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几种

大电流接地系统是指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这一种方式,但不是每一台变压器中性点都接地。
你是指低压接地保护方式,还是纯粹指变压器中性线的接地方式?

大电流接地系统中电力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几种

2,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些类型

中性点如果直接接地 当发生接地故障时 会有很大电流流过线路,会马上跳闸,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 一般希望它还能运行一段时间 而如果不接地,那么非故障相电压又会升高至1.732倍 对绝缘不利 ,采取小电阻接地后可以设法通过计算电阻值达到一个平衡点
电压等级高的系统用直接接地接地形式,电压等级低的用不接地形式.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些类型

3,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些各种中心性点接地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及适用

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你好!中性的直接接地 110KV级以上电压 中性点经高阻抗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 35KV及一下系统供电可靠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些各种中心性点接地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及适用

4,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几种类型相电压线电压电流各有什么特点

(1)对于6-10kV系统,由于设备绝缘水平按线电压考虑对于设备造价影响不大,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一般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2)对于110kV及以上的系统,主要考虑降低设备绝缘水平,简化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式。并采用送电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和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等措施,以提高供电可靠性。(3)20-60kV的系统,是一种中间情况,一般一相接地时的电容电流不很大,网络不很复杂,设备绝缘水平的提高或降低对于造价影响不很显著,所以一般均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4)1KV以下的电网的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运行。但电压为380/220V的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零线是为了取得机电压,地线是为了安全。
从理论上分析,当电气设备中性点采用不接地方式时,由于需考虑设备或系统线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点有较大电容电流流过(可能达到正常工作时单相 对地电容电流的3倍),产生强烈的、不能自行熄灭的电弧,损坏设备;而此时,中性点处对地电压升为相电压,非故障相电压升为线电压,因此,设备的中性点处 绝缘应按相电压绝缘考虑,设备各相的绝缘应按线电压绝缘考虑,设备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因而增加。  若设备的中性点采取直接接地方式,考虑设备或系统线路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处对地电压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不会升高,仍为相电压;故设备的中 性点处绝缘和各相的绝缘仍按正常时情况考虑,不必升高,设备造价相对低一些。但此时故障点的电容电流很大,甚至可能超过三相短路时电流,造成故障点、设备 中性点构成的回路中流过的电流很大,引起事故并扩大;故线路上需加装断路器,在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合下跳闸,及时将故障相切除,消缺后又自动重合闸。

5,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哪两种发生接地故障后有什么区别 搜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中性点有效接地我国110kV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4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漏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要求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中性点非有效接地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世界上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国家采用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原因是美国在历史上过高的估计了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危害性,而采用此种方式,用以泄放线路上的过剩电荷,来限制此种过电压。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中,一般选择电阻的值较小。在系统单相接地时,控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在500A左右,也有的控制在100A左右,通过流过接地点的电流来启动零序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线路。优缺点:1.系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电压不升高或升幅较小,对设备绝缘等级要求较低,其耐压水平可以按相电压来选择。2.接地时,由于流过故障线路的电流较大,零序过流保护有较好的灵敏度,可以比较容易检除接地线路。3.由于接地点的电流较大,当零序保护动作不及时或拒动时,将使接地点及附近的绝缘受到更大的危害,导致相间故障发生。4.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论是永久性的还是非永久性的,均作用与跳闸,使线路的跳闸次数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供电,使其供电的可靠性下降。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1916年发明了消弧线圈,并于1917年首台在德国Pleidelshein电厂投运至今,已有86年的历史,运行经验表明,其广泛适用于中压电网,在世界范围有德国、中国、前苏联和瑞典等国的中压电网均长期采用此种方式,显著提高了中压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平。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点的电流较小,其特点是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时,可不立即跳闸,按规程规定电网可带单相接地故障运行2小时。从实际运行经验和资料表明,当接地电流小于10A时,电弧能自灭,因消弧线圈的电感的电流可抵消接地点流过的电容电流,若调节得很好时,电弧能自灭。对于中压电网中日益增加的电缆馈电回路,虽接地故障的概率有上升的趋势,但因接地电流得到补偿,单相接地故障并不发展为相间故障。因此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供电可靠性,大大的高于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有直接接地与非直接接地两种,中性点非直接接地包括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指电力系统中至少有一个中性点直接或经小电阻与接地装置相连接。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保持中性点零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电压仍然为单相电压,数值不会升高,能够保证单相用电设备安全;但故障相电流增大,造成接于故障相的电气设备过电流,同时使电流保护动作,切断电源。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指电力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电压互感器、高电阻与接地装置相连接。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故障电流很小

6,亲我想了解一下各电压等级中性点的接地系统接地方式 搜

1 中性点直接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即是将中性点直接接入大地。该系统运行中若发生一相接地时,就形成单相短路,其接地电流很大,使断路器跳闸切除故障。这种大电流接地系统,不装设绝缘监察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内过电压最低,而过电压是电网绝缘配合的基础,电网选用的绝缘水平高低,反映的是风险率不同,绝缘配合归根到底是个经济问题。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产生的接地电流大,故对通讯系统的干扰影响也大。当电力线路与通讯线路平行走向时,由于耦合产生感应电压,对通讯造成干扰。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点还会产生较大的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此时,若工作人员误登杆或误碰带电导体,容易 发生触电伤害事故。对此只有加强安全教育和正确配置继电保护及严格的安全措施,事故也是可以避免的。其办法是:①尽量使电杆接地电阻降至最小;②对电杆的拉线或附装在电杆上的接地引下线的裸露部分加护套;③倒闸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2 中性点不接地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对地绝缘,结构简单,运行方便,不需任何附加设备,投资省。适用于农村10kV架空线路为主的辐射形或树状形的供电网络。该接地方式在运行中,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其流过故障点电流仅为电网对地的电容电流,其值很小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需装设绝缘监察装置,以便及 时发现单相接地故障,迅速处理,以免故障发展为两相短路,而造成停电事故。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很小,若是瞬时故障,一般能自动熄弧,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大,不会破坏系统的对称性,故可带故障连续供电2h,从而获得排除故障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因其中性点是绝缘的,电网对地电容中储存的能量没有释放通路。在发生弧光接地时,电弧的反复熄灭与重燃,也是向电容反复充电 过程。由于对地电容中的能量不能释放,造成电压升高,从而产生弧光接地过电压或谐振过电压,其值可达很高的倍数,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此外,由于电网存在电容和电感元件,在一定条件下,因倒闸操作或故障,容易引发线性谐振或铁磁谐振,这时馈线较短的电网会激发高频谐振,产 生较高谐振过电压,导致电压互感器击穿。对馈线较长的电网却易激发起分频铁磁谐振,在分频谐振时,电压互感器呈较小阻抗,其通过电流将成倍增加,引起熔丝熔断或电压互感器过热而损坏。 3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即是在中性点和大地之间接入一个电感消弧线圈。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其接地电流大于30A,产生的电弧往往 不能自熄,造成弧光接地过电压概率增大,不利于电网安全运行。为此,利用消弧线圈的电感电流对接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使通过故障点的电流减小到能自行熄弧范围。通过对消弧线圈无载分接开关的操作,使之能在一定范围内达到过补偿运行,从而达到减小接地电流。这可使电网持续运行一段时间,相对地提高了供电可靠 性。   该接地方式因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是随机的,造成单相接地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复杂,寻找发现故障点比较难。消弧线圈采用无载分接开关,靠人 工凭经验操作比较难实现过补偿。消弧线圈本身是感性元件,与对地电容构成谐振回路,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谐振过电压。消弧线圈能使单相接地电流得到补偿而变小,这对实现继电保护比较困难。 4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即是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接入一定电阻值的电阻。该电阻与系统对地电容构成并联回路,由于电阻是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 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对防止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有一定优越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有高电阻接地、中电阻接地、低电阻接地等三种方式。这三种电阻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要根据具体情况选定。
百度
亲,这个各种电压等级所要求的中心点接地方式是有不同要求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在我国配电网电压在10~35kV之间的架空线路多采用此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一般应用在接有单相负载的低压(380/220V)配电系统和电力系统高压(110kV以上)输电线路上。中性点经阻抗接地系统 :高电阻接地;中电阻接地;低电阻接地。 目前我国大城市10k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大多采用经低电阻接地的方式。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110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上仅供参考!

文章TAG:中性  中性点  接地  地方  中性点接地方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