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电压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伏安法测电阻R=U/I此时一个电流表和电阻串联,外接法是电压表直接接在电阻两端,然而内接法是电压表接在电阻左和电流表右。如果带测电阻R相对于电压表电阻很小,就是电阻阻值远远小于电压表,就用外接法。如果电阻很大,甚至超过了电压表,就用内接法。

什么是电压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

2,高中物理内接法和外接法有什么区别啊

内接法即将电流表和被测电阻接在电压表两个接头之间,这样测得的电流完全准确,而电压则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共同电压,用于电阻较大时。 外接法则是将电流表接在电压表接头之外(即不是两接头之间的位置),这样测得得电压完全准确,而电流则是电压表和电阻的共同电流,用于电阻较小时。

高中物理内接法和外接法有什么区别啊

3,内接法 外接法 怎样用

待测电阻阻值与电流表的内阻比较,它们的倍数设为K1,K1=R/RA,待测电阻阻值与电压表的内阻比较,它们的倍数设为K2,K2=RV/R,若K1>K2,则待测电阻阻值较大,则用内接法,此时测量误差比用外接法小.若K2>K1,则待测电阻阻值较小,则用外接法,此时测量误差比用内接法小.
这个你可以自己估算下 大于50欧姆以上可以算比较大的
内接法即将电流表和被测电阻接在电压表两个接头之间,这样测得的电流完全准确,而电压则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共同电压,用于电阻较大时。 外接法则是将电流表接在电压表接头之外(即不是两接头之间的位置),这样测得得电压完全准确,而电流则是电压表和电阻的共同电流,用于电阻较小时。

内接法 外接法 怎样用

4,伏安法测电阻 内接法外接法优缺点

都有不足——即都有误差 内接和外接法都是指电流表的位置而言——不用解释吧?! 两种接法都各有不同的适用性,不能说优缺点! 内接法适用于测大阻值电阻,外接法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 内接法依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由于电流表的电阻较小,分压值较小, 由 R实 = (UV - UA )/ IA 和 R测 = UV / IA 可知 当 R实 比RA大的多时,UA 分压比 UV值小得多,可达到忽略程度,但R测 还是略大于 R实,反之…… 自己分析一下?! 外接法依据并联分流原理可知,由于电压表的电阻较大,分流值较小, 由 R实= UV / (IA -IV) 和 R测=UV / IA 可知 当 R实 比RV小的多时,IV 分流比 IA 值小得多,可达到忽略程度,但R测 还是略小于 R实,反之…… 自己再分析一下?! 故——内接法适用于测大阻值电阻,外接法适用于测小阻值电阻! 反之就不能叫测量误差了,应叫做方法错误! 仅供参考!

5,关于物理的外接法和内接法

首先这个是要用伏安法测量电阻.当电流表外接时,测得的电压是电阻两端电压为U*((RX*RV)/(RX+RV))/((RX*RV)/(RX+RV)+RA),电流是不准确的为(U/((RX*RV)/(RX+RV)+RA),那么测出的电阻为RV*RX/(RV+RX),与标准值的差为RX^2/(RX+RV);当电流表内接时,测得的电流准确为U/(RX+RA),而电压不准为U,测得电阻为RX+RA与标准值差为RA,此时当RX^2/(RV+RX)>RA时则说明内接好,但注意,下面有一个数学技巧:由于RA远小于RX,RV,当上面不等式变形后为RX^2>RA*RV+RX*RA,那么为RX^2>RA*RV,以此类推.但事实上这个方法并非很合理,真正题目上会很明显
电流表内接接时,电流表测的是准确的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测的是 待测电阻和电流表串联的电压 当待测电阻远大于电流表内阻,电压表测得电压就约等于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外接时,电压表测得是准确的待测电阻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的是 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的总电流。当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时,电流表测的总电流就约等于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综上,当RV远大于RX,也就是RV/RX远大于RX/RA,也就是RX<根号下RV*RA时,用外接当RX远大于RA,也就是RX/RA>RV/RX,也就是RX>根号下RV*RA,用内接
伏安法测电阻,因为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是理想的,所以有内阻,存在误差 内接时电流表是准确的,但是电压表测的值是电流表和待测电阻共同的分压,所以偏大 外接是电压表读数是准确值,因为电压表分了一部分电流,所以电流表偏大应该是“大内偏大,小外偏小”就是说外电阻大的电路应用外接法,这样测得值偏大;小电阻的电路应用内接法,这样测得的值偏小
已经忘记外接法和内接法是测什么的了不过可以提示你一下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是有电阻的,把这个电阻加到电路里算一下电流,和没有表算出来的比较一下采取影响较小的就对了至于具体的,如果给出外接和内接的电路图就会有详细的说明了这种说法只在中学物理中有,所以现在都不记得了,如果想好好学一下的话就自己推推看吧,推出来就再也不会忘了,加油~~
外电阻大的电路应用外接法,这样测得值偏大;小电阻的电路应用内接法,这样测得的值偏小

6,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有什么区别

原发布者:陈玉东一、滑动变阻器选用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的依据:1.限流式图中变阻器起限流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限流式电路的特点:1.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较小.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2.电能损耗较小.2.分压式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0~E分压式电路的特点:1.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围较大.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2.电能损耗较大.分压限流的选择1.负载电阻电压要求变化范围较大,且从零开始连读可调,应选分压电路.2.若负载电阻的阻值Rx远大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应选分压电路.3.若负载电阻的阻值Rx小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R或相差不多,且没有要求电压从零可调,应选限流电路.4.两种电路均可时限流电路优先,因为限流电路总功率小。5.特殊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型一:电流表内外接、限流和分压接法的选择。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器材规格如下:(1)待测电阻(约100Ω)(2)直流毫安表(量程10mA,内阻50Ω)(3)直流电压表(量程3V,内阻5kΩ)(4)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可不计)(5)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15Ω,允许最大电流1A)(6)开关一个,导线若干题型二: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和连接、分压和限流电路的选择有一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5Ω,允许最大功率为1.25W,现欲比较精确的测定其阻值。除待测电阻外,备用器材及规格如下:⑴电压表(0~3V~15V)3V量程内阻约为3kΩ;15V量程内
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用于不同的情况,分析如下:  电流表内接法即将电流表和被测电阻接在电压表两个接头之间,这样测得的电流完全准确,而电压则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共同电压,用于电阻较大时. 电流表外接法则是将电流表接在电压表接头之外(即不是两接头之间的位置),这样测得得电压完全准确,而电流则是电压表和电阻的共同电流,用于电阻较小时.
1、电流表内接法:测得的电流比电压准确由于电流表与电阻串联,测得的电流就是通过电阻的电流,测得的电流准确,但测得的电压则是电阻和电流表串联后的两端电压,对于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而言,测得的电压相对有误差.当被测电阻阻值很大或电流表内阻相对于电阻阻值很小时,这种接法测量的电压误差相对较小.反之误差会很大.2、电流表外接法:测得的电压比电流准确由于电压表与电阻并联,测得的电压就是电阻两端的电压,测得的电压准确,但测得的电流则是通过电阻和电压表并联的电流,对于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而言,测得的电流相对有误差.当被测电阻阻值很小或电压表内阻相对于电阻阻值很大时,这种接法测量的流误差相对较小.反之误差会很大.

文章TAG:内接  什么  电压  电压表  内接法和外接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