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原始磁化曲线和磁化曲线的区别

原始磁化曲线:磁性物质从磁中性状态开始的H-B(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曲线,是从坐标原点出发的一条非闭合的曲线.磁化曲线:磁性物质进行反复的励磁-消磁的H-B(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曲线,由于剩磁效应,它是一条闭合的、包围面积不为0的曲线,通常叫磁滞回线。

原始磁化曲线和磁化曲线的区别

2,磁化曲线与基本磁化曲线

磁化曲线: 将一块尚未磁化的铁磁材料进行磁化,当磁场强度H由零逐渐增大时,磁通密度B将随之增大,得到曲线B=f(H) 基本磁化曲线: 对同一铁磁材料,选择不同的磁场强度进行反复磁化,可得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磁滞回线,再将各磁滞回线的顶点联接起来,所得的曲线。

磁化曲线与基本磁化曲线

3,什么是直流电机的磁化曲线

直流发电机的电动势E=CΦn当转速n一定时,输出电动势与磁通量成正比,励磁电流与磁通的关系就是磁化曲线,所以电动势与励磁电流的关系也似一条磁化曲线。
磁化曲线是表示物质中的磁场强度h与所感应的磁感应强度b或磁化强度m之间的关系。用图形来表示某种铁磁材料在磁化过程中磁感强度b与h磁场强度之间关系的一种曲线,又叫b-h曲线。这种曲线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得。b与h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关系。当h逐渐增大时,b也增加,但上升缓慢(oa段)。当h继续增大时,b急骤增加,几乎成直线上升(ab段),当h进一步增大时,b的增加又变得缓慢,达到c点以后,h值即使再增加,b却几乎不再增加,即达到了饱和。不同的铁磁材料有着不同的磁化曲线,其b的饱和值也不相同。但同一种材料,其b的饱和值是一定的。
空载时励磁电流和端电压的关系曲线,类似于BH曲线

什么是直流电机的磁化曲线

4,什么动态磁化曲线是磁滞回线吗

动态磁化曲线加上退磁的曲线就是磁滞回线
按照《普通物理学教程 电磁学(第2版)》(梁灿彬 等原著,梁灿彬 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定义,磁导率=b/h,其中的b与h由起始磁化曲线(定义请同样参考上书,注意与“基本”磁化曲线的区别)确定;该页注释中提到,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磁导率也可以=起始磁化曲线上的db/dh. 所以,实验中,需先对已退磁的材料测起始磁化曲线,再通过该曲线上的点算出各个点(或者说各个h)对应的磁导率。 不过,以上对磁导率的定义可能不全面。笔者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大学物理实验“测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一实验中,发现本校编写的实验教材中有关于本实验测磁导率的介绍,其中的磁导率取的是“基本”磁滞回线上的点。当然,此时作得的磁导率-h图与前面的是不同的。 不知道你提的是哪种磁化曲线。磁化率的计算方法看情况定吧。 附: 起始磁化曲线是在磁性材料完全退磁的情况下,逐步增大所加电压(对应h值)测得的经过原点的磁化曲线。 基本磁化曲线则是由逐次增大的h对应的各个磁滞回线的顶点连接而成的。 一般地,由于磁滞,这两个曲线是不同的。

5,直流磁化曲线和交流磁化曲线有什么区别

不用那么复杂,随着H的增加,不同频率下的磁化曲线趋于一致。所以,除非是很特别的电机,直接用直流磁化曲线就行了,至于顶点还是非顶点,这个在计算程序里已经考虑到了。当然,损耗曲线差别很大,用在什么频率下,就用什么频率的曲线 查看原帖>>
频率影响磁化曲线,可查阅相关厂家手册。至于电机用硅钢片,一般都是工作在工频,当然是交流50赫兹的磁化曲线了。 查看原帖>>
恩,以前都使用直流磁化曲线,现在搞的调速同步机,感觉考虑交流磁化曲线是必要的 查看原帖>>
回复 13# 呵呵,你再看看书,不是书写错了,就是你看错了。直流磁化曲线如果是由激励单方向增大的话,那就不应该是一条了,呵呵,每次测每次结果不一样,别忘了磁滞效应啊!
不用那么复杂,随着H的增加,不同频率下的磁化曲线趋于一致。所以,除非是很特别的电机,直接用直流磁化曲线就行了,至于顶点还是非顶点,这个在计算程序里已经考虑到了。当然,损耗曲线差别很大,用在什么频率下,就用什么频率的曲线 查看原帖>>
频率影响磁化曲线,可查阅相关厂家手册。至于电机用硅钢片,一般都是工作在工频,当然是交流50赫兹的磁化曲线了。 查看原帖>>

6,简要说明什么是铁磁材料的基本磁化曲线

就是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大致成正比
基本磁化曲线 铁磁体的磁滞回线的形状是与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的最大值有关,在画磁滞回线时,如果对磁感应强度(或磁场强度)最大值取不同的数值,就得到一系列的磁滞回线,连接这些回线顶点的曲线叫基本磁化曲线。磁滞回线普通的应用有电磁炉加热,如涡流炼铁。 磁滞回线表示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化时,强磁性物质磁滞现象的闭合磁化曲线。它表明了强磁性物质反复磁化过程中磁化强度m或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由于b=μ0(h+m),若已知一材料的m—h曲线,便可求出其b—h曲线,反之亦然。式中μ0为真空磁导率。磁滞回线是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的一个重要的特征,顺磁性和抗磁性物质则不具有这一现象。
磁化曲线是指表示物质中的磁场强度H与感应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或磁场强度M)之间的关系。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作用下 ,必有相应的磁感应强度B(或磁场强度M),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B~H或M~H曲线)。磁化曲线一般来说是非线性的,具有2个特点:磁饱和现象及磁滞现象。即当磁场强度H足够大时,磁化强度B达到一个确定的饱和值Bs,继续增大H,Bs保持不变(磁饱和现象);以及当材料的B值达到饱和后,外磁场H降低为零时,B并不恢复为零,而是沿磁化曲线变化(磁滞现象或者剩磁现象)。材料的工作状态相当于B~H曲线或M~H曲线上的某一点,该点常称为工作点。从图中可以看出,铁磁材料迟滞曲线是一个闭合曲线,说明铁磁材料B~H(或M~H)的关系是非线性多值函数,这与普通材料的单值线性关系相对照。解释:1. 磁化强度是描述磁介质磁化状态的物理量。参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3%81%E5%8C%96%E5%BC%BA%E5%BA%A6;2.在磁介质的磁化问题中,磁场强度H作为一个导出的辅助量。参见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3%81%E5%9C%BA%E5%BC%BA%E5%BA%A6/2385271?fr=aladdin本条回答主要参考: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3%81%E5%8C%96%E6%9B%B2%E7%BA%BF/9937894?fr=aladdin
就是从零点开始,磁感应强度B随着外磁场强度H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文章TAG:磁化曲线  曲线  原始  曲线的  磁化曲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