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定义

建议你看一下廖延彪的《偏振光学》,P45的那个公式,其实线偏振光是椭圆偏振光的特殊情况。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在X-Y平面上投影是一条直线就是线偏振,是椭圆就是椭圆偏振光,还有圆偏振光,其实也是椭圆的特殊情况,是X方向振幅与Y方向振幅相等时的情况

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定义

2,如何产生椭圆偏振光

总体思路就是将一束同相位光分成两束,分别通过相互垂直的偏振片,再用透明薄片将其中一束光的相位延迟1/4,并将分开的这两束光重新混合,得到椭圆偏振光。椭圆的偏振光是指光的电场方向或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描绘出的轨迹。当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动同时作用于一点时,若它们的频率相同并且有固定的位相差,则该点的合成振动的轨迹一般呈椭圆形。
线偏振光通过不同的波片后,可以产生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当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一块1/2波片上,会产生线偏振光当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一块任意的波片上,会产生椭圆偏振光。当线偏振光垂直入射到一块一块1/4波片上,且线偏振光的偏振化方向与波片的光轴呈45度角,会产生椭圆偏振光。

如何产生椭圆偏振光

3,椭圆偏振光的详细介绍

自然光在晶体内所产生的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虽属频率相同和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但是,它们之间的位相差,即使在同一点,亦因时而异,不是固定的,所以这样的o光和e光的合成不能产生椭圆偏振光。然而,如果以一线偏振光代替自然光射到如图1所示的、光轴平行于晶面的单轴晶体的表面,并且令其振动平面与晶体光轴成一夹角θ,于是,在晶体表面上,振幅为A的线偏振光分解为振幅为Asinθ的o光和振幅为Acosθ的e光,并且此时o光和e光有相同的位相。当进入晶体内,o光和e光虽在相同的方向传播,但是传播速度不同,因而产生位相差。式中n0和ne分别为该晶体对在真空中波长为λ0的o光和e光的主折射率,d为两者透过晶体的厚度。图2给出了由穿过不同厚度的o光和e光合成的光矢量末端的轨迹,除 δ=0和π外,都是椭圆形。这样的光就是椭圆偏振光,显然δ=0和π所对应的线偏振光可视为椭圆偏振光的特例;不难想到,当θ=45°时,与δ=π/2和3π/2对应的是圆偏振光 。所以,图1所示的系统即为产生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的简单装置。

椭圆偏振光的详细介绍

4,什么是椭圆偏振光和直线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光矢量端点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截面内描绘出椭圆轨迹.检偏器旋转一周,光强两强两弱.椭圆偏振光可用两列沿同一方向传播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叠加得到.这两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63396333列线偏振光的相位差不等于0、π;如果二线偏振光的振幅相等,它们的相位差应不等于0、±π/2、π.偏振光(Polarization)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而振动方向和光波前进方向构成的平面叫做振动面,光的振动面只限于某一固定方向的,叫做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通常光源发出的光,它的振动面不只限于一个固定方向而是在各个方向上均匀分布的.这种光叫做自然光.光的偏振性是光的横波性的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光的偏振现象可以借助于实验装置进行观察,P1、P2是两块同样的偏振片.通过一片偏振片p1直接观察自然光(如灯光或阳光),透过偏振片的光虽然变成了偏振光,但由于人的眼睛没有辨别偏振光的能力,故无法察觉.如果我们把偏振片P1的方位固定,而把偏振片P2缓慢地转动,就可发现透射光的强度随着P2转动而出现周期性的变化,而且每转过90°就会重复出现发光强度从最大逐渐减弱到最暗;继续转动P2则光强又从接近于零逐渐增强到最大.由此可知,通过P1的透射光与原来的入射光性质是有所不同的,这说明经P1的透射光的振动对传播方向不具有对称性.自然光经过偏振片后,改变成为具有一定振动方向的光.这是由于偏振片中存在着某种特征性的方向,叫做偏振化方向,偏振片只允许平行于偏振化方向的振动通过,同时吸收垂直于该方向振动的光.通过偏振片的透射光,它的振动限制在某一振动方向上,我们把第一个偏振片P1叫做“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但是人的眼睛不能辨别偏振光.必须依靠第二片偏振片P2去检查.旋转P2,当它的偏振化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面平行时,偏振光可顺利通过,这时在P2的后面有较亮的光.当P2的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面垂直时,偏振光不能通过,在P2后面也变暗.第二个偏振片帮助我们辨别出偏振光,因此它也称为“检偏器”.

文章TAG:椭圆  圆偏振  圆偏振光  偏振光  椭圆偏振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