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可控硅调光的问题

来凑下热闹!我个人认为第一次就接触可控硅就无需把电路搞那复杂,理论基础实可以纯计算出来!至于担心电阻过小会烧触发极,要烧也是先烧你光电耦合,RC对调光不会有什么影响,说到误导通情况是假如你用的是感性负载会发生,而一个白炽灯完全可以把它当成纯电阻!要说调个灯,你可以把光耦及以前全去掉把R49改成可调电位器也能调!

可控硅调光的问题

2,可控硅调光器与PWM调光器的区别

可控硅用于调光,可交流应用和直流应用,而PWM只能直流应用。可控硅在交流应用中有三种调光方式:过零消波;断续;移相。其中以移相对眼睛的损害最小,但价高;消波方式的器件寿命长且对外干扰小。在直流中的应用与PWM相同。PWM使灯一亮一灭对眼睛的损害严重,电影是每秒24幅图像,当小于这个值时,眼睛就可以分辨出明暗了,老式日光灯下人常时间看书会感觉疲劳,它是50HZ的,当100HZ以上,对人的损害会减少许多。连接方法你说的基本正确。但电源是输出2根线。

可控硅调光器与PWM调光器的区别

3,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可控硅不是有三个引脚吗 K G A G是控制引脚 只有它电平是高电平 时候 管子导通````
就是斩波,将正弦波切去一部分从而等效调压,间接调功
这个是可控硅调光的电路原理图,你可以参考、分析、一下。
可控硅的导通角是由加在控制极的电压决定的,控制极电压的高低决定了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多少,可控硅也称之为晶闸管。
通过调整电压或电流的方法调整灯光的亮度

可控硅调光电路原理

4,几种可控硅调光方案优缺点

目前的可控硅调光器,有前沿、后沿等不同方式,而目前推出的SCR调光的LED驱动方案,只能说大部分对前沿方式的调光器有效,没有谁的方案能够完全兼容市场上销售的SCR调光器。曾经对某款方案进行过测试,用奇胜的前沿调光器,输出电流可以调整到最低30mA,调光平稳无闪烁;更换成后沿调光器,其输出电流最低在180mA,调光效果很差;然后用曼科的2个调光器(调制方式未知),1个最低电流在280mA,另一个为320mA,几乎没有调光效果。如果有生产调光器的工厂,同时根据调光器特性来生产配套的LED驱动,同时配套销售,客户要同时购买和使用,才能满足应用要求。

5,可控硅调光电路分析分析电容C2的作用

你好:——★1、这是一个典型的可控硅调压电路:正半波时,电阻R1、R2和电位器调节电容C2的充电时间,当C2上的电压达到双向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时,就会通过可控硅的阴极放电,可控硅导通。——★2、在电源的负半波,电阻R1、R2和电位器调节电容C2的反向充电时间,当C2上的电压达到双向二极管D1的击穿电压时,通过可控硅的阴极放电,可控硅导通。——★3、电阻R1、R2以及电位器,和电容C2组成的“移相网络”,控制可控硅的导通角度,达到调节亮度(电压)的目的。
当电源接通时,在整流桥右边得到上正下负约220v脉动直流电压,一路加到单向可控硅的阳极,一路经r1限流由稳压管vs1.vs2稳压得到24v电压,一路由rp到vt2发射极。一路经r4加到vt1集电极,r3是vt2的偏置电阻,vt2是共基极放大,vt1共集电极射极输出,r4为负载电阻,调整rp阻值即调vt2vt1放大输出在r4产生的触发电压高低,这个电压同时加到可控硅的g极,从而控制可控硅的通道电流,。反馈到左边灯泡电流大小改变其亮度达到调光目的,c2的作用是调整pr时使vt2射极得到相对平滑变化的电压。仅供参巧

6,可控硅自动调光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动调光电路,它有一只光电探头放在书本附近,可使书本上的照度自动调到合适的数值,既可减少手动调光的麻烦,又可保护视力。同时,它具有稳光功能,当电源电压波动时,台灯亮度保持不变。如果要象普通调光灯一样调光,只要改变探头和灯泡的距离即可,使用起来十分有效。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如图152所示。交流电压经桥堆整流后,一路经R1由稳压管VD钳位后得9V的脉动直流电压供控制电路使用;另一路加到电灯H和可控硅VS两端。改变VS的导通角即可改变电灯H的亮度;H中通过的是脉动直流电流。控制电路使用脉动直流电源可保证输出的触发脉冲与可控硅VS的阳极电压同步。 图中光敏电阻RG用作探头。VT1(9012)、R2、R3等组成误差放大器,VT1实质上起到一个可变电阻的作用。VT2(BT33)、C1等组成张弛振荡器,作为VS的触发电路。当探头处的照度发生变化时,如改变探头和灯泡的距离使探头处照度降低,则RG的阻值增大,VT1的基极电位降低,其集电极电流增加,从而使C2的充电时间缩短,使触发脉冲相位前移、VS导通角增大,灯的亮度增加;反之,当探头处照度增加时,会使灯的亮度减弱。可见若探头处的照度基本保持不变,就可实现自动调光的目的。同上分析,在探头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当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时,也能使灯的亮度保持不变,起到稳光作用。C1、L组成噪音滤波电路,可抑制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射频干扰。元件选择与安装调试: 整流桥堆用1A/400V的;VS用1A/400V的单向可控硅;VT2用分压比η<0.7的单结晶体管,如BT33B,其基极间电阻Rbb应尽量大一些,以控制电路的总电流。光敏电阻RG电好选用亮阻在5~10KΩ之间的,如MG4354、MG4534等。整个装置除RG外可装在台灯的底座内。RG用两根导线引出装在带透明窗内的塑料盒内作探头用。 调试工作应在自然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进行。调试时将探头放在离灯泡40~50cm处,调节R4,亮度应明显发生变化。在探头附近放一个照度计,可凭自己的直观确定。如果R4调到最大时灯泡仍然没有变暗,则说明RG的亮阻太大,应调换或增大R4的阻值。经上述调试后,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探头与灯泡的距离,灯泡的亮度应发生变化,而探头处的照度基本保持不变。由于我级别不够所以不能上传线路图,遗憾。

文章TAG:可控硅调光  可控硅调光的问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