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断路器跳闸线圈和合闸线圈的区别谢谢

断路器跳闸线圈是用来下口故障分离断路器的,受线路短路电流控制跳闸。断路器合闸线圈是用来启动断路器的,由外部施加电压吸合。

断路器跳闸线圈和合闸线圈的区别谢谢

2,什么是跳闸回路和合闸回路

合闸回路与分闸回路使用一个电源一般是直流220v.合闸按钮及合闸条件并联(如DCS、计算机指令等)后串接开关(断路器)的位置接点(通常是行程开关等),接着串接开关本身的辅助接点(断路器自带的转换开关)再串接合闸线圈构成合闸回路。分闸回路接分闸按钮与分闸条件(继电保护、热工、压力、温度等等一切保护条件)并联后串接开关自带辅助接点(常开接点,合闸回路反之)后接分闸线圈。以上叙述即为开关的合闸、跳闸回路。 请参考厂家提供的二次控制接线图。

什么是跳闸回路和合闸回路

3,真空断路器的分励线圈和合闸线圈

1楼正解,辅助触点其实就是配合真空泡的动作而动作的,合闸的时候,所有常开辅助触点都吸合,所有常闭辅助触点都断开,分闸情况反过来
弹簧操作机构的真空断路器,合闸操作电流不同开关差别也挺大,220v电压的线圈,一般0.5a~3a吧。
分励线圈是用来跳闸的 合闸线圈是用来合闸的 合闸线圈吸合所有的常开都闭合,所有的常闭都断开 分励线圈吸合后(跳闸)所有的常开都断开,所有的常闭都闭合

真空断路器的分励线圈和合闸线圈

4,断路器的跳闸线圈与合闸线圈

作用 跳闸线圈 使开关分闸 合闸线圈 使开关合闸 工作原理 各个厂家原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通过得电后 线圈动作 击打开关机构 使机构过门,通过机构联动,使触头分开或合上 这个你先要明白两个概念 电气合闸和机械合闸 电气合闸:外加二次电源至分合闸线圈上,通过操作电气按钮去实现开关本体的分合闸 (操作柜子上的红绿按钮,使开关分合闸即为电气合闸),电气合闸的出现使的远程操作开关成为可能。比如现在在电脑上的操作,使开关分合闸。 理解了电气合闸,便可以区分什么是机械合闸。机械合闸不需要分合闸线圈,仅仅通过手动操作开关本体上的分合闸按钮即可实现分合闸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机械力的存在。详细的牵涉到开关机构的设计原理,有兴趣自己可以研究下。 因此仅仅就断路器本身而言,不需要安装跳闸线圈和合闸线圈。但现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安装,这个牵涉到的内容和原因就比较多了。不一一细说了。

5,断路器合闸线圈容易烧

分闸线圈烧毁的原因  1.分闸电磁铁机械故障。线圈松动造成断路器分闸时电磁铁位移,使铁心卡涩,造成线圈烧毁;或由于铁心的活动行程短,当接通分闸回路电源时,铁心顶不开脱扣机构使线圈长时间通电而烧毁。  2.断路器拒分。控制回路正常时,断路器出现拒分的故障均为连杆机构问题,如顶点调整不当,使断路器分闸铁心顶杆的力度不能使机构及时脱扣;或由于防护闭锁机构未动作,致使线圈过载,造成分闸线圈烧毁。  3.辅助开关分闸状态的行程调整不当。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应调整辅助开关使其在分闸状态的行程范围内。然而,在调整断路器开距和超行程等参数时,断路器分闸的初始状态未做相应的调整,将导致辅助开关不能正常切换分闸回路,而使分闸线圈烧毁。  4.分闸控制回路辅助开关触点使用不当。当断路器合闸时间极短,远小于断路器的分闸时间时,断路器未来得及脱扣就已合闸到位,此时延时触点的延时作用将失去意义。相反,该延时触点在分闸过程中,由于辅助开关动静触头绝缘间隙较小,经常出现拉弧现象,将使辅助开关的触头烧毁,继而引起分闸线圈烧毁。  5.保护控制装置故障。分闸指令是由保护控制装置发出的,若装置内的分闸继电器有故障,或分闸控制回路辅助开关触点动作行程较大,造成分闸指令不能及时退出,就会使分闸线圈长时间带电而烧毁。  6.分闸回路电阻偏大。分闸线圈回路绝缘降低,或是控制回路线径过小造成电阻偏大,使得分闸控制回路电压降较大,导致电压达不到线圈分闸动作的值,使分闸线圈长时间带电烧毁。  防止分闸线圈烧毁的措施  1.将分闸回路的延时动合触点改接为一对动合触点,经常检查辅助开关的触点及辅助开关的拐臂螺丝,正确调整辅助开关的位置,使辅助开关与断路器分合闸位置正确、有效地配合。  2.固定好分闸线圈,经常检查分闸线圈的铁心有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7623531无卡涩。  3.保护控制装置发出的分闸指令时间,既要能够使分闸线圈工作,又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退出分闸指令。  4.在每年的检修工作中,应正确调整好断路器的连杆机构,经常检查断路器的自由脱扣是否正常,低电压动作试验时,是否能在额定电压的30%~65%间可靠跳闸。
现在江阴江工电器有一种防烧自保护分合闸电磁铁。能解决上述问题,在分合闸电磁铁长期通电后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分合闸电磁铁烧毁。而且可以复使用,实现了开断路器的智能化和免维护。
作用跳闸线圈 使开关分闸合闸线圈 使开关合闸工作原理各个厂家原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 通过得电后 线圈动作 击打开关机构 使机构过门,通过机构联动,使触头分开或合上这个你先要明白两个概念 电气合闸和机械合闸电气合闸:外加二次电源至分合闸线圈上,通过操作电气按钮去实现开关本体的分合闸 (操作柜子上的红绿按钮,使开关分合闸即为电气合闸),电气合闸的出现使的远程操作开关成为可能。比如现在在电脑上的操作,使开关分合闸。理解了电气合闸,便可以区分什么是机械合闸。机械合闸不需要分合闸线圈,仅仅通过手动操作开关本体上的分合闸按钮即可实现分合闸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机械力的存在。详细的牵涉到开关机构的设计原理,有兴趣自己可以研究下。因此仅仅就断路器本身而言,不需要安装跳闸线圈和合闸线圈。但现在实际的应用中,往往安装,这个牵涉到的内容和原因就比较多了。不一一细说了。
断路器合分闸线圈容易2113烧主要原因为线圈长时间带电,即回路设计时没有在合分闸线圈前5261串联断路器的常开常闭接点,其状态为合分闸动作完成后,线圈没4102有断电释放,依然处于吸合而烧毁线圈;其1653二为控制电压不够,线圈所产生的动力不足以触动操作机构而使线圈回频繁长时间处于吸合状态烧毁线圈。总之,只要选型匹配没有问题,线圈烧毁不答外乎上述两种情况。
工作电压不够 正常电压是70--110%Ue断路器机构不灵活或者卡死 线圈长时间通电 必然烧毁合分闸线圈都是短时工作制,线圈长时间通电就会烧毁

6,永磁机构是什么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作为控制、保护元件的中压断路器必须能切断额定电流,开断关合短路电流,开合各种空载和负荷电路。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中压断路器必须能及时可靠地分合动静触头,这要借助于操作机构来完成。因此,操作机构的工作性能和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中压断路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近年来,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操作机构—永磁机构。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工作时主要运动部件只有一个,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备受关注。对操作机构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作为控制、保护元件的中压断路器必须能切断额定电流,开断关合短路电流,开合各种空载和负荷电路。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中压断路器必须能及时可靠地分合动静触头,这要借助于操作机构来完成。因此,操作机构的工作性能和质量优劣,直接决定了中压断路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近年来,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操作机构—永磁机构。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工作时主要运动部件只有一个,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因此备受关注。2 对操作机构的要求2.1 合闸电力系统正常工作时,通过操作机构关合断路器,这时电路中流过的是工作电流,由于工作电流一般在400A以下,电流较小,关合较容易。但是当电网发生短路事故时,电路中的短路电流可达40kA,甚至更大。断路器承受的电动力可达几千牛以上,操作机构必须克服如此巨大的电动力,才能关合断路器。2.2 保持合闸为了缩小断路器整体尺寸和降低能耗,合闸线圈被设计成短时工作制,只允许在很短的时间内通以合闸电流,若通电时间过长,会烧毁合闸线圈。这就要求操作机构在合闸线圈失电后,仍能将断路器保持在合闸位置。2.3 分闸断路器分闸意味着要开断电路,要出现电弧,开断的电流越大,电弧愈难熄灭,工作条件愈严酷。当发生短路故障时,短路电流比正常负荷电流大得多,由于系统发生短路时,系统电路表现为电感性电路,所以当交流电流过零,断路器动静触头分开瞬间,动静触头间的电压不能突变,会出现瞬态恢复电压。为了达到分断电路的目的,操作机构必须提供一定的分闸速度,尤其是刚分速度。3 永磁机构的构成及动作原理传统的操作机构有弹簧操作机构和电磁操作机构。弹簧操作机构由弹簧储能、合闸、保持合闸和分闸几个部分组成。优点是不需要大功率的电源,缺点是结构复杂,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可靠性较难保证。电磁操作机构结构较简单,但结构笨重,合闸线圈消耗功率很大。在借鉴了以上两种操作机构的优缺点的基础上,永磁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它由永久磁铁、合闸线圈和分闸线圈组成,现以ABB公司的VM1真空断路器所配的永磁机构为例进行说明。图1 带永磁机构的真空断路器VMl单相剖面图1.转轴;2.接近开关;3.合闸线圈;4.永久磁铁;5.动铁芯;6.分闸线圈;7.手动解锁机构图2 磁场分布图(a)分闸位置; (b)临界位置, (c)合闸位置如图2a所示,当断路器处于分闸位置时,动铁芯处于上部,动铁芯与上部的静铁芯之间间隙较小,相对应的磁阻也较小,而动铁芯与下部的静铁芯之间间隙较大,相对应的磁阻也较大,故永久磁铁所形成的磁力线大部分集中在上部,从而产生很大的向上吸引力,将动铁芯紧紧地吸附在上面。如图2b所示,当断路器要合闸时,合闸线圈通过合闸电流,产生感应磁场,该磁场对动铁芯产生向下的吸引力,随着合闸电流的增大,该向下的吸引力由小变大,当合闸电流到达某一临界值时,动铁芯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开始向下运动。如图2c所示,当动铁芯到达下部时,永久磁铁和合闸线圈两者产生的磁场将动铁芯牢牢地吸附在下部。几秒钟以后,合闸电流消失,此时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将动铁芯保持在下部位置。至此,断路器完成合闸操作。基于同样的原理,当分闸线圈得电后,动铁芯向上运动,同样由永久磁铁将它保持在分闸位置。由以上动作原理可知,永久磁铁与分合闸线圈相配合,较好地解决了合闸时需要大功率能量的问题,因为永久磁铁可以提供磁场能量,作为合闸之用,合闸线圈所需提供的能量便相对可以减少,这就使我们可以减小合闸线圈的尺寸和工作电流。4 永磁机构的控制部分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图3 水磁机构的控制部分框图1.合分闸线圈;2.储能电容器;3.电源模块;4.电力半导体5.接近开关;6.开关按钮和指示单元LOGIC;控制器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允许一定波动范围,输出电压则稳定在80V,这就避免了系统低电压或过电压时断路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储能电容器用于储存能量,当合分闸时,它向合闸线圈或分闸线圈提供高达2600W的脉冲电能,使断路器完成合分闸操作。每次放电后,它能在10s内被重新充电。晶体管和晶闸管等电力半导体用于分合闸电流的控制。当分合闸线圈突然失电时,由于分合闸线圈属电感性元件,电流不能突变,会产生过电压,这时采用续流二极管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控制器由可编程元件FPGA组成,可以说FPGA是整个控制部分的灵魂。通过设定的预置程序,我们实现储能电容充电恒压,过充电截压保护,就地合分闸和远方合分闸,合分闸遥信输出,与电力系统自动综合保护联合实施各种保护合闸和重合闸操作等功能。5 现状与展望永磁机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有一些不足,最显著的缺陷是储能电容器的质量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永磁机构必将走向成熟,在中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如同真空断路器取代少油断路器一样。http://baike.baidu.com/view/1619306.htm
一、提问者的名词“电磁接触器”有误,应更正为《传统交流接触器》或《电磁铁》。 二、永磁交流接触器的革新技术特点是用永磁式驱动机构取代了传统的电磁铁驱动机构,即利用永久磁铁与微电子模块组成的控制装置,置换了传统产品中的电磁装置,运行中无工作电流,仅有微弱信号电流(0.8-1.5ma)。 三、永磁交流接触器与传统交流接触器相比,永磁交流接触器有以下无可比拟的优点:1.节能;2.无噪音;3.无温升;4.触头不振颤;5.寿命长,可靠性高;6.防电磁干扰。

文章TAG:合闸线圈  断路器  跳闸  跳闸线圈  合闸线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