使用用户,丰富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服务的内容。接下来从农业部的网站和中国农业信息网为大家分享一些数据:1、每日的点击率是700万到800万人次,甚至于达到一千万。它是覆盖全世界158个国家,英日俄韩四种语言,这些为我们今后做宣传服务。2、农业部的网站较为权威,各个司局给农业部的网站提供一手信息,想要互动需出权利清单。农业部的网站是一个网站集群,是部省市县农业网的网站集群,现在我们沉淀了516万个关键词,4.2万个来源访问渠道,总的数据量超过10t,我们的数据,能达到五秒钟刷新一次。3、12316是三省市联动服务平台。目前平台已经覆盖了98%的省市,各个省的实名制用户都是百万级,中央实名用户是22.3万,每天发送的彩信达三千多万条,服务对象是各省平台上的70万农计员,其中有5万管理人员,这都是每天要提供的服务,目前中央平台已经汇聚13个省数据资源。4、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移动客户端是着力打造掌上农业部,现在已有十多个移动应用产品,它整体体系跟农业部网站是一样的。具体到农业电商方面,农业部已经做了以下的几项工作:1、出台指导文件。制定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明确农业部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目标等。2、培育示范典型。2015年示范基地,认定了电子商务企业12个,希望下次评选新农人也名列其中。3、做好主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希望可以与新农商学院有效对接,这个培训连接合作社、有关企业以及新型主体开展。4、开展县域农业电子商务的地点工作,为电商发展提供规划、咨询、推广和资源对接以及专家服务等。5、电商服务试点。6、建设中国农产品促销平台,平台在这个月末上线试运行,到时会下发通知,而且完全是公益服务,为大家提供好平台。将出口和入口变成一个汇聚口,也是农产品品牌宣传权威发布窗口。7、成立全国农业信息化联盟,建立政产学研沟通交流和协同工作机制,申请加入联盟的单位是2500多家,加盟人数超过6万人。2016年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推进1、组织千禧对接。根据农业部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专项行动的通知》,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电商平台对接的专项活动。2、基于12316平台,进一步集中平台、聚集资源、集约服务、集群商务,开展升级建设探索新应用,目前正在抓试点,一张图、一政通、一网通、一号通、一卡通等等。3、继续开展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工程以12316的服务基础为依托。以乡村、村级信息服务农业建设为着力点,现在有十个省市22个县已经开展试点,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和培训体验,在“十三五”期间覆盖55.8万个行政村。4、落实互联网+三农保险行动计划,是农业部信息中心和中航安盟保险公司的一项战略合作,推动政、保、银、企、社、站六方大协作,同时通过两站合一,两元一体推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融合发展。5、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系列行动计划。继续加强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和网上平台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进一步引导支持新农人创业创新。

互联网农业究竟怎么做


文章TAG:农业  大数据  数据  数据平台  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