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防雷接地规范是什么样的

具体要看你项目是什么类型的,然后具体看相应的规范,比如易燃易爆的要看危化规范,建筑物的就看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防雷接地这块其实按图施工就可以的。家庭室内装修就是接地线就可以的

防雷接地规范是什么样的

2,电气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1)要求钢筋混凝土电杆自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30Ω,如线路在居民区,并且电杆自然接地电阻超过30Ω,则应根据地质情况加设角钢垂直接地。(2)电力线路与通信线、电力线等重要设施交叉跨越时,交叉档两端应采用角钢垂直接地。(3)在雷电频繁区域,10kV架空绝缘线路宜视需要每隔200~500米设置避雷器并应加装防雷金具。架空配电线路与电缆连接处应安装线路避雷器。(4)10kV并联电容器、柱上断路器、电缆终端头的防雷装置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对经常开路运行又带电的柱上断路器两侧均应装设避雷器,电缆终端头装设一组避雷器。以上接地引下线应分别与各电气设备的外壳连接,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5)对于10kV架空线路独立安装的避雷器应优先选用跌落式避雷器。

电气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3,防雷接地线要求有哪些

1.第一类防雷2113建筑物防雷装置接地阻值≤10Ω。5261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接地阻值≤10Ω。4102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接地阻值≤30Ω。4.配电1653电版气装置总接地装置、配电变压器≤权1Ω。5.弱电系统接地装置≤100Ω

防雷接地线要求有哪些

4,防雷接地 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

一、防雷接地相关国家标准1、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2、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3、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4、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二、防雷接地规范防雷产品接地分成两个概念,一是防雷,预防因雷击而形成危害;二是接地,保障用水设施的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水措施。接地安装是接地体和接天线的,其作用是将银线直流电导入地下,防雷系统的保护在很大水平上与此相关。扩展资料:防雷接地装置部分概念:1、 雷电接受装置:直接或间接接受雷电的金属杆(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网)、架空地线及避雷器等。2、 引下线:用于将雷电流从接闪器传导至接地装置的导体。3、 接地线:电气设备、杆塔的接地端子与接地体或零线连接用的正常情况下不载流的金属导体。4、 接地体(极):埋入土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为接地体。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5、 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称。6、 接地网:由垂直和水平接地体组成的具有泄流和均压作用的网状接地装置。7、 接地电阻:接地体或自然接地体的对地电阻的总和,称为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其数值等于接地装置对地电压与通过接地体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同时接地电阻也是衡量接地装置水平的标志。参考文献:百度百科-防雷接地

5,防雷接地的防雷接地规范

随着储罐阴极保护应用的日益广泛,其保护效果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防雷接地规范与阴极保护规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将防雷接地极和阴极保护阳极二合为一: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中,要求阳极的接地电阻尽量低,这和防雷接地的要求是一致的。如果加大阳极连接电缆的截面积,使之达到防雷接地的要求,被普遍认为可以用牺牲阳极系统代替防雷接地系统,使得牺牲阳极起到阴极保护和防雷的双重作用。在储罐接地线或接地网之间安装接地电池,接地电池由双锌棒制成的,平时双锌棒都是处于断路状态,当有雷击或者故障电压时,故障电流通过双锌棒导入接地网,对储罐起安全保护作用。

6,防雷接地施工要求有哪些

(1)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2)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3) 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距建筑物出入日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一9O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4) 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5) 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6) 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扩展资料GB5O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5.1条第三款明文规定: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 1.5~1.8m处设置断接卡。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供检查用。规范指出:设置断接卡是对有多根引下线的场合。当建筑物(例烟囱)只有一组接地极时,不应该设置断接卡;当建筑物(例厂房)有两组及以上的引下线,每根引下线下有一组接地极时,设置断接卡可分别测量每组接地极的接地电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7,防雷接地规范

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国家标准:《复合接地极技术条件》“GB/T21698—2008”国家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国家标准:《高压输电设备的绝缘配合,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1~311.6-83”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国家标准:《建筑物施工现场共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L/T620”行业标准:《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DL475-2006”行业标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建设部图集:《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03)D501-1”建设部图集:《等电位联接安装》“02D501-2”建设部图集:《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

8,铝合金窗防雷接地要求多少米高什么规范

要根据各地区的预计雷击次数先确定防雷等级,为了防止侧击雷,需要对高层建筑做均压环和外墙门窗,栏杆的防雷接地,一级防雷超过30米以上部分做接地,二级防雷超过45米以上部分做接地,三级防雷超过60米以上部分做接地。在《<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中有如下规定: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高于30m时,尚应采取下列防侧击的措施:应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接闪带并应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应与防雷装置连接。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高于45m时,应采取下列防雷的措施:对水平突出外墙的物体,当滚球半径45m球体从屋顶周边接闪带外向地面垂直下降接触到突出外墙的物体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扩展资料:注意事项:1、金属门窗框在预留洞中安装固定之前,应把防雷引线预留孔与引线接触处打磨掉氧化层或喷涂层,要求高时还应涂抹导电膏,用不锈钢螺栓紧固并加防松装置弹簧垫片防松。2、检查金属门窗框在预留洞口旁留最的等电位连接体金属片的数量,规格,位置,清除其表面的锈层、防锈油漆层和水泥砂浆等杂物,必要时应打磨掉表而非导电层、涂抹导电膏,然后再与金属门窗防雷接地引线采用不锈钢螺栓紧固并加装弹簧垫片防松。3、金属门窗防雷接地引下线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调整各连接导线位置,使连接体紧贴墙体或使连接体置于框与墙之间的缝内。若高出墒体完成面时应凿墙藏。根引线不够长,以多根加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铝合金门窗设计与制作安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9,防雷接地引下线规范

1、为了减少引下线的电感量,引下线应以较短路径接地。对于建筑艺术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引下线可以采用暗设但截面要加大一级,这主要考虑维修困难。2、求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将两根钢筋并在一起使用。此时的截面积为402mm2,当钢筋直径为10mm及以上时,要求将四根钢筋并在一起使用,此时的截面积为314mm2,比国外规定最严的日本的300mm2截面还大。所以是安全可靠的。3、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引下线,不仅是节约钢材问题,更重要的是比较安全。因为框架结构的本身,就将梁和柱内的钢筋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法拉第笼,这对平衡室内的电位和防止侧击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拓展资料:引下线与地下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焊接,一般应使用氧乙炔焊功电弧焊,不就应锡焊,以保证接触良好牢固。如家庭没有条件做到时,也可用压接的方法,如用螺栓连接。为了压紧可靠,必须加防松弹簧垫圈,压接前需将连接部位除锈清洁,使之露出金属光泽。连接处的外表面可涂水柏油等防腐剂处理。参考资料:引下线_百度百科
1利用柱内主筋做引下线Φ14的可用4根、Φ16以上的用2根并用圆钢(Φ12以上)或扁钢环上引出。2钢筋双面施焊是直经的6倍,如双面有困难时也可单面焊是直经的12倍。3规范规定跨界钢筋一般不小于直径10的钢筋
1、只要满足截面要求。可以用钢筋连接。一般用16#以上的钢筋。2、要双面施焊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小于6倍的直径

10,防雷接地有什么标准

最关键的就是防雷接地电阻值要求,还有施工技术,材料等要求
防雷接地桩的所应执行的标准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具体要求是:第3.3.5条 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本规范第2.0.3条二、三、八、九款所规定的建筑物尚宜利用其作为接闪器. 二、当基础采用硅酸盐水泥和周围土壤的含水量不低于4%及基础的外表面无防腐层或有沥青质的防腐层时,宜利用基础内的钢筋作为接地装置. 三、敷设在混凝土中作为防雷装置的钢筋或圆钢,当仅一根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0mm.被利用作为防雷装置的混凝土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其截面积总和不应小于一根直径为10mm钢筋的截面积. 四、利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每根引下线所连接的钢筋表面积总和应符合下列表达式的要求:s≥4.24k c2 (3.3.5) 式中 s - 钢筋表面积总和(m2). 五、当在建筑物周边的无钢筋的闭合条形混凝±基础内敷设人工基础接地体时,接地体的规格尺寸不应小于表3.3.5的规定. 六、构件内有箍筋连接的钢筋或成网状的钢筋,其箍筋与钢筋的连接,钢筋与钢筋的连接应采用土建施工的绑扎法连接或悍接.单根钢筋或圆钢或外引颈埋连接板、线与上述钢筋的连接应焊接或采用螺栓紧固的卡夹器连接.构件之间必须连接成电气通路.。其他具体详细情况,那就得自己再去查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了。

文章TAG:防雷接地  接地  规范  要求  防雷接地规范要求  
下一篇