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算平方面积不成形的怎样算准

用网格法,数格子,不够一个的试着估计一下。。。

算平方面积不成形的怎样算准

2,word里怎么画网格

文件 页面设置 文档网格 绘图网格 勾选 在屏幕上显示网格线 选择相应的间隔 确定
画什么样的网格?

word里怎么画网格

3,怎么计算一片叶子的面积

给你三个计算方法1、网格法.最常用最笨的办法.2、面积-重量关系法.将叶子重量称出,再在叶子上剪下一块已知面积的叶片,称其重量.由重量比和面积比相等的关系求出整叶面积.不想破坏叶子也可用其它材料(如纸)代替.需要电光天平,但精确.3、图形替代法.将叶形描出,以简单几何图形(三角、半椭圆、长方形等)替代计算.方法简单但结果粗略.
楼上的应该说一说网格法怎么用
给你三个计算方法1、网格法。最常用最笨的办法。2、面积-重量关系法。将叶子重量称出,再在叶子上剪下一块已知面积的叶片,称其重量。由重量比和面积比相等的关系求出整叶面积。不想破坏叶子也可用其它材料(如纸)代替。需要电光天平,但精确。3、图形替代法。将叶形描出,以简单几何图形(三角、半椭圆、长方形等)替代计算。方法简单但结果粗略。

怎么计算一片叶子的面积

4,鸟瞰图怎么画

原发布者:风落凌一、鸟瞰图鸟瞰图是视点高于建筑物的透视图,多用于表达某一区域的建筑群或园林总平面的规划,对于这类鸟瞰图通常采用网格法来绘制。本节介绍的鸟瞰图是建立在画面仍然垂直于基面,只是提高视平线的情况下所作的透视图。 如前所述提高视平线也应增加视距,否则图形会出现失真。实际画图时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控制图形中的失真。如图8-70所示是水平面上正方形网格的透视,以两灭点M1和M2的连线为直径画圆,凡与圆周相接或超出圆周的透视正方形都是失真的,最近角点出现≤90°的夹角,这不符合视觉印象。圆周内透视正方形最近角虽然大于90°,但许多正方形的透视看起来也是厂失真的,其中愈偏离主视线的透视正方形看起来也愈失真,在主点:到灭点的中点划两条铅垂的双点划线,它们与灭点圆周的范围称为允许误差的范围。试验表明:在这个允许的范围内。能保证与视觉的一致性并满足设计要求。在此范围内先定最近角点0°,过0°画一条水平线作为基线。(一)一点透视鸟瞰图如图8-71(a)所示的总平面图,建筑、树木、道路的方向各不相同,也不规则时,可用一点透视方格网来绘制鸟瞰图。(1)在总平面图上,先定位置适当的画面ox,按选定的方格宽度画出正方形网格,使一组网格线平行于画面,另一组网格线垂直于画面,如图8-71(a)所示.(2)在图纸上画视平线并选定主点s′位置,在s′的一侧设置距点,即正方形对角线的灭点Md。按选定的视高画基线o′x′,在o′x′上定出垂直于画面的格线的迹
根据透视原理,用高视点透视法从高处某一点俯视地面起伏绘制成的立体图。它就象从高处鸟瞰制图区,比平面图更有真实感。视线与水平线有一俯角,图上各要素一般都根据透视投影规则来描绘,其特点为近大远小,近明远暗。如直角坐标网,东西向横线的平行间隔逐渐缩小,南北向的纵线交会于地平线上一点(灭点),网格中的水系、地貌、地物也按上述规则变化。鸟瞰图可运用各种立体表示手段,表达地理景观等内容,可根据需要选择最理想的府视角度和适宜比例绘制。其中块状鸟瞰图不仅可表示地形,而且可看到前侧、左侧或右侧的地壳截面,可表示地质基础与地形的关系,并能揭示喀斯特地区地下溶洞的结构等。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用3d比较好,如果你CAD好的话,就更好了,用cad+3d,用起来会很方便的, maya和天正很不错的.不防试试. 接下来你要渲染,这里推荐lightscape.它很不错. 因为考虑到你做的是公园鸟瞰图,后期用PS(photoshop)不错.别的软件无法与之媲美(你要有这方面的素材就更好了。)。

5,栽树怎么放线

栽植树的定点放线 转自: 全球花木网 照图施工的技术关键是准确地将图上位置落实到地面上,其中包括高程。 一、定点放线基本做法 (1)基准线定位法 一般选用道路交叉点、中心线、建筑外墙角、规则型广场和水池等建筑的边线。这些点和线一般都是相对固定的,是一些有特征的点和线。利用简单的直线丈量方法和三角形角度交会法即可将设计的每一行树木栽植点的中心线和每一株树的栽植点测设到绿化地面上。 (2)平板仪定点放线 测量基点准确的公园绿地可用平板仪定点,测设范围较大,即依据基点将单株位置及连片的范围线按设计图依次定出,并钉木桩标明,木桩上写清树种、棵数。图板方位必须与实际相吻合。在测站位置上,首先要完成仪器的对中、整平、方向三项作业,然后将图纸固定在小平板上。一人测绘,两人量距。在确定方位后量出该标定点到测站点距离,即可钉桩。如此可标出若干有特征的点和线。必须注意的是,在实测30多个立尺点后应检查图板定向是否有变动,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平板仪定点主要用于面积大,场区没有或少有明确标志物的工地。也可先用平板仪来确定若干控制标志物,定基线、基点,在使用简单的基准线法进行西部放线,以减少工作量。 (3)网格法 网格法适用范围大、地势较为平坦的且无或少明确标志物的公园绿地。对于在自然地形并按自然式配置树木的情况,树木栽植定点放线常采用坐标方格网法。其做法是,按照比例在设计图上和现场分别画出距离相等的方格(20mX20m最好),定点时先在设计图上量好树木对其放歌的纵横坐标距离,再按比例定出现场相应方格的位置、钉木桩或撒灰线标明。如此地上就具有了较准确的基线或基点。依此在用简单基准线法进行细部放线,导出目的物位置。 (4)交会法 适用范围较小、现场内建筑物或其他标记与设计图相符的绿地,以建筑物的两个固定位置为依据,根据设计图上与该亮点的距离相交会,定出植树位置。 (5)支距法 适用范围更小、就近具有明显标志物的现场。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如树木中心点到道路中心线或路牙线的垂直距离,用皮尺拉直角即可完成。在要求净度不高的施工及叫粗放的作业中都可用此法。 二、测设技术要求 (1)平面位置确定后必须作明显标志,孤立树可钉木桩、写明树种、刨坑规格。树丛界限要用白灰线划清范围,线圈内钉一个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号,然后用目测的方法决定单株小点位置,并用灰点标明。目测定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树种、数量符合设计图 B.树种位置注意层次,中心高、边缘低或由高渐低的倾斜树冠线。 C.树林内注意配置自然,切记呆板,尤以避免平均分布,距离相等、林静的几棵树不要成机械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2)需要标高的测点应在木桩上标上高程 三、几种放线做法 (一)独植乔木栽植点放线 放线时首先选一些已知基线或基点为依据,用交会法或支距法确定独植树中心点,即为独植树种植点。 (二)丛植乔木栽植点放线 根据树木配置的疏密程度,先按一定比例相应地在设计图及现场画出方格,作为控制点和线,在线现场按相应的方格用支距法分别定出丛植树的诸点位置,用钉桩或白灰标明。 (三)路树栽植点放线 在已完成路基、路牙的施工现场,即已有明确标志物条件下采用支距法进行路树定点。一般是按设计断面定点,在有路牙的道路上以路牙为依据,没有卤鸭的则应找出准确的道路中心线,并以之为定点的依据,然后采用钢尺定出行位,大约10株钉一木桩作为行位控制标记,然后采用白灰点标出单株位置。若道路和栽植树为一弧线,如道路交叉口,放线时则应从弧线的开始至末尾以路牙或中心线为准在实地画弧,在弧上按株距定点。 由于道路绿化与市政、交通、沿途单位、居民等关系密切,植树位置除依据规划设计部门的配合协议外,定点后还应请设计售货员验点。在定点时遇下列情况也要留出适当距离(数据仅供参考)。 (1)遇道路急转弯时,在弯的内侧应留出50M的空档不栽树,以免妨碍视线。 (2)交叉路口各边30M内不栽树。 (3)公路与铁路交叉口50M内不栽树。
点动成线

6,方格网法施工步骤

方格网法。将场地划分为边长10—40m的正方形方格网,通常以20m居多。再将场地设计标高和自然地面标高分别标注在方格角上,场地设计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的差值即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挖或填),习惯以“+”号表示填方,“-”表示挖方。将施工高度标注于角点上,然后分别计算每一方格地填挖土方量,并算出场地边坡的土方量。将挖方区(或填方区)所有方格计算的土方量和边坡土方量汇总,即得场地挖方量和填方量的总土方量。 为了解整个场地的挖填区域分布状态,计算前应先确定“零线”的位置。零线即挖方区与填方区的分界线,在该线上的施工高度为零。零线的确定方法是:在相邻角点施工高度为一挖一填的方格边线上,用插入法求出零点的位置,将各相邻的零点连接起来即为零线。零线确定后,便可进行土方量计算。方格中土方时的计算有两种方法,即四角棱柱体和三角棱柱体法。 ①四角棱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方格四个角点全部为填或全部为挖,其挖方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h4)/4 式中:h1、h2、h3、h4—方格四然点挖或填的施工高度,均取绝对值,m; a—方格边长。 方格四个角点中,部分是挖方、部分是填方时,其挖方或填方体积分别为: V1、2=a2/4×[h12/(h1+h4)+h22/(h2+h3)] V3、4=a2/4×[h32/(h2+h3)+h42/(h1+h4)] 方格中三个角点为挖方(或填方)另一角点为填方时(或挖方)时,其填方部分的土方量为: V4=a2h43/6(h1+h4)(h3+h4) 其挖方部分土方量为: V1、2、3=a2(2h1+h2+2h3-h4)/6+V4 ②三角棱柱体的体积计算方法。计算时先顺地形等高线将各个方格划分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点的填挖施工高度用h1、h2、h3表示。当三角形三个角点全部为挖或全部为填时,其挖填方体积为: V=a2(h1+h2+h3)/6 式中:a—方格边长,m; 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用绝对值代入,m。 三角形三个角点有填有挖时,零线将三角形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底面为三角形的锥体,一个是底面为四边形的楔体,其锥体部分体积为: V锥=a2h33/6(h1+h3)(h2+h3) 楔形部分的体积为: V楔=a2/6[h33/(h1+h3)(h2+h3)-h3+h2+h1] 式中:h1、h2、h3—三角形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取绝对值,m。其中h3指的是锥体顶点的施工高度
方格网法适用于地形变化连续的地形情况,方格网法计算土方量,其操作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步: (1) 输入地形图:首先要有数字化的地形图(有三维标高),如果等高线没有三维高程,可以使用【地形数据录入转换】→【普通线→地形等高线】功能来输入三维标高,如果离散点只是文字,可以使用【地形数据录入转换】→【属性图元→离散点】功能将文字转成离散点。然后使用【地形计算处理】→【地形等高线离散化】将等高线离散化。 (2) 绘制区域范围:使用【绘制区域】绘制出要计算土方的区域范围。 (3) 划分区块:使用【划分区块】功能将区域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区块。 (4) 布置方格网:使用【自动布置方格网】绘制出方格网。方格网的大小可以自己输入,另外可以倾斜布置。 (5) 采集自然标高:使用【采集自然标高】功能采集出每一个方格点的自然标高。 (6) 设计标高:设计标高可以采用【采集设计标高】、【优化设计标高】或【输入设计标高】等功能来获得。 (7) 如果要进行边坡的计算,可以使用【绘制边坡】功能。 (8) 绘制土方零线。 (9) 计算土方量:使用【计算方格网土方量】功能来计算土方量。 (10) 汇总土方量:最后用【土方列汇总】和【土方量统计表】来统计土方量。
测量总长和总宽——平均分成纵横方格(按照地形的复杂程度可分为10米、15米、20米等尺寸的方格)——测量所有方格四个角的高程并做好记录——计算每个方格的挖填量——计算出总的挖填量。
你是要施工网络图吧

文章TAG:网格  网格法  平方  方面  网格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