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自动控制原理中相角裕量和相角裕度是同一个概念么

是的,只是叫法有点差别而已!

自动控制原理中相角裕量和相角裕度是同一个概念么

2,相角裕度越大则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吗

是的,但是系统的跟踪性能会下降,即半天才能收敛到参考信号上。
还行

相角裕度越大则系统的稳态性能越好吗

3,谁会求相位裕度

先令开环传递函数的模等于 1 ,解出对应的 w ,将 w 代人相角裕度函数中,即可!!!
先令开环传递函数的模等于 1 ,解出对应的 w , 将 w 代人相角裕度函数中,即可!!!
先令开环传递函数的模等于 1 ,解出对应的 w , 将 w 代人相角裕度函数中,即可!!!

谁会求相位裕度

4,名词解释相角裕度

根据制止频率求相角裕度,r=180+ψ(ωc)相角裕度: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上对应于幅值A(w)=1即20lg|A(w) |=0的角频率称为 截止频率, 在截止频率使系统达到稳定的临界状态所要附加的相角滞后量。称为相角裕度,以r或PM表示   PM=180+φ(w)。而PM的含义是:对于闭环稳定系统,如果开环相频特性再滞后PM度,则系统将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5,有谁知道求相角裕度时Wc怎么求么

根据我的观察 考试基本不会出题直接让你求Wc的 只有在做伯德图和校正这类题时会涉及 但是这两种情况都有对应的求法至于高次方程的求法 3次的先试探出一个根 然后配方即可 4次的直接配方 更高的嘛依然是这个原则 因为没有统一的公式可用 可以在网上搜下高次方程的解法 对于自控来说基本不会考这些
你好!那还是需要解高次方程啊,貌似不是用计算器就能解的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6,自动控制原理相角裕度怎么求为什么有时候跟公式不一样

r(ωc)=180°+φ(ωc)而φ(ωc)=多少是看传递函数是什么样的。传递函数分母是-,分子是+。传递函数化成最简式时,如果是0型,如W(s)=(T1S+1)/So(T2S+1)(T3S+1)那么φ(ωc)=0°+arctanT1ω(分子加)-arctanT2S-arctanT3S。如果是一型系统,φ(ωc)=-90o....如果是二型系统就是-180o。如果是分子上有一个S那就是开始是+90o,分子一开始是个s2就是+180o.....。算完φ(ωc)以后再求相位裕量就是公式r(ω)=180度+φ(ω)。在开环对数频率特性上对应于幅值A(w)=1即20lg|A(w) |=0的角频率称为 截止频率, 在截止频率使系统达到稳定的临界状态所要附加的相角滞后量。扩展资料:为了实现各种复杂的控制任务,首先要将被控制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自动控制系统。在自动控制系统中,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即被控量是要求严格加以控制的物理量,它可以要求保持为某一恒定值,例如温度、压力或飞行轨迹等。而控制装置则是对被控对象施加控制作用的相关机构的总体,它可以采用不同的原理和方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但最基本的一种是基于反馈控制原理的反馈控制系统。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装置施加的控制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馈信息,用来不断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被控量进行控制的任务,这就是反馈控制的原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动控制原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相角裕度
自动控制原理的这个公式你可以问问其他人
公式的意思是180度加上每个环节的相频特性,比方说G(s)=K/s(s+1),它包含一个微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所以就应该是180-90-arctan(w)
第一个对,后面那几个是具体应用吧。比如1/s(s+1),就是180°-90°-<(jwc+1)
r(ωc)=180°+φ(ωc)而φ(ωc)=多少是看传递函数是什么样的。传递函数分母是-,分子是+。传递函数化成最简式时,如果是0型,如W(s)=(T1S+1)/So(T2S+1)(T3S+1)那么φ(ωc)=0°+arctanT1ω(分子加)-arctanT2S-arctanT3S。如果是一型系统,φ(ωc)=-90o....如果是二型系统就是-180o。如果是分子上有一个S那就是开始是+90o,分子一开始是个s2就是+180o.....。算完φ(ωc)以后再求相位裕量就是公式r(ω)=180度+φ(ω)
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穿越频率不是截止频率。这两个频率可以在幅相曲线中展示,穿越频率是与实轴的交点,截止频率是过(-1,0)点的圆与幅相曲线的交点。也可以在对数频率曲线展示。但物理意义:穿越即临界稳定的频率,截止是一个特殊频率,定义0.707

文章TAG:相角  裕度  自动  自动控制  相角裕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