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感抗容抗公式的推导过程

Rl=jwL Rc=1/jwC

感抗容抗公式的推导过程

2,感抗和容抗公式

电感Xl=WL 电容Xc=1/WC
感抗x=2πfl π=3.14 f=频率 l=电感量 容抗xc=1/2πfc π=3.14 f=频率 c=电容量

感抗和容抗公式

3,感抗与容抗

感抗 jwL , 容抗 -jwC.都是U=Z*I,其中U和I为相量。Z>0,表示感抗,Z<0,表示容抗。
电感线圈对直流无效,所以感抗为0,而交流电路里那个电容多少总有些容抗吧,这不就答案出来了?

感抗与容抗

4,谐振电路的谐振时的感抗容抗怎样算

1.6666开根号再乘以1000取近似值就是1290至于为什么单位换算1pf=1*(10的-12次方)F1uF=1*(10的-6次方)H
并非如此。在串联谐振中的定义是:感抗=容抗,而向量型式下的感抗与容抗符号相反,互相抵消,此时电路的等效阻抗最小,电流最大,就称为谐振,此时的电源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又称为电压谐振,此时电容与电感两端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压的q倍,电容与电感的存储的能量总和固定,但却不总是相等的。

5,容抗 阻抗的计算公式

阻抗是一个统称,对电感是感抗,对电容是容抗。 感抗 XL = wL ,容抗 XC = 1/wC 。 意义以及又来,我只以感抗来说明。容抗你自己分析吧。 意义: w反应频率,频率越大,感抗越大,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越大。所以,电感是通直流,阻交流的。 对于直流电,电感相当于导线。 来历: 感应电动势 E = - L*di/dt ,电感上的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的负值为 u = -E = L*di/dt 。正弦交流电流 i = Im*sin(wt +β),将其带入得到 u = L*Im*w*cos(wt +β) ,所以,u的最大值 Um = wL*Im 得到 wL = Um/Im 。所以 wL 是个电阻的量纲。称作是感抗,反应了电感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一个和频率有关的量。 对于电容是用电容上电流 i = C*du/dt ,u = Um*sin(wt +β)类似展开推理。

6,有关自感现象以及感抗容抗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电容量大,交流电容易通过电容,说明电容量大,电容的阻碍作用小;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容易通过电容,说明频率高,电容的阻碍作用也小。实验证明,容抗和电容成反比,和频率也成反比。如果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电感量大,交流电难以通过线圈,说明电感量大,电感的阻碍作用大;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难以通过线圈,说明频率高,电感的阻碍作用也大。实验证明,感抗和电感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如果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电容量大,交流电容易通过电容,说明电容量大,电容的阻碍作用小;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容易通过电容,说明频率高,电容的阻碍作用也小。实验证明,容抗和电容成反比,和频率也成反比。如果容抗用XC表示,电容用C(F)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c=1/2πfc 容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电容C,就可以用上式把容抗计算出来。 线圈的电感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这个阻碍叫做感抗。电感量大,交流电难以通过线圈,说明电感量大,电感的阻碍作用大;交流电的频率高,交流电也难以通过线圈,说明频率高,电感的阻碍作用也大。实验证明,感抗和电感成正比,和频率也成正比。如果感抗用XL表示,电感用L(H)表示,频率用f(Hz)表示,那么XL=2πfL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电信1班?呵呵,我也在做这道题,结果就给你提问的这道题搜出来了。一个字都没变哦,让我更怀疑你是不是我同学! 上个回答,显然不能用来我们的答题,我自己已经做出来了:电阻(值)r与电导g均为电阻的物理量,其中g= 1/r;感抗与感纳均为电感的物理量,两者呈倒数关系;容抗与容纳均为电容的物理量,两者呈倒数关系;电感的感抗与电容的容抗均为电抗;电感的感纳与电容的容纳均为电纳;电抗与电纳呈倒数关系;阻抗包括电阻(值)、感抗、容抗;导纳包括电导、感纳、容纳;阻抗与导纳呈倒数关系;可以这样说,阻与导是倒数关系,抗与纳是倒数关系。这个回答能给我嘛?真诚期待中,huangyanhu,认识嘛?

文章TAG:容抗和感抗公式  感抗容抗公式的推导过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