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以太网系统的组成和特点是什么?

以太网系统组成:1。共享介质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电缆)、10Base5(同轴粗电缆);2.中继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中继器是一种用于在网络设备上接收大量以太网连接的设备。由连接的接收方获得的传输类型设备被重用并被发送到发送方的所有连接的设备以获得传输类型设备;3.网桥:网桥属于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分割成独立的冲突域,从而达到在同一个域/段内维持广播和共享的目的。

交换机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有优势,因为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该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快速连接或断开端口。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将帧从一个端口转发到其他连接的目标节点,不包含广播端口;5.以太网Protocol: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网帧结构。

4、一个UDP的用户 数据报的 数据字段长度为8192字节,要使用 以太网传输,应...

以太网的有效载荷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也就是MaximumTransmissionUnit (MTU),所以每个数据包的最大长度是1500字节。任何传输层的报头只出现在第一个数据中。因此,第一个数据片包含ip头20 udp头8 1472udp 数据第二到第五个片都包含ip头20 1480udp 数据最后一个是8192 (14721480 * 4

5、什么是 以太网?为什么要叫做“以太”网?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用于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局域网协议。它是最常用的局域网技术之一,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计算机、服务器、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以太网的速度可以从每秒几百万比特到每秒几十亿比特,它可以支持各种协议和应用,包括互联网、文件共享、视频流和在线游戏。以太网简介:以太网(Ethernet)是指由施乐创建,由施乐、Intel和DEC共同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目前局域网采用的最普遍的通信协议标准。

以太网类似于IEEE802.3系列标准。包括标准以太网(10Mbit/s)、fast 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 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标准:IEEE802.3规定了包括物理层布线、电信号和媒体访问层协议在内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

6、各类 以太网介绍

不再是使用CSMA/CD的先决条件(因为此时发送方和接收方不需要争夺通道):发送和接收通道必须使用单独的网络介质;任何两个节点都需要配备专用链路;网卡和网络交换机必须支持全双工模式。主要应用:交换机到交换机的连接,通常它们之间有很长的距离;交换机到服务器的连接,以增加到服务器的链路带宽;远距离节点间的连接概念:以太网在双绞线上传输100Mb/s基带信号的星型拓扑以太网,仍然使用IEEE802.3的CSMA/CD协议

保持最短帧长不变,但一个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降为100m(总线拓扑粗时最大电缆长度为500m,电缆细时最大电缆长度为185m,传统以太网 star拓扑中主机或网卡的连接点与集线器的端口之间的连接距离为100m)。现在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从9.6微秒变成了0.96微秒。

7、一个UDP的 数据字段为2092Byte,链路层用 以太网传送,应 划分几个IP 数据片...

UDP 数据一个包的总长度是2092 82100字节数据链路层不区分UDP头,所以一个包的最大传输容量是150020(IP头)1480字节2100 ÷ 14801...

8、 以太网帧有几个部分组成?

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错误检查信息。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封装的信息,在数据包头中。以太网II帧将紧跟在目的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之后的两个字节定义为以太网frame数据type字段。例如,以太网类型0x0800表示此帧包含IPv4 数据数据报。类似地,以太网类型0x0806表示该帧是ARP帧,0x8100表示它是IEEE802.1Q帧,0x86DD表示它是IPv6帧。

9、 以太网基础

源于施乐公司的一个实验网络。这个实验网络的目的是以3M的速度连接几台个人电脑。由于实验网络的出色表现,DEC、Intel和Xerox终于在1980年发布了首个以太网 protocol标准提案。这个提案的核心思想是在10M带宽的共享物理介质上连接多达1024台计算机和其他数字设备,但当然这些设备之间的距离不能太大(最多2.5km)。

网络中的所有主机都依赖同一组物理介质,即共享介质。同一时间只能有一台主机传输,每台主机遵循CSMA/CD规则,保证网络的正常通信,这种网络模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线缆上的设备串联在一起,单点故障就能导致这个网络的崩溃。IEEE标准有:10base5,10base2,10→传输速度10MbpsBase→传输信号的调制方式为基带调制的5/2→传输距离500/200m。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以太网  划分  数据  以太网中 数据通常划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