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无源滤波器是什么工作原理

无源滤波器组成为电容串电抗。 根据系统的谐波状况,比如存在5次谐波,此时谐波频率为250Hz。 此时无源滤波器的电容和电抗通过匹配,在250Hz的频率下,两者发生谐振,由于串联时谐振两者的总阻抗为0,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阻抗回路,此时5次谐波将全部流入无源滤波器内以达到滤波的效果。 由于工艺的原因,一般来说无源滤波器做到245-250hz左右,此时滤波效果大概可以达到80%以上。

无源滤波器是什么工作原理

2,无源滤波器的原理是什么

大家知道,当信号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相等时,可以获得最大功率的信号传输。反之,如果干扰信号的源阻抗和负载阻抗不相等并使它的差别尽可能大,那么干扰信号就很难传输了,这就是常说的滤波器阻抗失配选择原理。 滤波器有两个端口,要使两端口都实现阻抗失配,就要组合出不同的电路。电感器是相对高阻抗的,电容器是相对低阻抗的,不同的前后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输入输出阻抗,形成不同的滤波器系列,满足应用要求。
无源滤波器组成为电容串电抗。 根据系统的谐波状况,比如存在5次谐波,此时谐波频率为250hz。 此时无源滤波器的电容和电抗通过匹配,在250hz的频率下,两者发生谐振,由于串联时谐振两者的总阻抗为0,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阻抗回路,此时5次谐波将全部流入无源滤波器内以达到滤波的效果。 由于工艺的原因,一般来说无源滤波器做到245-250hz左右,此时滤波效果大概可以达到80%以上。

无源滤波器的原理是什么

3,无源滤波器的原理

无源滤波器是利用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写真原理来滤除谐波的。一般对于整数次谐波也就是50hz的倍频,比如5次为250HZ。在选择电容器以及电抗器时候,利用电容器和电抗器的在250HZ时候阻抗之和最小,由于系统中间的对于250HZ的波形的阻抗大,所以250HZ谐波就流向了滤波器。当然高于250HZ的谐波也会流向滤波器。其原理还是欧姆定律。
我就不抄书了,通俗地说一下吧。 无源滤波的原理就是用电抗器和电容器配合形成针对某次谐波的低阻抗通道让这次的谐波流入并短路。单一使用滤波电抗器或滤波电容器都不能滤波。 滤波范围不局限,几次谐波超标就设计几次的滤波通道,就是一个计算的事。 谐波含量在国家标准内时不会对用户自身或公用电网造成危害,因此无需治理。如有超标一般也只有13次以内的奇次谐波中的几项超标,一般不会超过3项(我没见过3项以上同时超标的),因此无源滤波器一般最多设计3个通道就足够了。 13次以上谐波一般都不超标,所以不用考虑。万一有就只能再设计一个针对它的通道了。但同一系统内是不会出现3项以上谐波同时超标的(我没见过)。 如果还没说清楚就找我单聊吧。

无源滤波器的原理

4,无源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无源滤波器由LC等被动元件组成,将其设计为某频率下极低阻抗,对相应频率谐波电流进行分流,其行为模式为提供被动式谐波电流旁路通道;而有源滤波器由电力电子元件和DSP等构成的电能变换设备,检测负载谐波电流并主动提供对应的补偿电流,补偿后的源电流几乎为纯正弦波,其行为模式为主动式电流源输出。无源滤波器,又称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设计构成的滤波电路,可滤除某一次或多次谐波,最普通易于采用的无源滤波器结构是将电感与电容串联,可对主要次谐波(3、5、7)构成低阻抗旁路;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
我就不抄书了,通俗地说一下吧。无源滤波的原理就是用电抗器和电容器配合形成针对某次谐波的低阻抗通道让这次的谐波流入并短路。单一使用滤波电抗器或滤波电容器都不能滤波。滤波范围不局限,几次谐波超标就设计几次的滤波通道,就是一个计算的事。谐波含量在国家标准内时不会对用户自身或公用电网造成危害,因此无需治理。如有超标一般也只有13次以内的奇次谐波中的几项超标,一般不会超过3项(我没见过3项以上同时超标的),因此无源滤波器一般最多设计3个通道就足够了。13次以上谐波一般都不超标,所以不用考虑。万一有就只能再设计一个针对它的通道了。但同一系统内是不会出现3项以上谐波同时超标的(我没见过)。如果还没说清楚就找我单聊吧。

5,无源滤波器是什么工作原理

其原理就是电容和电抗通过匹配,对某次谐波形成低阻抗,让该次谐波全部流入滤波器,如果一个控制器同时控制两个高次谐波滤波回路,必须先投入低次谐波的滤波回路,否则会放大谐波。控制器一般都是无功功率为采样信号,实时采集,实时发送信号。现在的投切元件大多都用的是可控硅投切,响应速度快。
无源滤波器工作原理无源滤波器由LC等被动元件组成,将其设计为某频率下极低阻抗,对相应频率谐波电流进行分流,其行为模式为提供被动式谐波电流旁路通道;而有源滤波器由电力电子元件和DSP等构成的电能变换设备,检测负载谐波电流并主动提供对应的补偿电流,补偿后的源电流几乎为纯正弦波,其行为模式为主动式电流源输出。无源滤波器,又称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设计构成的滤波电路,可滤除某一次或多次谐波,最普通易于采用的无源滤波器结构是将电感与电容串联,可对主要次谐波(3、5、7)构成低阻抗旁路;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组成为电容串电抗。根据系统的谐波状况,比如存在5次谐波,此时谐波频率为250Hz。此时无源滤波器的电容和电抗通过匹配,在250Hz的频率下,两者发生谐振,由于串联时谐振两者的总阻抗为0,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低阻抗回路,此时5次谐波将全部流入无源滤波器内以达到滤波的效果。由于工艺的原因,一般来说无源滤波器做到245-250hz左右,此时滤波效果大概可以达到80%以上。

6,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区别有哪些

二、无源滤波器的分类无源滤波器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调谐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2.1、调谐滤波器调谐滤波器包括单调谐滤波器和双调谐滤波器,可以滤除某一次(单调谐)或两次(双调谐)谐波,该谐波的频率称为调谐滤波器的谐振频率; 2.2、高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也称为减幅滤波器,主要包括一阶高通滤波器、二阶高通滤波器、三阶高通滤波器和c型滤波器,用来大幅衰减高于某一频率的谐波,该频率称为高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三、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的区别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存在以下的区别: 3.1、工作原理无源滤波器由LC等被动元件组成,将其设计为某频率下极低阻抗,对相应频率谐波电流进行分流,其行为模式为提供被动式谐波电流旁路通道;而有源滤波器由电力电子元件和DSP等构成的电能变换设备,检测负载谐波电流并主动提供对应的补偿电流,补偿后的源电流几乎为纯正弦波,其行为模式为主动式电流源输出。 3.2、谐波处理能力无源滤波器只能滤除固定次数的谐波;但完全可以解决系统中的谐波问题,解决企业用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且可以达到国家电力部门的标准;有源滤波器可动态滤除各次谐波。 3.3、系统阻抗变化的影响无源滤波器受系统阻抗影响严重,存在谐波放大和共振的危险;而有源滤波不受影响。 3.4、频率变化的影响无源滤波器谐振点偏移,效果降低;有源滤波器不受影响。 3.3、负载增加的影响无源滤波器可能因为超载而损坏;有源滤波器无损坏之危险,谐波量大于补偿能力时,仅发生补偿效果不足而已。 3.6、负载变化对谐波补偿效果的影响无源滤波器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有源滤波器不受负载变化影响。 3.7、设备造价无源滤波器较低;有源滤波器太高。 3.8、应用场合对比分析1.有源滤波容量单套不超过100KVA,无源滤波则无此限制; 2.有源滤波在提供滤波时,不能或很少提供无功功率补偿,因为要占容量;而无源滤波则同时提供无功功率补偿。 3.有源滤波目前最高适用电网电压不超过430V,而低压无源滤波最高适用电网电压可达3000V。 4.无源滤波由于其价格优势、且不受硬件限制,广泛用于电力、油田、钢铁、冶金、煤矿、石化、造船、汽车、电铁、新能源等行业;有源滤波器因无法解决的硬件问题,在大容量场合无法使用,适用于电信、医院等用电功率较小且谐波频率较高的单位,优于无源滤波。
无源滤波器和有源滤波器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电源:无源滤波器不需要外部电源,其滤波功能仅依赖于被动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组成的电路。而有源滤波器则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并且使用了主动元件(如晶体管、运放等)来增强滤波器的性能。增益:无源滤波器的增益是小于1的,即它只能减弱信号的幅度,而无法放大信号。而有源滤波器可以通过主动元件的放大作用来增益信号的幅度。可调性:有源滤波器具有可调性,可以通过调节电源电压或控制电路参数来改变滤波器的特性。而无源滤波器的特性是固定的,无法进行调节。功率消耗:由于有源滤波器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并且使用了主动元件,因此其功率消耗较大。而无源滤波器不需要外部电源供电,功率消耗较小。总的来说,无源滤波器简单、稳定,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滤波要求;而有源滤波器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性能,适用于复杂的滤波要求。

文章TAG:无源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是什么工作原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