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叫dead time

就是死区时间,死区时间是PWM输出时,为了使H桥或半H桥的上下管不会因为开关速度问题发生同时导通而设置的一个保护时段。通常也指pwm响应时间。   由于IGBT(绝缘栅极型功率管)等功率器件都存在一定的结电容,所以会造成器件导通关断的延迟现象。一般在设计电路时已尽量降低该影响,比如尽量提高控制极驱动电压电流,设置结电容释放回路等。为了使IGBT工作可靠,避免由于关断延迟效应造成上下桥臂直通,有必要设置死区时间,也就是上下桥臂同时关断时间。

什么叫dead time

2,死区时间到底是如何算得的求助非常感谢

DBTCONA的第2-4位是定时器频率设置 000 cpu频率/1 001 cpu频率/2 。。。。110 cpu频率/32假如2-4位设置为100,那么定时频率就是150/16M。所需要的死区时间是1.6us,那么150/16*1.6=15 就是你要设置的定时周期,也就是DBTCONA的第8-11位。所以DBTCONA可以设置为:0x0ef0
你好!不是的,PWM波的周期是载波的周期,是调制波正弦波周期的N倍(N为载波比)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也就是说,我用三角波做载波,那么DSP所产生的PWM波的周期是三角波的周期?它等于正弦波周期的N倍?

死区时间到底是如何算得的求助非常感谢

3,数字存储示波器为什么会产生死区时间

数字示波器是一个典型的“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这样的系统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前端数据采集用ADC的输出数据吞吐量比后端数字信号处理系统(FPGA/DSP/专用ASIC)的处理能力大一到两个数量级,这就意味着后端无法“实时”处理前端输出的数据,从而形成“死区”时间。例如:数字示波器的ADC采样率为100MSa/S,即每秒输出100M个数据,但后续数字信号处理器每秒处理、显示波形的能力只能达到10M点(假设取前0.1S的数据),那么每秒就丢掉了90M个点(假设丢掉了后0.9S的数据)。这个示波器的死区时间即为90%。
模拟的示波器是办不到的,时间太长,数字示波器的波形录制还可以,但是不是太精确。可以用数据采集仪,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数字存储示波器为什么会产生死区时间

4,什么是死区时间

死区时间是PWM输出时,为了使H桥或半H桥的上下管不会因为开关速度问题发生同时导通而设置的一个保护时段。通常也指pwm响应时间。   由于IGBT(绝缘栅极型功率管)等功率器件都存在一定的结电容,所以会造成器件导通关断的延迟现象。一般在设计电路时已尽量降低该影响,比如尽量提高控制极驱动电压电流,设置结电容释放回路等。为了使igbt工作可靠,避免由于关断延迟效应造成上下桥臂直通,有必要设置死区时间,也就是上下桥臂同时关断时间。死区时间可有效地避免延迟效应所造成的一个桥臂未完全关断,而另一桥臂又处于导通状态,避免直通炸模块。   死区时间大,模块工作更加可靠,但会带来输出波形的失真及降低输出效率。死区时间小,输出波形要好一些,只是会降低可靠性,一般为us级。一般来说死区时间是不可以改变的,只取决于功率元件制作工艺!   死区时间是指控制不到的时间域。在变频器里一般是指功率器件输出电压、电流的“0”区,在传动控制里一般是指电机正反向转换电压、电流的过零时间。死区时间当然越小越好。但是所以设置死区时间,是为了安全。因此又不可没有。最佳的设置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越小越好。以不炸功率管、输出不短路为目的。

5,如何计算示波器的死区时间

就要先说说示波器的工作流程,首先是触发,然后是波形采集、存储、处理,最后是波形显示。在存储、处理、显示的这段时间里,示波器是不采集信号的,属于示波器盲区,也就是死区时间。
计算示波器的死区时间的方法: 1、死区时间的大小影响着遗漏信号的多少,也决定了捕获异常信号概率的大小。 2、在相同的时基档位下,zds2024 plus有效采样时间为23.1%,普通示波器有效采样时间为0.2%,相当于在1s内zds2024 plus采集231ms,而普通示波器仅仅采集了20ms,相差20倍以上。 3、波形刷新率越高,死区时间就越短,捕获异常信号的概率就越高;波形刷新率越低,死区时间就越长,捕获异常信号的概率就越小。 4、数据采集过程和数据信号处理的过程属于串行关系,无法同时时进行运作,也就是采集过程无法实时的处理数据,所以若波形刷新率低,则在信号采集过程中可能导致漏掉关键的异常信号,给调试工程师一个错误的判断,无法将故障检测出来,大大延长调试时间,降低调试效率。死区时间是数字示波器与生俱来的缺陷,没有办法消除,但是可以尽量的减小。 5、死区时间与波形刷新率息息有关,要减少死区时间,必须增大波形刷新率,zds2024 plus示波器具有330kwfm/s的波形刷新率,让异常信号一览无余,zds4054 plus示波器具有1mwfm/s的波形刷新率,可以更快更可靠的查找故障,缩短故障排查所需要的时间。 数字示波器捕获信号的过程是典型的“采集-处理-采集-处理”过程。 死区时间(处理时间):是示波器对采样存储回来的数字信号进行测量运算,显示等处理的过程。

6,请问什么叫做死区

死区时间是指开关电源推挽输出的两边都不导通的那段时间称为死区时间。
1、正向性外加正向电压时,在正向特性的起始部分,正向电压很小,不足以克服PN结内电场的阻挡作用,正向电流几乎为零,这一段称为死区
死区无线电波对通信,勘探等具有重要意义。在通信中,通常要根据无线电波的频率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来使接收信号最强也最稳定。目前常用的无线电波的波长范围从几个毫米到几万米,传播方式大体有以下四种:1. 天波,即由反射点经由电离层反射到达接收点的无线电波。2. 地波,是由发射点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无线电波,由于地球表面障碍物的吸收与反射,它还适宜于长距离传播。3. 空间波,即由高空发射直接到达高空接收点的无线电波,由于地球反射而直接到达接收点的无线电波也属于空间波。4. 散射波,是由发射点发出经由对流层或电离层的散射而到达接收点的无线电波。通常广播、电视信号都采用地波与天波。天波是经电离层反射而到达地面接收站的,电波被电离层反射的,在电波频率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入射角较大的电波才可能被反射回到地面。因此,当天线角度一定时,只有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外,才能接收到天波,如下图所示。另外,地波传播时,由于地面障碍物的吸收与反射,将会很快衰减掉,也即只有在离发射台某一距离之内才能接受到地波,这样在某个区域范围内,将会既收不到地波,又收不到天波,这个地带就成了无线电波到不了的地区,称为“死区”。“死区”的形成如果无线电波是均匀地从发射台向各个方向辐射的,沿各个方向传播的情况基本相同,则这个“死区”将是一个以发射台为中心的环形区域。“死区”的大小与无线电波辐射功率、辐射仰角(辐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大小,电离层电离密度及无线电波的频率都有关。辐射功率大时,地波传播距离大,“死区”范围就变小;无线电波频率加大时,电离层可以反射仰角大的无线电波,同时地面对无线电波的吸收减小。若电波频率很低,辐射仰角很大时,就有可能使“死区”消失,这时你可以在无线电波到达的整个范围内接收到无线电信号了。

文章TAG:死区时间  什么叫dead  time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