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线轮廓度0302是什么意思

0.3是全局轮廓度,基于3D数模理论轮廓位置对称偏差的值的和为0.3mm;0.2是非对称标注,表示有特殊要求的那个表面,沿着允许偏差方向最大轮廓度为0.2mm
0.5

线轮廓度0302是什么意思

2,求高手说下T值和轮廓度的区别

面轮廓度和平面度是有质的区别。如果是曲面就不会有求平面度,应该是面轮廓度。就平面而言,面轮廓度和平面度也是有质的区别:平面度不带基准,面轮廓度会会带基准,如果不带基准的面轮廓度,是表示自身变化在一个中心线的下负公差里偏移。平面度就是一个面上报有点在理论高度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点的总和。

求高手说下T值和轮廓度的区别

3,线轮廓度是什么

轮廓度包括线轮廓度与面轮廓度,属于形状公差,其理想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也就是确定它的形状,方向和尺寸,打个比方说工件上的一条曲线,我们在加工的时候要规定这条曲线在你所选的理论正确尺寸公差范围内才算合格,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而这些圆的圆心位于理想轮廓上,(已经尽力了,这种东西不用专业用语不好讲,希望你慢慢理解)

线轮廓度是什么

4,什么是轮廓度

轮廓度可以分为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两种 线轮廓度 线轮廓度是对非圆曲线形状的要求,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轮廓度包括线轮廓度与面轮廓度,属于形状公差,其理想形状由理论正确尺寸决定,也就是确定它的形状,方向和尺寸,打个比方说工件上的一条曲线,我们在加工的时候要规定这条曲线在你所选的理论正确尺寸公差范围内才算合格,线轮廓度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而这些圆的圆心位于理想轮廓上 面轮廓度 描述曲面尺寸准确度的主要指标为轮廓度误差,它是指被测实际轮廓相对于理想轮廓的变动情况。 自由曲面的加工精度是以其面轮廓度来测量的,是一种较难定义的几何要素,它不像一般规则几何要素那样,能用少量的参数给出精确定义,所以自由曲面加工精度的检验也变得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无法直接利用被测曲面本身作为测量基准,从而使测量结果中包含由于测量坐标系 与设计坐标系不重合而造成的系统性误差。

5,图纸标注面轮廓度05是否就是该平面高点和低点的差值是05mm

图纸标注面轮廓度0.5,就是该平面(或曲面)高点和低点的差值是0.5mm,并且到理论正确位置不能上下超过0.25mm。必须满足后者,如果,单边超过0.25,而总值并未超过0.5,也是不合格的。传统的面轮廓度测量误差的测量方法包括仿形装置测量、截面轮廓样板测量、光学跟踪轮廓测量仪测量以及三坐标测量装置测量等。前3种测量方法要求做出理论轮廓样板后才能测量。由于理论轮廓样板制作非常困难,因此该测量方法适合于一种零件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的检验。而采用三坐标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时无需轮廓样板,只需要零件的CAD数学模型(零件的三维设计图形),因此该测量方法可应用于任何场合且测量数据可靠。扩展资料: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高,对环境(如:温度、湿度、防振等)要求也高。由于测量时测头在工件上要逐点测量,所以测量速度较慢。另外还要求被测零件的材质不能太软、尺寸不宜过大且不易变形。非接触测量法以结构光法为典型代表。该测量方法一次获取物体表面的数据(点坐标)多,测量范围大,对被测量物体的材质没有要求,特别适合于面积大且易变形的覆盖件类零件的测量。面轮廓线的公差带是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个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这些圆圆心位于理想轮廓线上。在建设基地的地形图上,把已有的、新建的和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绿化等按与地形图同样比例绘制出来的平面图。主要表明新建平面形状、层数、室内外地面标高,新建道路、绿化、场地排水和管线的布置情况,并表明原有建筑、道路、绿化等和新建筑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等。由于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及所在基地的地形、地貌的不同,建筑总平面图所包括的内容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则比较复杂,必要时还可分项绘出竖向布置图、管线综合布置图、绿化布置图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面轮廓度
图纸标注面轮廓度0.5,就是该平面(或曲面)高点和低点的差值是0.5mm,并且到理论正确位置不能上下超过0.25mm。必须满足后者,如果,单边超过0.25,而总值并未超过0.5,也是不合格的。

6,轮廓度公差分为

轮廓度公差分为:面轮廓度公差、线轮廓度公差。
要素——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要素可从不同的角度分类: (1)按存在的状态可分为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 理想要素——具有几何意义的要素,设计者在图样上给出的均为理想要素,它没有形位误差。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测量时由测得的要素来代替,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要素并非要素的真实状况。 (2)按在形位公差中所处的地位可分为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 被测要素——在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 基准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 被测要素按其功能关系又可分为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 单一要素——仅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 关联要素——对其它要素有功能关系的要素。 (3)按要素的几何特征可分为轮廓要素(如圆柱面、圆锥面、平面、素线、曲线、曲面等)和中心要素(如轴线、球心、圆心、两平行平面的中心平面等)。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形状公差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 直线度(-)——是限制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直线发生不直而提出的要求。 平面度——符号为一平行四边形,是限制实际平面对理想平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针对平面发生不平而提出的要求。 圆度(○)——是限制实际圆对理想圆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具有圆柱面(包括圆锥面、球面)的零件,在一正截面(与轴线垂直的面)内的圆形轮廓要求。 圆柱度(/○/)——是限制实际圆柱面对理想圆柱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控制了圆柱体横截面和轴截面内的各项形状误差,如圆度、素线直线度、轴线直线度等。圆柱度是圆柱体各项形状误差的综合指标。 线轮廓度(⌒)——是限制实际曲线对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非圆曲线的形状精度要求。 面轮廓度——符号是用一短线将线轮廓度的符号下面封闭,是限制实际曲面对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它是对曲面的形状精度要求。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向公差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 平行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等距。 垂直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90°的要求,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90°。 倾斜度(∠)——用来控制零件上被测要素(平面或直线)相对于基准要素(平面或直线)的方向偏离某一给定角度(0°~90°)的程度,即要求被测要素对基准成一定角度(除90°外)。 定位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定位公差包括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 同轴度(◎)——用来控制理论上应该同轴的被测轴线与基准轴线的不同轴程度。 对称度——符号是中间一横长的三条横线,一般用来控制理论上要求共面的被测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与基准要素(中心平面、中心线或轴线)的不重合程度。 位置度——符号是带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的圆,用来控制被测实际要素相对于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理想位置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动量。 跳动公差包括圆跳动和全跳动。 圆跳动——符号为一带箭头的斜线,圆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回转一周中,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全跳动——符号为两带箭头的斜线,全跳动是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连续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由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
面轮廓度,体轮廓度

文章TAG:轮廓  0302  是什么  什么  轮廓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