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热电偶的三根线如何接如何判别正负极

红色的线接到温度显示器的正极,另外的两根线实际上是在热电阻的内部接到一起的,是做温度补偿用的。通常从颜色上判断红白为正,绿色负。热电偶有单芯、两芯的,四芯。两芯的是两个性能参数完全一致的热电偶做在一起而已,接线端采用+--+方式引出,两个正极分别引出,两个负极绞合一起引出,这样便是三线式,只要用万用表毫伏档量下便可分出两个正端,一个公共负端。

热电偶的三根线如何接如何判别正负极

2,测温度的热电偶上的两根线和电源连接吗

热电偶两根导线测温点和后面参比端(也可理解为接线端,包含补偿导线)有温度差时,导线之间会产生毫伏值的电压(也叫电动势),这两根导线直接连接显示仪表,仪表就会把感知的电动势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温度显示信号,故不是和电源连接,希望对您有帮助
不需要,但是需要知道温度的话,还需要后面接显示仪表以上有北京中阳天辰为您提供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一根是补偿电压的,如果不需要特殊电压范围,可以直接接地。。。另一根就是电压输出端,也就是检测端,你可以从这端采集电压,对应的电压值就是温度值了

测温度的热电偶上的两根线和电源连接吗

3,热电偶补偿导线与一般导线的区别

中文名称:补偿导线 英文名称:compensating wire 定义:在包括常温在内的适当温度范围内的热电特性与所配合使用的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同的一对绝缘导线。 补偿导线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0)具有与所匹配热电偶热电动势相同标称值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到导线,用他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它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本产品适用于分度号为S、R、K、E、T、J、N型各种热电偶与温度显示仪表之间的电气连接,以提高测温精度。   补偿导线分为延长性与补偿型。 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按热电特性的允差不同分为精密级(符号S)和普通级(符号无)。 补偿导线   型 号 名 称   KX-FF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KX-FPF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铜丝编织屏蔽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KX-FP1F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KXS-FF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KXS-FPF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铜丝编织屏蔽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KXS-FP1F 氟塑料绝缘和护套镀锡铜丝编织屏蔽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导线 补偿电缆   型 号 名 称   KX-FF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FPF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分屏蔽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FPFP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分屏蔽及总屏蔽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FFP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总屏蔽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F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PF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分屏蔽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PFP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分屏蔽及总屏蔽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FP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总屏蔽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FP3F 氟塑料绝缘铝/塑复合带分屏蔽氟塑料护套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FP3FP3 氟塑料绝缘铝/塑复合带分屏蔽及总屏蔽氟塑料护套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FFP3 氟塑料绝缘氟塑料护套铜丝编织铝/塑复合带总屏蔽普通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P3F 氟塑料绝缘铝/塑复合带分屏蔽氟塑料护套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FP3 氟塑料绝缘及护套铝/塑复合带总屏蔽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KXS-FP3FP3 氟塑料绝缘铝/塑复合带分屏蔽及总屏蔽氟塑料护套精密级K分度热电偶用补偿电缆

热电偶补偿导线与一般导线的区别

4,热电偶知识

你好我是从事热电偶 热电阻的 我来告诉你目前热电阻的引线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二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2三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引线电阻。 ○3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可见这种引线方式可完全消除引线的电阻影响,主要用于高精度的温度检测。 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采用三线制是为了消除连接导线电阻引起的测量误差。这是因为测量热电阻的电路一般是不平衡电桥。热电阻作为电桥的一个桥臂电阻,其连接导线(从热电阻到中控室)也成为桥臂电阻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电阻是未知的且随环境温度变化,造成测量误差。采用三线制,将导线一根接到电桥的电源端,其余两根分别接到热电阻所在的桥臂及与其相邻的桥臂上,这样消除了导线线路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
热电偶 基本知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于温度仪表的应用越来越广,而 热电偶 的使用也是涉及越来越多,我公司(江苏横河自控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仪器仪表的生产和销售公司,热电偶的供应量也是渐渐增加,虽然热电偶是非常常见的仪表,但对于一些客户还是存在好多疑问和困惑,简单把热电偶的基本知识介绍一下。 热电偶 是两种不同的导体连接在一起形成回路,当测量及参考连接点分别处于不同温度上时即产生出所谓的热电磁力 连接点用途 测量连接点是处于被测温度上的热电偶连接点部分。 参考连接点则是保持在一已知温度上,或温度变化能自动补偿的热电偶连接点部分。 注:在常规工业应用中,热电偶元件一般端接在接头上;但参考连接点却很少位于接头上,而是利用适当的热电偶延伸线来转接到温度比较稳定的被控环境中。 连接点类型 接壳式热电偶连接点与探针壁物理连接(焊接),这能实现很好的热传输--即从外部通过探针壁将热量传至热电偶连接点。建议用接壳式热电偶来测量静态或流动腐蚀性气体与液体的温度,以及一些高压应用。 在绝缘式热电偶中,热电偶连接点与探针壁分开并由一种软性粉末包围。虽然绝缘式热电偶的响应速度比接壳式热电偶的响应速度要慢,但它能提供电绝缘。建议使用绝缘式热电偶来测量腐蚀性环境,可理想地通过护套屏蔽来将热电偶与周围环境完全电绝缘。 露端式热电偶允许连接点顶端深入到周围环境中,这种类型可提供最佳的响应时间,但仅限于在非腐蚀、非危险及非加压应用中使用。 延伸线 热电偶延伸线是一对具有与其相连热电偶相同温度电磁频率特征的线。当连接合适时,延伸线将参考连接点从热电偶转接至线的另一端,而这一端通常位于被控环境中。 选择热电偶 选择热电偶时需考虑下列因素: 被测介质 被测温度范围 所需响应时间 连接点类型 热电偶或护套材料的抗化学腐蚀能力 抗磨损或抗振动能力 安装及限制要求等 如果您有任何需求请您去百度上搜索仪器仪表交易网,那里可以给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电热偶线是什么工作原理

两种不同成份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Seebeck电动势——热电动势,就是所谓的塞贝克效应。把这个电动势引出来,测量该电动势,就实现了测温。
热电偶线,也叫补偿导线。由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可知,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与热端(又称测量端)、参比端(又称冷端)的热电势有关,只有参比端温度t1 为零或恒定不变,热电势才是热端温度的单值函数(见图1)。如果不补偿的话,则热电偶的参比端温度与仪表接线端温度t2间的温差t1-t2越大,测量误差也越大。由于大多数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的关系近似线性,所以造成的测量误差大致等于上述温差。以K 分度号的镍铬-镍硅热电偶为例,当t1=50℃,t2=20℃时,如热端温度为1000℃,则显示温度仅969℃,误差达31℃。实际应用时,由于热电偶参比端的接线盒通常暴露在大气中,温度变化较大,如不采取措施,接线盒内温度既不可能为零,也不可能保持某个温度恒定不变,由此引起测量误差。由于与热电偶相连的二次仪表(如显示器、记录仪)、I/O插卡等均带环境温度补偿,可对这些装置与热电偶的接线点(即仪表接线端)温度t2进行补偿。由此可见,关键是如何对热电偶的参比端温度t1 进行补偿。目前有多种参比端补偿方法,如恒温法、补偿电桥法、补偿热电偶法、补偿导线法等,但最常用的就是补偿导线法。本文首先叙述补偿导线的原理和分类,然后介绍补偿导线应用中通常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二、补偿导线的工作原理及分类1、补偿导线的工作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热电性能与热电偶热电性能很相近的导线称为热电偶的补偿导线。按热电偶中间温度定则,热电偶测温回路的总电势值只与热端和参比端的温度有关,而不受中间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可用与热电偶材料相匹配的补偿导线来代替需要延伸的贵重热电偶材料,将参比端由热电偶接线盒延伸到仪表接线端,由补偿导线对原参比端温度进行补偿。补偿导线除了可减少测量误差外,还有以下优点:可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如采用多股线芯或小直径补偿导线可提高线路的柔韧性,使连接方便,也易于屏蔽外界干扰;可降低测量线路成本。2、补偿导线的分类从原理上分延长型和补偿型,延长型其合金丝的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的热电偶相同,因而热电势也相同,在型号中以"X"表示,补偿型其合金丝名义化学成分与配用的热电偶不同,但在其工作温度范围内,热电势与所配用热电偶的热电势标称值相近,在型号中以"C"表示。从补偿精度分普通级和精密级,精密级补偿后的误差大体上只有普通级的一半,通常用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方。如S、R分度号的补偿导线,精密级的允差为±2.5℃,普通级的允差为±5.0℃;K 、N分度号的补偿导线,精密级的允差为±1.5℃,普通级的允差为±2.5℃。在型号中普通级的不标,精密级的加"S"表示。从工作温度分一般用和耐热用,一般用工作温度为0 ~ 100℃(少数为0 ~ 70℃);耐热用工作温度为0 ~ 200℃。此外,可以线芯多少分为单股和多芯(软线)补偿导线,以是否带屏蔽层分为普通型和屏蔽型补偿导线,还有专用于防爆场合的本质安全电路用的补偿导线。三、应用中的几个问题1、补偿导线与热电偶的匹配各种分度号的补偿导线只能与相同分度号的热电偶配用,否则可能欠补偿或过补偿。
电热偶是一种温度检测元件。它的线是一种专用的温度传感线。它的工作原理是将温度的变化转换成电压的变化,再由电压通过数字或是指针式仪表显示温度,或是通过一系列的装置来达到温度自动控制设备的工作,比如高炉自动控制,锅炉自动控制等。
热电偶温度计是由两条不同金属连接着一个灵敏的电压计所组成。两种金属的结合点,在不同的温度下,产生不同的电位差;在结合点以外,即两种材料各种仅作为导线作用,经过的位置温度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温度和电位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测试该电位差,则能够知道测点的温度。铜-康铜采用由于线性度好,被广泛使用。

6,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

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1)用来延伸热电偶的冷端,与测温仪连接构成测温系统,将热电偶的参考端从高温处移到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2)节省大量的用于制造热电极的贵重和稀有金属材料;(3)使用补偿导线便于安装和线路的敷设;(4)用较粗直径和导电系数大的补偿导线代替热电极,可以减少热电偶回路电阻,利于测量和自动控制。扩展资料热电偶补偿导线测温原理一般来说,热电偶离测温表可能距离几十米,热电偶冷端(出线端)温度与测温表环境温度不同(甚至可达几十度)。如果用普通铜导线,根据热电偶原理,接线处又会产生温差电势,就会产生测量误差。如果采用补偿导线(必须和热电偶分度号匹配),它选用的金属材料,可以在接线处产生尽可能小的温差电势,尽可能减小测温误差。也就是说,将热电偶冷端移到测温表处。远距离传输导线的压降问题,因为测温表输入阻抗较高,热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势(毫伏级)传输电流(微A级)很小,导线上压降损失很小,在一般情况下,在误差范围内。优点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采用多股线芯或小直径补偿导线可提高线路的挠性,是接线方便,也可调节线路电阻或屏蔽外界干扰。降低测量线路成本,当热电偶与测量装置距离很远,使用补偿导线可以节省大量的热电偶材料,特别是使用贵金属热电偶时,经济效益更为明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电偶补偿导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偿导线
热电偶补偿导线是来延伸热电极即移动热电偶的冷端,与显示仪表联接构成测温系统。选择热电偶补偿导线时要知道热电偶补偿导线所处的环境温度及现场工矿状况,根据现场环境温度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导线护套,一般环境温度在-25~105℃时选择聚氟乙烯护套,环境温度在-60~205℃时选择聚全氟乙烯作为补偿导线的护套,而在-60~260℃时则选择聚四氟乙烯作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护套。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现场工矿情况。热电偶补偿导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他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他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补偿导线注意事项:1. 补偿导线的选择补偿导线一定要根据所使用的热电偶种类和所使用的场合进行正确选择。例如,k型偶应该选择k型偶的补偿导线,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工作温度范围。通常kx工作温度为-20~100℃,宽范围的为-25~200℃。普通级误差为±2.5℃,精密级为±1.5℃。2. 接点连接与热电偶接线端2个接点尽可能近一点,尽量保持2个接点温度一致。与仪表接线端连接处尽可能温度一致,仪表柜有风扇的地方,接点处要保护不要使得风扇直吹到接点。3. 使用长度因为热电偶的信号很低,为微伏级,如果使用的距离过长,信号的衰减和环境中强电的干扰偶合,足可以使热电偶的信号失真,造成测量和控制温度不准确,在控制中严重时会产生温度波动。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长度控制在15米内比较好,如果超过15米,建议使用温度变送器进行传送信号。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对应的电势值转换成直流电流传送,抗干扰强。4. 布线补偿导线布线一定要远离动力线和干扰源。在避免不了穿越的地方,也尽可能采用交叉方式,不要平行。5. 屏蔽补偿导线为了提高热电偶连接线的抗干扰性,可以采用屏蔽补偿导线。对于现场干扰源较多的场合,效果较好。但是一定要将屏蔽层严格接地,否则屏蔽层不仅没有起到屏蔽的作用,反而增强干扰。
我是从事热电偶的,我来告诉你举例说明:比如K分度号热电偶, 由(镍铬、镍硅)组成,如果接入铜线,将产生(镍铬、铜)、(铜、镍硅)、(镍铬、镍硅)三支热电偶,前两支不是通用热电偶,三支热电偶温差电势(可正,可负)的代数和,也就是到达测温仪表接线处的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所表示的温度,加上仪表的室温补偿20℃,就是显示值。如果热电偶有一端是铜材料,则按提问所示情况,理想情况下,到达测温仪表处为780℃对应的热电势,应显示800℃。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如果测温精度要求不高,热电偶接线端与仪表端温差不大,可以用普通铜线。两根导线组成的成分不一样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他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他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补偿导线注意事项 1. 补偿导线的选择 补偿导线一定要根据所使用的热电偶种类和所使用的场合进行正确选择。例如,k型偶应该选择k型偶的补偿导线,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工作温度范围。通常kx工作温度为-20~100℃,宽范围的为-25~200℃。普通级误差为±2.5℃,精密级为±1.5℃。 2. 接点连接 与热电偶接线端2个接点尽可能近一点,尽量保持2个接点温度一致。与仪表接线端连接处尽可能温度一致,仪表柜有风扇的地方,接点处要保护不要使得风扇直吹到接点。 3. 使用长度 因为热电偶的信号很低,为微伏级,如果使用的距离过长,信号的衰减和环境中强电的干扰偶合,足可以使热电偶的信号失真,造成测量和控制温度不准确,在控制中严重时会产生温度波动。 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长度控制在15米内比较好,如果超过15米,建议使用温度变送器进行传送信号。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对应的电势值转换成直流电流传送,抗干扰强。 4. 布线 补偿导线布线一定要远离动力线和干扰源。在避免不了穿越的地方,也尽可能采用交叉方式,不要平行。 5. 屏蔽补偿导线 为了提高热电偶连接线的抗干扰性,可以采用屏蔽补偿导线。对于现场干扰源较多的场合,效果较好。但是一定要将屏蔽层严格接地,否则屏蔽层不仅没有起到屏蔽的作用,反而增强干扰。

文章TAG:热电偶线  热电偶的三根线如何接如何判别正负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