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和街堤距离保护差不多,一个是测量三相短路的保护,一个是测量单相接地的保护

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

2,什么是相间距离什么是接地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候电压、电流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接地距离就是反映单相故障时候的阻抗值,所以一般反映单相故障相间距离就是反映相间出现故障时候的阻抗值,所以反映相间故障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时候电压、电流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而工作的保护。接地距离就是反映单相故障时候的阻抗值,所以一般反映单相故障相间距离就是反映相间出现故障时候的阻抗值,所以反映相间故障

什么是相间距离什么是接地距离保护

3,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高频闭锁距离保护与高频闭锁方向保护的构成和原理相似,即把后者的负序功率方向元件换成了方向阻抗继电器。还可以认为是在距离保护的基础上加设高频部分。因此该保护能瞬时切除被保护线路上任何一点的故障,而当发生外部故障时,利用距离保护本身的特点,可按不同的时限动作,起到后备保护的作用。另外当高频保护部分故障或退出时,距离保护仍能继续工作 。但当距离保护故障或退出时,高频保护部分不能独立运行。它的起动元件是利用距离保护的起动元件。但除采用负序起动元件时不受系统振荡的影响外,采用其它起动元件均受此影响。另外,保护受串联补偿电容器的影响较大,电压回路断线时可能误动。

高频闭锁距离保护及其特点是什么

4,继电保护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反应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地点之间的距离(或阻抗)。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间的一种保护装置。该装置的主要元件为距离(阻抗)继电器,它可根据其端子上所加的电压和电流测知保护安装处至短路点间的阻抗值,此阻抗称为继电器的测量阻抗。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近时,其测量阻抗小,动作时间短;当短路点距保护安装处远时,其测量阻抗增大,动作时间增长,这样就保证了保护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线路。 用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阻抗)构成的继电保护,又称阻抗保护,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距离保护分为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等。 距离保护分的动作行为反映保护安装处到短路点距离的远近。与电流保护和电压保护相比,距离保护的性能受系统运行方式的影响较小。
1、距离保护如何反映距离:书中讲的都是具体的保护逻辑理论,实际上现在距离保护都是微机保护,也就是通过微处理器采集测量点的电压、电流、角度(相位)等,然后通过嵌入式程序来判断是否发生故障。正常情况时:电压/电流=负荷阻抗,阻抗值较大,阻抗角较小(一般不超过25°);故障情况时:电压/电流=线路阻抗,阻抗值较小(因为故障电流较大,电压又被拉低),阻抗角较大(比如75°)。通过以上情况就可以区分线路处于正常状态还是故障状态,以确定距离保护是否动作。一般微机保护的定值里都可以设置全线路的阻抗大小,以及线路全长,故障时通过比较测得的阻抗与全线路阻抗所占百分比,即可估算故障点的距离。2、目前市场上的型号:比如长园深瑞(原深圳南瑞)的prs-753、prs-701、prs-702线路保护;南瑞继保的rcs-901、rcs-902等等;上述产品均为微机型线路保护装置。

5,三段式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是指利用阻抗元件来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阻抗元件的阻抗值是接入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U/I=Z,也就是短路点至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因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成正比,所以叫距离保护或阻抗保护。具体来说有那段保护来动作就要看故障发生在线路的那部分了(也就是说取决于故障电流的大小,因为在线路的不同部分短路电流大小不同,越靠近电源侧短路电流就越大)当在线路首段发上短路时,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就会动作,因为这套保护的时间理论上为零,而限时电流保护和定时限过流保护带一定的时间延迟,虽说三个保护都有短路电流流过而且都达到了保护的启动值,但一段保护的无时限特性就决定了要由他来跳开断路器。
具体来说有那段保护来动作就要看故障发生在线路的那部分了(也就是说取决于故障电流的大小,因为在线路的不同部分短路电流大小不同,越靠近电源侧短路电流就越大)当在线路首段发上短路时,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就会动作,因为这套保护的时间理论上为零,而限时电流保护和定时限过流保护带一定的时间延迟,虽说三个保护都有短路电流流过而且都达到了保护的启动值,但一段保护的无时限特性就决定了要由他来跳开断路器。一段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来说是保护本线路的50%以上,如果在这范围呢,都有他来动作。当故障发生在一段保护的范围外时,短路电流就不足于启动无时限保护,只能启动二三段保护,而二三段保护都有时限,二段保护是定时限比三段保护的时间短,这时就要又二段保护来动作跳开断路器了,二段保护的保护范围一般为本线路的大部分,但要不超过下一线路的无时限保护。三段保护一般是作为相邻线路的后背保护,所以其启动电流最小。他的保护范围是本线路的全长并延伸到下一线路。
距离保护有类似的性质,三段按照阻抗值和时间相互配的原则,一段保护本线路全场的80%,二段保护全长及下一线路的一部分,三段保护下一线路全全长,作为下一线路的远后备。
分析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整定方法,它与三段式电流保护有何异同

6,线路三段距离保护距离分配如何定

相间和接地距离继电器为姆欧继电器,由正序电压极化,因而有较大的测量故障过渡电阻的能力。当用于短线路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测量过渡电阻的能力,还可将第1、2段阻抗特性向第ⅰ象限偏移。当正序极化电压较高时,由正序电压极化的距离继电器有很好的方向性;当正序电压下降至一门槛值以下时,则由正序电压记忆量极化,并且在继电器动作前使动作范围向正向偏移,因而母线三相故障时继电器不会失去方向性;继电器动作后改为动作范围向反向偏移,保证正方向三相故障继电器动作后一直保持到故障切除。同时,第3段继电器动作范围始终向反向偏移,因而三相短路时第3段稳态特性包含原点,不存在电压死区。a)记忆状态距离继电器特性距离继电器的测量方法分二种,以三相相电压的大小来区分,当三相相电压均小于门槛值时,判断为近距离三相故障,进入记忆状态距离继电器程序,因为这时只可能有三相短路和系统振荡两种情况。系统振荡由振荡闭锁回路区分,这里只需考虑三相短路。三相短路时,一般情况下各相间阻抗一样,但为了保证母线故障转换至线路构成三相故障时仍能快速切除故障,对三相阻抗均进行计算,任一相动作跳闸时认为三相故障。记忆状态距离继电器动作原理如下:工作电压: 极化电压: 比相方程: (1)这里: 下标op:工作电压下标p:极化电压为整定阻抗下标m为记忆故障前电压为正序电压正方向故障时的,如图2所示,有:图2在记忆作用消失前: 因此, 代入式(1)并整理得:设故障线母线电压与系统电势同相位 ,其暂态动作特性如图3。图3测量阻抗 在复平面上的动作边界为 至 连线为直径的圆。当 不为零(与故障前负荷有关)时,将是以 到 连线为弦的圆,特性将向第ⅰ或第ⅱ象限偏移。图中动作后包含原点表明正向出口经或不经过渡电阻故障时都能正确动作,并不表示反方向故障时会误动作。反方向故障时的动作特性必须以反方向故障为前提导出。图4图4是反方向故障的计算用图,反方向故障时有:在记忆作用消失前: 因此, 代入式(1)并整理得:图5的动作边界为以 与 连线为直径的圆,如图5,当 在圆内时动作,实际上 处在第ⅲ象限,可见,继电器有明确的方向性,不可能误判方向。以上的结论是在记忆电压消失以前成立,即继电器的动作特性是暂态动作特性。当记忆电压消失后,则:正方向故障时: 反方向故障时: 于是正方向故障时: 反方向故障时: 可见,正方向故障时 的动作边界和反方向故障时 的动作边界相同(如图6),继电器的动作边界经过原点,因此,母线和出口故障时,继电器处于动作边界。图6为了保证母线故障,特别是经弧光电阻三相故障时不会误动,对1、2段距离继电器设置了门坎电压,其幅值取最大弧光压降。同时,当1、2段距离继电器暂态动作后,将继电器的门坎倒置,相当于将特性圆包含原点,以保证继电器动作后能保持到故障切除。为了保证第3段距离继电器的后备性能,第3段距离元件的门坎电压总倒置的,因此,其特性包含原点。b)非记忆状态相间距离继电器特性非记忆状态第3段相间距离继电器比较如下工作电压和极化电压的相位:工作电压: 极化电压: 式中 继电器的极化电压采用正序电压,不带记忆。对相间故障,其正序电压基本保留了故障前电压的相位,故障相的动作特性如图3和图5,继电器有很好的方向性。三相短路时,由于极化电压无记忆作用,其动作特性为一过原点的圆,如图6。但近处三相短路时由记忆状态距离继电器测量,因此,这里既不存在死区也不存在母线故障失去方向性的问题。非记忆状态1、2段相间距离继电器由二部分组成:a) 由正序电压极化的方向阻抗继电器工作电压: 极化电压: 这里1、2段的极化电压较第3段增加了一个偏移角 ,其作用也同样是为了在短线路使用时增加允许弧光电阻的能力,如图7所示。 的值可取0°~30°。图7b) 防超越电抗继电器工作电压: 极化电压: 为参考阻抗。正方向故障时,参照图2,有:因此,其比相方程转化为:即:当 时,该继电器为与 轴平行的电抗继电器特性,实际上可取 ~ ,因此,该电抗特性下倾 ~ (图7),能有效地防止送电端的保护受对侧助增而使过渡电阻呈容性时的超越。以上方向阻抗与电抗继电器两部分结合,扩大了在短线上使用时允许过渡电阻的能力。(1) 振荡开放元件装置的振荡闭锁分三个部分,任意一个动作开放保护。i) 在起动元件动作起始160ms以内其动作条件是,起动元件开放瞬间,若按躲过最大负荷整定的三相过流元件不动作或动作时间尚不到10ms,则将振荡闭锁开放160ms。因此,该元件在正常运行突然发生故障时立即开放160ms,当系统振荡时,三相过流元件先动作,其后再有故障时,该元件已被闭锁,另外当区外故障或操作后160ms再有故障时也被闭锁。ii) 不对称故障开放元件:不对称故障时,振荡闭锁回路还可由不对称分量元件开放,该元件的动作判据为: (4)以上判据成立的依据是:a) 系统振荡或振荡又区外故障时不开放系统振荡时, , 接近于零,式(4)不开放是容易实现的。振荡同时区外故障时,相间和接地阻抗继电器都会动作,这时式(4)不应开放。这种情况考虑的前题是系统振荡中心位于装置的保护范围内。对短线路,必须在系统角180°时继电器才可能动作,这时线路附近电压很低,外部短路时的故障分量很小,因此,容易取 值以满足式(4)不开放的条件。对长线路,区外故障时,故障点故障前电压较高,有较大的故障分量,因此,式(4)的不利条件是长线路在电源附近故障时。不过这时线路上零序电流分配系数较低,短路电流小于振荡电流,因此,仍很容易以最不利的系统方式验算 的取值。本装置中 的取值是根据最不利的系统条件下,振荡又区外故障时振荡闭锁不开放为条件验算,并留有相当裕度的。b) 区内不对称故障时振闭开放当系统正常发生区内不对称相间故障时,将有较大的负序分量,这时式(4)左侧大于右侧,振荡闭锁开放。当系统振荡伴随区内故障时,如果短路时刻发生在系统电势角未摆开时,振荡闭锁将立即开放。如果短路时刻发生在系统电势角已摆开状态,则振荡闭锁将在系统角逐步减少时开放。因此,采用不对称分量元件开放振荡闭锁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甚至系统已经发生振荡的情况下,发生区内不对称故障时瞬时开放振荡闭锁以切除故障,振荡或振荡又区外故障时则可靠闭锁保护。iii) 对称故障开放元件:在起动元件开放160ms以后或系统振荡过程中,如发生三相故障,则上述二项开放措施均不能开放保护,本装置中另设置了专门的振荡判别元件,其测量振荡中心电压: ; 是正序电压电流的夹角, 为正序电压。由图9,设两侧等效电势有效值相同,系统等效阻抗为纯电抗,在系统正常运行或系统振荡时, 恰好反应振荡中心的正序电压。图9在三相短路时,电压方程为: ,其中 为弧光电阻上的压降,如果忽略系统联系阻抗中的电阻分量 ,则 。弧光电阻上的压降不大于 ,与故障电流大小无关。实际上系统阻抗中的电阻不等于零,可进行角度补偿,如图10所示。设线路阻抗角为 ,补偿角 ,设 ,用 代替 ,从图10中可见, , ,由于 角较小(约为5~15°), 与 很接近,因此 可反应弧光压降。图10本装置采用的动作判据分二部分:a) ,延时150ms开放。实际系统中,三相短路时故障电阻仅为弧光电阻,弧光电阻上压降的幅值不大于 ,因此,三相短路时,该幅值判据满足,为了保证振荡时不误开放,其延时应保证躲过振荡中心电压在该范围内的最长时间。振荡中心电压为 时,系统角为171°,振荡中心电压为 时,系统角为183.5°,按最大振荡周期3s计,振荡中心在该区间停留时间为104ms。装置中取延时150ms己有足够的裕度。b) ,延时500ms开放。该判据作为判据a)的后备,以保证任何三相故障情况下保护不可能拒动。时,系统角为151°, 时,系统角为191.5°,按最大振荡周期3s计,振荡中心在该区间停留时间为337ms,装置中取500ms已有足够的裕度。(2) 双回线相继速动双回线相继速动保护在保留阶段式保护的前提下,取其超范围距离元件构成末端故障相继速跳方式。其原理见下图,当两条线路中的第3段距离元件动作时,输出动作信号分别闭锁另一回线第2段距离相继速跳元件。该第2段距离相继速跳元件动作的条件是:1) 第2段距离动作;2)邻线第3段距离动作后又返回;3) 第2段距离经小延时不返回。例如,设对m侧保护,l1未端故障,短路初,保护1,3的第3段距离元件均动作,分别闭锁另一回线第2段距离相继速动元件,其后,保护2由第1段距离跳开,保护3的第3段距离返回,此时保护1的第2段距离等待一个短延时不返回,则立即跳闸。(3) 不对称故障相继速动不对称故障时,利用近故障侧切除后负荷电流的消失,可以实现不对称故障时相继跳闸。当线路末端不对称故障时,如下图示,n侧第1段动作快速切除故障,由于三相跳闸,非故障相电流同时被切除,m侧保护测量到任一相负荷电流突然消失,而第2段距离元件连续动作不返回时,将m侧开关不经第2段延时即跳闸,将故障切除。(4) 零序过流1~4段零序过流1~4段元件可带零序方向元件。a) 零序电压低压闭锁元件零序电压低压闭锁元件有独立的投退判据: 且 延时到其中: 为零序电压低压闭锁元件定值b) 零序方向元件零序方向元件有独立的投退,当退出时方向元件开放零序电压低压闭锁动作时开放零序方向tv断线时开放零序方向判据: 不接地系统 : 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 ,(建议退出方向元件)电阻接地系统 :直接开放零序方向c) 零序方向过流1段零序过流1段有独立的投退和压板。零序过流1段可用于不接地系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电阻接地系统。判据: 且 延时到其中:为零序过流1段定值可通过投退选择,零序过流1段元件是否受零序电压低压闭锁元件的控制可通过投退选择,零序过流1段元件是否受零序方向元件的控制启动元件没有动作时闭锁零序过流1段d) 零序方向过流2~4段零序方向过流2~4段的逻辑与1段的逻辑完全相同。零序过流2~4段只用于电阻接地系统。(5) 零序过流加速段零序过流加速段有独立的投退和压板。零序过流加速段只用于电阻接地系统。判据: 且 延时到其中: 为零序过流加速段定值只有在加速阶段内有效过流加速段在启动元件动作后有效(6) 零序过压告警零序过压告警有2个投退1个压板和2个定值。投退:零序过压告警投退、零序过压告警跳闸压板:零序过压告警压板定值:零序过压告警定值、零序过压告警延时定值判据:零序过压告警投 且 零序过压告警压板有效 且 断路器合位 且 无tv断线 且 整组启动 且 零序过压告警延时到。当零序过压告警跳闸软压板投入时,零序过压告警动作后闭锁偷跳和重合闸。(7) tv断线tv断线由3个判据组成,这3个判据之间是或的关系。判据1:u2 > tv断线负序电压定值且 延时到判据2:u1 < tv断线正序电压定值且 至少有一相有流 且 延时到判据3:u1 < tv断线正序电压定值且 断路器合 且 三相均无流 且 延时到tv断线有2个投退和3个定值。对于判据1和2,当总的投退投入时才有效;对于判据3,当总的投退和判据3的投退都投入时才有效。保护整组启动后将保持tv断线判据的输出。即,保护启动前tv断线逻辑根据判据的状态输出,保护启动后tv断线逻辑的输出将保持不变,直到整组复归为止。投退:tv断线总投退、tv断线判据3投退定值:tv断线负序过压定值、tv断线正序低压定值、tv断线延时定值tv断线闭锁接地距离保护、闭锁相间距离保护、开放过流保护。(8) 过流1~4段过流1段2段3段4段的保护逻辑完全相同。下面以过流1段为例说明。过流1段有1个投退1个压板和2个定值。投退:过流1段投退压板:过流1段压板定值:过流1段过流定值、过流1段延时定值判据:过流1段投 且 过流1段压板有效且 且 过流1段延时到。(9) 过流加速段过流加速段有1个投退1个压板和2个定值。投退:过流加速段投退压板:过流加速段压板定值:过流加速段过流定值、过流加速段延时定值判据:合闸加速阶段 且 过流加速段投 且 过流加速段压板有效 且 且 过流加速段延时到。当过流加速段复压退时过流加速段复压满足。
你说得比较模糊不太明白你的意思。距离 I 段只保护线路全长的20%——40%,II距离保护线路全长,III段距离保护不仅保护该线路的全长还保护到下一级的线路。整定定值距离一段的阻抗大于二段,二段大于三段,时间配合是距离一段保护时间小于二段,二段小于三段

文章TAG:距离保护  距离保护和接地距离保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