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可编程逻辑设计主要学什么东西啊

离散数学?

可编程逻辑设计主要学什么东西啊

2,结构化的逻辑设计包括哪些过程

b
2222222222222222B

结构化的逻辑设计包括哪些过程

3,组合逻辑电路的1般分析步骤和设计步骤

分析步骤: 1.根据给定的逻辑图,从输入到输出逐级写出逻辑函数式; 2.用公式法或卡诺图发化简逻辑函数; 3由已化简的输出函数表达式列出真值表; 4从逻辑表达式或从真值表概括出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 设计步骤: 1仔细分析设计要求,确定输入、输出变量。 2对输入和输出变量赋予0、1值,并根据输入输出之间的因果关系,列出输入输出对应关系表,即真值表。 3根据真值表填卡诺图,写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的适当形式。 4画出逻辑电路图。

组合逻辑电路的1般分析步骤和设计步骤

4,怎样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过程相反,其步骤大致如下:  (1)根据对电路逻辑功能的要求,列出真值表;  (2)由真值表写出逻辑表达式;   (3)简化和变换逻辑表达式,从而画出逻辑图。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通常以电路简单,所用器件最少为目标。在前面所介绍的用代数法和卡诺图法来化简逻辑函数,就是为了获得最简的形式,以便能用最少的门电路来组成逻辑电路。但是,由于在设计中普遍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一片包括数个门至数十个门)产品,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减少所用的器件数目和种类,这样可以使组装好的电路结构紧凑,达到工作可靠而且经济的目的。
你到底想知道那些啊,不会让全讲吧,全讲的话还是自己先看书比较好,其实组合逻辑电路就那点东西,由真值表或者逻辑函数画逻辑图时就从输入到输出,一个一个的来看,由逻辑图到逻辑函数时就从输出往回看,一个一个输出的看就行了。设计也是很简单的,注意点毛刺就行了(其实需要这样设计时频率都很低,可以不用考虑毛刺)。
这么简单的设计: 步骤: 1.写出真值表:(输入A、B、C 输出:F) 2.根据真值表画卡诺图得出最简表达式: F=AB+BC+AC 3.把最简表达式化简成与非-与非式: F= [(AB的非)与(BC的非)与(AC的非)] 的非 4.根据以上与非-与非表达式画图。

5,什么是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三者的关系 搜

1.概念设计;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住处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在数据库中称为用户的局部视图)。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 2.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3.物理设计;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各项物理设计措施,对具体的应用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与位逻辑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径等。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物理数据库”。 4.三者关系:由上到下,先要概念设计,接着逻辑设计,再是物理设计,一级一级设计。

6,数据库的概念设计和物理设计还有逻辑设计的区别是什么呢

概念设计就是设计E-R图啊,物理(逻辑)设计就是把你的E-R图中的实体,属性转换成关系模式。
概念设计就是设计e-r图啊,物理(逻辑)设计就是把你的e-r图中的实体,属性转换成关系模式1.概念设计;对用户要求描述的现实世界(可能是一个工厂、一个商场或者一个学校等),通过对其中住处的分类、聚集和概括,建立抽象的概念数据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应反映现实世界各部门的信息结构、信息流动情况、信息间的互相制约关系以及各部门对信息储存、查询和加工的要求等。所建立的模型应避开数据库在计算机上的具体实现细节,用一种抽象的形式表示出来。以扩充的实体—(e-r模型)联系模型方法为例,第一步先明确现实世界各部门所含的各种实体及其属性、实体间的联系以及对信息的制约条件等,从而给出各部门内所用信息的局部描述(在数据库中称为用户的局部视图)。第二步再将前面得到的多个用户的局部视图集成为一个全局视图,即用户要描述的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 2.逻辑设计;主要工作是将现实世界的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成数据库的一种逻辑模式,即适应于某种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逻辑数据模式。与此同时,可能还需为各种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产生相应的逻辑子模式。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逻辑数据库”。 3.物理设计;根据特定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多种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等依赖于具体计算机结构的各项物理设计措施,对具体的应用任务选定最合适的物理存储结构(包括文件类型、索引结构和数据的存放次序与位逻辑等)、存取方法和存取路径等。这一步设计的结果就是所谓“物理数据库”。 4.三者关系:由上到下,先要概念设计,接着逻辑设计,再是物理设计,一级一级设计。

文章TAG:逻辑  逻辑设计  设计  编程  逻辑设计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