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NLA服务

关闭吧如有网络共享或ICS/ICF可能需要

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NLA服务

2,NLA是啥意思提一个朋友问的我也不知是啥意思

全国白血病协会
生词本

NLA是啥意思提一个朋友问的我也不知是啥意思

3,EventSystem 和NLA是什么软件留下

这两个是系统的服务项,不用动的,具体的你可以看一下360论坛上的。 http://bbs.360safe.com/viewthread.php?tid=335550

EventSystem 和NLA是什么软件留下

4,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NLA服务自动关闭

NLA(网络位置识别服务)。收集并保存网络配置信息,并在信息改动时通知应用程序。该服务进程名为Svchost.exe这个好像没有什么用,可以禁用,你要是想开启他,那你看看AFD网络支持环境、TCP/IP Procotol Driver、Internet Connection Firewall (ICF) /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 (ICS) 这几个服务是不是开启的
nla(网络位置识别服务)。收集并保存网络配置信息,并在信息改动时通知应用程序。该服务进程名为svchost.exe。你可以在管理--服务里面,启动这一服务!
有些服务没用的时候会自动停止,用的时候会自动启动.用系统默认就可以了.

5,IPv6网络如何构建

规划网络地址和拓扑 IPv6网络的规划和IPv4网络的规划在内容上是基本一致的,我们在这里列出这样一个步骤无非是为了强调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应以层次结构的清晰为第一位的原则;注重对于规划的可扩展性的考虑——尤其对于试验网络,实践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化几乎是一定存在的。 地址严格聚类的特性带来了路由表简化的优越性,但也限制了网络地址和网络拓扑的关系——地址不再是和拓扑无关的标识。因此,在设计网络拓扑之后,一定要小心的分割网络地址空间,特别要考虑到将来拓扑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情况下的对策;好的地址规划应该尽可能少造成这样的局面:在拓扑发生一点变化的情况下,不得不更改网络全部或多数节点的地址。 网络拓扑结构和地址的规划与其说是严谨的技术不如说是一门策略的艺术。给出普遍适用的方法是困难的,只能根据实践者的经验和对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适当的策略。 试验床的主干网的拓扑结构也许能够提供一个范例,但更好的范例是CERNET主干网以及一些非常优秀的校园网络的结构。 申请地址空间和接入点 由于地址和拓扑的关联,IPv6网络的设计者必须从他将要接入的链路提供者那里获得IPv6网络地址空间;如果这个提供者变更的话,也必须更改所有节点的地址(renumbering)。所以,在选择接入点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慎重的考虑。当然,IPv6允许一机多址的机制使得人们有机会在不中断网络连接的情况下逐渐地替换地址。 对于试验床而言,地址空间的申请者需要首先确定自身的定位——是作为一个IPv6网络的终端站点(leaf-site)还是一个中间站点(transit-site),并了解以下的信息: IPv6地址的结构 IPv6全局可聚类地址的规范 IPv6试验网络地址的分配 试验床的地址分配规则 所在地区、团体目前的IPv6网络环境 如果所在的团体已经获得了一个NLA2 ID,则建立IPv6终端站点的地址应向该团体申请。 CERNET范围内希望加入试验床的团体,应根据其性质(“正是使用”或“学生实验”)及所在的地理位置选择NLA1代理(NLA1 delegation),由地区NLA1指定机构团体的代号,完成地址的分配。地区NLA1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可以向临近地区的学生实验部分的NLA1代理申请分配临时的地址空间。临时的地址空间最多保留一年。 NLA1 ID 的申请需要同试验床运行小组联系,参见“接入试验床主干网”。承担NLA1工作的站点,请严格按照试验床的地址规范分配地址。 配置IPv6主机和路由器 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和IPv6软件 关于试验IPv6的操作系统平台和软件,可以参见 http://playground.sun.com/pub/ipng/html/ipng-implementations.html 试验床的FTP服务器上收集了几种基于PC操作系统的IPv6软件,可以通过 ftp://ftp.ipv6.net.edu.cn/pub/ipv6/ 来访问这些资源,最新的版本和更多的信息请直接访问开发者的站点。 安装和配置IPv6 安装和配置的信息请参考所采用的IPv6软件包附带的文档。 选择tunnel的接入点,建立虚拟IPv6链路 在周围只有IPv4的网络环境中,一个IPv6站点仿佛大海中的一座孤岛,需要建立到一个同试验床相连的站点的虚拟IPv6链路。通过tunnel互连的节点从逻辑上处于同一个IPv6子网。关于tunnel的概念,可以参考RFC2473;关于IPv6和各种网络接口的问题,可以参考相关的RFC. 找到同试验床相连的合适站点之后,和它的管理员联系建立tunnel,双方需要互相通知各自的tunnel接入点的IPv6和IPv4地址,依据这些信息和IPv6软件包附带的文档定义tunnel。 在一个IPv6虚拟局域网内,既可以有处于同一物理网络的链路,也可以有通过IPv4上的tunnel连接的虚拟链路。 配置路由 静态的路由,包括缺省网关的指定,都不需要额外的软件,请参考所采用的IPv6软件文档。 动态的路由,RIPng和BGP4+,可以在 http://playground.sun.com/pub/ipng/html/ipng-implementations.html 中找到支持的软件。 试验床的FTP服务器收集了Merit开发的MRT(Multi-thread Routing Tool),除了参考上述站点提供的信息外,也可以通过 ftp://ftp.ipv6.net.edu.cn/pub/routing/MRT/ 下载。

文章TAG:nla  Network  Location  Awareness  NLA服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