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焊后热处理的作用是怎样的

你好。焊接后热处理也称之为淬火。热处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焊接位置的应力。还有提升我们焊口的质量与强度的作用。
焊接后的热处理,根据热处理目的,可以分为四类:消除应力热处理,恢复力学性能热处理,改善力学性能热处理,消氢处理。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消除焊接残余应力。恢复力学性能热处理的目的是恢复因加工硬化而降低的塑性、韧性,保证压力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改善力学性能热处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热处理来改善钢材力学性能。这种热处理大部分都是钢厂来做的。消氢处理既可消除过大的焊接应力,亦可使焊接接头中的扩散氢逸出。

焊后热处理的作用是怎样的

2,谁给我说说焊接上的热处理

焊接热处理 一、退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1.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2.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 二、.正火 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2.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做准备; 3.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应用要点: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作为最后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谁给我说说焊接上的热处理

3,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焊前预热和后热是为了降低焊缝的冷却速度,防止接头生成淬硬组织,产生冷裂纹。焊前预热温度一般在100-200度, 后热不属于热处理,也是一种缓冷措施,后热的温度在200-300度,有的单纯是为了缓冷,有的是针对消氢处理的,一定的后热温度,能使焊缝中氢扩散出来,不至于集聚导致裂纹。后热保温时间要根据工件厚度来确定,一般不会低于0.5小时的。 焊后热处理的就多了,主要分为四种: 1低于下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消除应力退火,温度一般在600-700之间,主要目的是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2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的焊后热处理,如正火,温度在950-1150之间,细化晶粒,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再如不锈钢的固熔、稳定化处理,温度在1050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能。尤其是抗晶间腐蚀的能力。再如淬火,不同的淬火工艺能得到不同的效果,提高钢的耐磨性,硬度等。 3先高于上转变温度进行处理再进行低于下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比如正火加回火,淬火加回火等。 4在上下转变温度之间进行的焊后热处理。750-900之间,一些材料的实效强化重结晶退火等。 想详细的了解,建议找些书看看。不好讲的太详细。 错误之处,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范围目的和方法

4,什么叫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⑴感应加热。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⑵辐射加热。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所以,辐射加热时金属内外壁温度差别大,其加热效果较感应加热为差。辐射加热常用火焰加热法、电阻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5,何谓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为减小或消除因冷、热加工引起的残余应力,以防止焊接裂纹、应力腐蚀及受载后合成应力的升高,为恢复材料的延塑性、韧性、减小冷作硬化所引起的硬度、屈服强度的提高和应变时效,以及为改善焊接接头组织和材料的力学性能等而在焊接后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操作工艺。
中文名称: 焊后热处理 英文名称: postweld heat treatment 定义1: 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所属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金属(二级学科) 定义2: 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所属学科: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焊接与切割(二级学科);一般焊接与切割名词(三级学科) 焊后热处理   1、焊接残余应力是由于焊接引起焊件不均匀的温度分布,焊缝金属的热胀冷缩等原因造成的,所以伴随焊接施工必然会产生残余应力。   消除残余应力的最通用的方法是高温回火,即将焊件放在热处理炉内加热到一定温度和保温一定时间,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   焊后热处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   2、热处理方法的选择   焊后热处理一般选用单一高温回火或正火加高温回火处理。对于气焊焊口采用正火加高温回火热处理。这是因为气焊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晶粒粗大,需要细化晶粒,故采用正火处理。然而单一的正火不能消除残余应力,故需再加高温回火以消除应力。单一的中温回火只适用于工地拼装的大型普通低碳钢容器的组装焊接,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部分消除残余应力和去氢。绝大多数场合是选用单一的高温回火。热处理的加热和冷却不宜过快,力求内外壁均匀。   3、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6,焊后热处理有哪些特殊注意事项

后热指的是为防止急冷进行焊后加热。一般用火焰加热250~350℃,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焊后热处理则要根据材质和厚度来定,看标准NB/T 47015即可,那个温度一般较高,在600℃左右了,可以用炉子或是陶瓷加热毯。后热注意要加热均匀,其实焊后热处理的注意事项更多,还是看NB/T 47015。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1)感应加热。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2)辐射加热。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所以,辐射加热时金属内外壁温度差别大,其加热效果较感应加热为差。辐射加热常用火焰加热法、电阻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先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选用加热设备和方法,并且控制好温度的变化及保温时间是热处理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当中掌握好每一道工序才能保证工件的质量。
区别为:1. 后热指的是为防止急冷进行焊后加热。2. 焊后热处理是通过热处理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更好的融合(往往焊接用材与母材的钢号不一致,通过加热扩散,更好的结合)。后热的注意事项:一般用火焰加热250~350℃,持续半个小时左右。焊后热处理则要根据材质和厚度来定,看标准nb/t 47015即可,那个温度一般较高,在600℃左右了,可以用炉子或是陶瓷加热毯。后热注意要加热均匀,其实焊后热处理的注意事项更多,还是看nb/t 47015。
利用材料在高温下屈服极限的降低,使内应力高的地方产生塑性流动,弹性变形逐渐减少,塑性变形逐渐增加而使应力降低。焊后热理对金属抗拉强度、蠕变极限的影响与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有关。焊后热处理对焊缝金属冲击韧性的影响随钢种不同而不同。焊后热处理的加热方法 (1)感应加热。钢材在交变磁场中产生感应电势,因涡流和磁滞的作用使钢材发热,即感应加热。现在工程上多采用设备简单的工频感应加热。 (2)辐射加热。辐射加热由热源把热量辐射到金属表面,再由金属表面把热量向其他方向传导。所以,辐射加热时金属内外壁温度差别大,其加热效果较感应加热为差。辐射加热常用火焰加热法、电阻炉加热法、红外线加热法: 为使金属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除合理先用材料和各种成形工艺外,热处理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合理的选用加热设备和方法,并且控制好温度的变化及保温时间是热处理质量好坏的关键因素,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当中掌握好每一道工序才能保证工件的质量。

文章TAG: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的作用是怎样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