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串联一个多大的电容其容抗等于150欧怎么计算

你需要串联一个21.23uf的电容。 计算方法:容抗X=1/2πfC ,(π为3.14,f是频率,普通交流电是50赫,c是电容量) 所以容抗计算方法是:C=1/2πfX 照你的要求计算: C=1/2πfX=C=1/2×3.14×50×150=0.00002123f =21.23uf。

串联一个多大的电容其容抗等于150欧怎么计算

2,电容算容抗怎么算1微发等于多少的阻抗怎么算详细点

计算容抗需要知道电容的工作频率,公式是:容抗=1/(2πfC),如果是50赫兹情况下,2πf=314, C是电容器的电容量(单位是法拉,1法拉=1000000微法),此时计算的容抗单位是欧姆。1微法电容工作在50赫兹电源中的话,容抗=1/314×0.000001=3185欧姆。
理想条件下是的,但是电容也有电感和漏电阻,很小就忽略了

电容算容抗怎么算1微发等于多少的阻抗怎么算详细点

3,书上电容抗公式为 Xc 1 w c 为什么会有一个负号

所列公式不当,容抗公式应为:Xc=1/(2×3.14×f×C)
场强与距离无关不等于电压与距离无关! 不知楼主认为1、2哪里矛盾了? 要想保持相同的场强,距离增加了,电压必须要正比增加。
电路中的电容和电感会使电源电压在通过时不仅产生幅度变化还产生相位变化。虚部表征的就是这个相位变化,在电路计算时用拉普拉斯变换对电路进行时域到频域的转换,此时会自然出现虚部,具体的推导过程书上应该是有的

书上电容抗公式为 Xc    1  w  c 为什么会有一个负号

4,电容抗公式为 Xc 1 w c 阻抗为 ZRjXLXC 不知道啥意

2楼的瞎说。这里面几个参数的含义,XC:容抗 XL:感抗 R:电阻 ω:电流角频率 C:电容容值 Z:阻抗了解参数意义以后就容易理解了,其实这是一个RLC串联回路的容抗、阻抗计算公式(1):容抗的值等于-1/(电流角频率乘以电容容值)(2):阻抗Z是一个虚数,实部是电阻阻值R,而虚部的大小是感抗值XL减去容抗值XC决定的
就是说容抗为负的功率乘以电容的倒数,阻抗为电阻加上级数乘以线抗减去容抗的差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容抗是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抗,其容抗大小与电容量、电源频率有关,公式:Xc=1/(2πfC)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串联电路总阻抗公式:Z=根号[R-R+(XL-Xc)×(XL-Xc)]

5,电流的计算和电阻的计算

电流的计算公式1、欧姆定律: I=U/R U:电压,V; R:电阻,Ω; I:电流,A; 2、全电路欧姆定律: I=E/(R+r) I:电流,A; E:电源电动势,V; r:电源内阻,Ω; R:负载电阻,Ω 3、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电流之和 I=I1+I2+…In 4、串联电路,总电流与各电流相等 I=I1=I2=I3=…=In 5、负载的功率 纯电阻有功功率 P=UI → P=I2R(式中2为平方) U:电压,V; I:电流,A; P:有功功率,W; R:电阻 纯电感无功功率 Q=I2*Xl(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w; Xl:电感感抗,Ω I:电流,A 纯电容无功功率 Q=I2*Xc(式中2为平方) Q:无功功率,V; Xc:电容容抗,Ω I:电流,A 6、电功(电能) W=UIt W:电功,j; U:电压,V; I:电流,A; t:时间,s 7、交流电路瞬时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I=Imax×sin(ωt+Φ)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ωt+Φ):相位,其中Φ为初相。 8、交流电路最大值与在效值的关系 Imax=2的开平方×I I:电流,A; Imax:最大电流,A; 9、发电机绕组三角形联接 I线=3的开平方×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0、发电机绕组的星形联接 I线=I相 I线:线电流,A; I相:相电流,A; 11、交流电的总功率 P=3的开平方×U线×I线×cosΦ P:总功率,w; U线:线电压,V; I线:线电流,A; Φ:初相角 12、变压器工作原理 U1/U2=N1/N2=I2/I1 U1、U2:一次、二次电压,V; N1、N2:一次、二次线圈圈数; I2、I1:二次、一次电流,A; 13、电阻、电感串联电路 I=U/Z Z=(R2+XL2)和的开平方 (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14、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 I=U/Z Z=[R2+(XL-Xc)2]和的开平方 (式中2为平方) Z:总阻抗,Ω; I:电流,A; R:电阻,Ω; XL:感抗,Ω; Xc:容抗,Ω 电阻的计算公式 欧姆定律:公式:I=U/R 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串联电路特点: ① I=I1=I2 ② U=U1+U2 ③ R=R1+R2 ④ 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 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6,电容电感相关公式

1.所谓电容,就是容纳和释放电荷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充电放电, 当然还有整流、振荡以及其它的作用。另外电容的结构非常简单,主要由两块正负电极和 夹在中间的绝缘介质组成,所以电容类型主要是由电极和绝缘介质决定的。在计算机系统 的主板、插卡、电源的电路中,应用了电解电容、纸介电容和瓷介电容等几类电容,并以 电解电容为主。 电感 见过变压器吧,上面用导线绕成的线圈就是一种电感 其实,电感通俗一点一般就是指螺线圈,他在通过变化的电流时,会产生一些与一般的导线不同的效应,所以另起一个名字叫电感 电感只能对非稳恒电流起作用,它的特点两端电压正比于通过他的电流的瞬时变化率(导数),比例系数就是它的“自感” 电感起作用的原因是它在通过非稳恒电流时产生变化的磁场,而这个磁场又会反过来影响电流,所以,这么说来,任何一个导体,只要它通过非稳恒电流,就会产生变化的磁场,就会反过来影响电流,所以任何导体都会有自感现象产生 2.电容串并联:C(电容量)=Q(总电量)/U(电压) 电感串并联:L=L1*L2/(L1+L2) 3.容抗=1/2*π*f*C (C为电容) 感抗=2*π*f*L (L为自感系数) 一种电路,电流依次通过每一个组成元件的电路.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是只有一条支路,由此出发可以推出串联电路有如下五个特点:(1)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因为直流电路中同一支路的各个截面有相同的电流强度。(2)总电压(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分电压(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和,即U=U1+U2+……Un。这可由电压的定义直接得出。(3)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把欧姆定律分别用于每个电阻可得U1=IR1,U2=IR2,……,Un=IRn代入U=U1+U2+……+Un并注意到每个电阻上的电流相等,得U=I(R1+R2+Rn)。此式说明,若用一个阻值为R=R1+R2+…+Rn的电阻元件代替原来n个电阻的串联电路,这个元件的电流将与原串联电路的电流相同。因此电阻R叫原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或总电阻)。故总电阻等于分电阻之和。(4)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其阻值成正比,因为Ui=IRi。(5)各电阻分得的功率与其阻值成正比,因Pi=I2Ri。 串联的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串联的优点:在一个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串联的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4.直流电(direct current)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又称恒定电流。所通过的电路称直流电路,是由直流电源和电阻构成的闭合导电回路。在该电路中,形成恒定的电场,在电源外,正电荷经电阻从高电势处流向低电势处,在电源内,靠电源的非静电力的作用,克服静电力,再从低电势处到达高电势处,如此循环,构成闭合的电流线。所以,在直流电路中,电源的作用是提供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电动势,为在电阻上消耗的焦耳热补充能量。 交流电:方向和强度(大小)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当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线圈里就产生大小和方向作周期性改变的交流电。 现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是方向和强度每秒改变50次。 我们常见的电灯、电动机等用的电都是交流电。在实用中,交流电用符号"~"表示。

文章TAG:容抗公式  串联一个多大的电容其容抗等于150欧怎么计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