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te中的pucch p0值怎么理解

pucch功率和功率控制的一个参数,nominal0功率参数
同问。。。

lte中的pucch p0值怎么理解

2,LTE中pusch与pucch有什么不同

可以说完全不同时频位置,主要功能,运行的模式等,可以简单理解为pucch主要任务是承载上行方向上的控制信息,pusch是主要承载上行数据流量。

LTE中pusch与pucch有什么不同

3,lte的pucch占用哪个时隙

根据PUCCH的格式不同,模式1/1a/1b可以有18个,模式2/2a/2b可以有12个。协议上我没找到。你自己可以看下。应该和CAZAC的偏移有关。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lte的pucch占用哪个时隙

4,tdlte的pucch干扰都怎么引起的

第一,系统内,设备的射频部分有问题第二,外部干扰
互调–互调特性也是接收机的特性之一,指接收机接收到两个或以上具有特定频率的强信号时产生组合频率产物而引起的干扰。阻塞–由于接收滤波器的不理想,接收滤波器并不会完全抑制掉带外信号,所以会接收到一定强度的带外信号,如果带外信号足够强,则接收滤波器将会接收到足够强的带外信号,从而引起干扰。–阻塞干扰与接收机特性有关,需要在被干扰系统上安装滤波器抑制阻塞干扰。 杂散–由于发射滤波器的不理想,发射机带外的泄漏、谐波发射、寄生发射、互调产物、以及变频产物落入到其它系统带内,引起其它系统底噪抬升,从而引起灵敏度恶化的一种干扰。–需要在干扰系统上安装滤波器抑制杂散干扰。

5,LTE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支持哪些格式各种格式适用于什么情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LTE中主要有如下的格式:   Format 1:用于终端上行发送调度请求,基站侧仅需检测是否存在这样的发送   Format 1a/1b:用于终端上行发送ACK/NAK(1比特或2比特)   Format 1在系统L3信令配置给Schedule Request的资源上传输;format 1a/1b在与下行PDCCH CCE相对应的PUCCH ACK/NAK资源上传输;当SR和上行ACK/NAK需要同时传输时,在L3信令配置给SR的资源上传输上行ACK/NAK。PUCCH上传输上行ACK占用的资源由RB ID,frequency domain CDM code (ZC cyclic shift) 和time domain CDM code (orthogonal cover).确定   Format 2:用于发送上行CQI反馈(编码后20比特),数据经过UE specific的加扰之后,进行QPSK调制   Format 2a:用于发送上行CQI反馈(编码后20比特)+1比特的ACK/NAK信息,进行BPSK调制   Format 2b:用于发送上行CQI反馈(编码后20比特)+2比特的ACK/NAK信息,采用QPSK调制

6,pucch容量计算包括哪些部分

TD-LTE系统中有六个下行物理信道和三个上行物理信道,只有共享信道用于业务数据的传输,其余都视为系统的控制信息。计算吞吐量的关键在于能否精确地找出系统的控制信息。由于上下行物理信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此计算时需要对上行和下行分别进行考虑。 在系统不传MBSFN子帧和位置参考信号、上行不使用虚拟MIMO技术[4]且探测参考信号只在UpPTS里传输的条件下,本文分别给出了TD-LTE系统下行吞吐量和上行吞吐量计算方法。 2.1 下行吞吐量计算方法 TD-LTE系统下行吞吐量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资源单元(RE)个数、调制方式、编码效率、空间复用的层数和帧长。前三者的乘积表示单个数据流时PDSCH上承载的比特数。由于LTE采用了MIMO技术,可发送多个数据流,因此还需要将上述比特数与空间复用的层数相乘,得到系统中PDSCH实际承载的比特数。将其除以帧长,即可得到系统吞吐量。 根据文献[3]中各下行物理信道的说明,本文归纳总结出TD-LTE系统下行吞吐量计算方法: (1) 式中,Throughput_dl表示系统下行吞吐量;S表示空间复用的层数;NPDSCH表示PDSCH占用的RE数,由(2)式给出;Mode表示调制方式;Rate表示编码效率;Length表示一个无线帧的长度。 TD-LTE下行有五个物理信道,只有PDSCH用于业务数据的传输。因此,在总的下行资源中,除去控制信息占用的资源,即为PDSCH占用的资源。其计算方法如下: (2) 式中,PDL表示无线帧内下行子帧占用的RE数,由(3)式给出;Qnormal表示常规子帧内下行控制信息占用的RE数,由(4)式给出;Vspecial表示特殊子帧内控制信息占用的RE数,由(5)式给出。 P的大小与RB个数、子载波数、下行子帧个数、特殊子帧个数及一个子帧内的符号数有关,计算方法如下: (3) 式中,B表示一个PRB对内的符号个数;表示一个RB内子载波的个数;m和n分别表示在确定的帧配置下,无线帧中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的个数;NRB表示RB个数。由于特殊子帧中DwPTS用于下行数据的传输,因此计算时将特殊子帧视为下行子帧。 下行控制信息的计算是吞吐量计算的关键。只有准确地定义出下行控制信息,得到的系统吞吐量才精确。因为将特殊子帧视为下行子帧,所以计算下行控制信息时需要对下行子帧和特殊子帧分别进行计算。 下行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物理广播信道(PBCH)、辅同步信号(SS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RS)、UE专用参考信号(UE-RS)以及空符号。计算方法如下: (4) 当采用常规CP时,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和物理HARQ指示信道(PHICH)只在所有下行子帧中的第一个符号上传输,因此,PDCCH占用的资源包含这两者在内。式中的空符号出现在PSS、SSS和PBCH中。为了简化计算,这里将所有的空符号合并。 特殊子帧中的控制信息包括:主同步信号(PSS)、PDCCH、Cell-RS和UE-RS。为了简化计算,将GP和UpPTS视为控制信息。计算方法如下: (5) 由式(1)~(5),可精确地计算出TD-LTE系统下行吞吐量Throughput_dl。 下行吞吐量计算方法中,式(3)、(4)、(5)是核心部分。式(4)和式(5)计算下行控制信息时,全面考虑了系统中存在的额外开销,使得计算结果精确;式(3)将TD-LTE的帧结构引入吞吐量的计算:通过对系统的帧配置进行选择,即可确定m和n,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帧配置下系统的吞吐量。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TD-LTE系统支持7种不同的帧配置,只有对每种配置下系统所能提供的吞吐量进行分析,才能更合理地选择小区的帧配置。   2.2 上行吞吐量计算方法 上行吞吐量的计算方法与下行类似,主要区别在于控制信息。根据文献[3]中各上行物理信道的说明,本文归纳总结出TD-LTE系统上行吞吐量计算方法。其过程与下行相同,不再赘述。上行吞吐量计算方法如下: (6) 式中,Throughput_ul表示系统上行吞吐量;NPUSCH表示PUSCH占用的RE数,由(7)式给出;其余参数含义与(1)式相同。 (7) 式中,P表示无线帧中上行子帧占用的RE数,由(8)式给出;Q表示无线帧内上行控制信息占用的RE数,由(9)式给出。由于特殊子帧中的UpPTS不用于上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因此式中不需要考虑特殊子帧。 (8) 式中,m表示在确定的系统帧配置下,无线帧中上行子帧的个数;其余参数与(3)式相同。 上行控制信息Q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中的解调参考信号(PUSCH-DRS)和PUCCH中的解调参考信号(PUCCH-DRS)。计算方法如下: (9) PUSCH-DRS的符号个数固定为2。由于PUCCH-DRS在PUCCH中传输,因此计算时PUCCH占用的资源时包含PUCCH-DRS在内。 由式(6)~(9),即可精确地计算出TD-LTE系统上行吞吐量Throughput_ul。 根据上述方法,当采用各种不同系统参数配置时(如带宽、CP类型、帧配置、调制方式等),可以方便精确地计算出系统的上下行吞吐量,为不同系统参数配置下的容量规划提供参照和依据。 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公认的TD-LTE系统吞吐量计算方法,因此需要对该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文章TAG:lte  怎么  理解  pucch  p0值怎么理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