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办公设备与现代办公自动化的关系如何?

办公设备是基础。办公自动化是建立在设备和通信逐步自动化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发展基础上的综合技术。办公自动化是办公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实现办公的科学化、自动化和电子化。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

/图片-60年代初期需求动态50年代:市场竞争,资源利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主要特点:这一阶段主要是单机自动化阶段,主要特点是:各种单机自动化加工设备出现,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发展。典型业绩和产品:带硬件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的需求动力:加剧的市场竞争要求产品更新快、质量高,并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降低劳动强度。

5、结合当前办公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论述开展办公自动化的意义。

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管理和办公活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引起了各级领导、管理学者和技术人员的普遍重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微电子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办公室也开始了一场以自动化为重要内容的“办公革命”,又称“管理革命”,其目标是借助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提高。

涉及系统工程、行为科学、管理学、人机工程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和计算机、通信、自动化等支撑技术,属于复杂的大系统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社会朝着物质文明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向大步迈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体力劳动领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的古老劳动模式。

6、简述办公自动化的三个主要发展方向

本文通过分析自动化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现状和发展、人力资源的供求关系,进而探讨自动化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现在绝大多数工科院校都开设自动化或自动化相关专业。虽然现在的招生情况不如一些热门专业,但可以说还是红红火火的。这里讨论的问题是,该专业目前的招生规模能否满足四年后甚至更晚的社会发展需要,是否有进一步扩招的必要。

明确自动化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根据目前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的介绍,总的描述是:培养电气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等广泛领域的工程技术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从事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等领域的系统分析与决策。

7、工厂自动化的发展史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使用分布式测量仪器和控制装置来自动调节单个参数,而不是传统的人工操作。20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将检测和控制仪器集中在中央控制室,在车间实施集中控制。一些工厂和企业初步实现了仪表化和局部自动化。现阶段的过程控制系统大多是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被控变量主要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四个参数。

消除或减少对生产过程的干扰和影响。过程控制系统采用的方法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频率法和轨迹法,主要解决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恒值控制和综合控制问题,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厂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在自动化仪表方面,大量使用了单元组合仪表,为了满足定型、灵活和多功能的要求,组合仪表也出现以满足结合模拟和逻辑法则的更复杂控制系统的需要。与此同时。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自动化  办公  设备  现状  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